【雙週報|7/21-8/3】性平三法修法通過、15-30 歲免費心理諮商、國民法官案件引起家暴討論

政府推出提供 15 歲到 30 歲民眾每年 3 次免費心理諮商,每次補助 1600 元。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政府推出提供 15 歲到 30 歲民眾每年 3 次免費心理諮商,每次補助 1600 元。
Read more他們設計無障礙 DIY 手冊、金銀銅獎評比制度,從事前的資訊提醒到活動現場的放鬆室安排等,甚至提供低成本的變通方法,讓不同需求的所有族群都能享受音樂節。
Read more臺灣《社會救助法》中有許多不合理的門檻,影響低收入戶申請。芒草心協會等民間團體提出修法草案,希望盡快修法。
Read more重障者玉姐呼籲新北社會局別再上訴:「我的歲月正跟時間賽跑。」、「我奢求的只是最基本的生活,晚上不要泡在尿裡。」而這並不是重障者第一次求助無門。
Read more金管會去年進行銀行無障礙訪查,發現多數 ATM 容膝空間不夠,就算機身降低,輪椅族還是無法使用。
Read more「個助和身障者是在同一個位置一起做事,不是單方面主導他們的生活。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最大啟示,就是把人當人看沒有那麼難。」
Read more平均每天僅有 2 小時個人助理服務補助,對許多障礙者而言,難以維持日常生活。不合理的申請限制、個助的低薪與勞動困境,也再再影響障礙者自主生活的權利。
Read more土耳其、敘利亞邊境 2/6 連續發生兩起強震,但敘利亞卻因為內戰因素,讓國際支援與外界物資不得其門而入。
Read more自律聯盟發布數位捐款調查,顯示捐款平臺 LINE Pay 占大宗,且捐款人中高達 45% 的人不到 30 歲。
Read more面對罕病折騰的障礙者,每一次向外求助,都需消耗龐大的勇氣和愧疚感。加上政府協助資源不足、「難用」,且經費難以負擔,更讓人看不見希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