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的萬華現場(下):每天都在照顧別人,如何看顧自己與家人?

「一路混亂,就是努力找路。」大疫之下的社區工作者們照顧個案、努力在各單位間打怪,同時曝露在染疫風險中。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一路混亂,就是努力找路。」大疫之下的社區工作者們照顧個案、努力在各單位間打怪,同時曝露在染疫風險中。
Read more相比於去年兵荒馬亂,今年疫情影響更深更廣,萬華地區許多老人、新住民、中低收入戶或無家者,疫情期間的生活「起伏伏伏……」。
Read more根據 CSCS 報告,臺灣 NGO 常見的資安問題,很多都可以從良好的資安習慣開始改善。
Read more「其實要跟病友工作真的不容易。必須跟他們一邊工作一邊聊、一邊整理自我,讓他們知道這裡始終有人陪伴。」
Read more當社會工作被政府「收編」,加上經濟發展趨緩、公益團體普遍面臨募款困境,前後世代的社工開始在工作現場和組織裡出現許多衝突。
Read more每個人都是在體制中走到一個位子、拿到自己的角色牌卡,只能共同把這場互相壓迫的賽局打完。
Read more現在我們說韌性,是社會或組織在經歷災難後,能從中學習知識與經驗,不能被同樣的災難和失敗,打倒第 2 次。
Read more搜集資料之前,一定要清楚知道「為什麼要搜集這些資料?」、「你希望這些資料可以告訴你什麼?」
Read more宜德 21 歲發病後,有了幻聽和妄想。然而如今,他學會和自己的疾病共處。多年來走不出家裡的精神病人,不只找到重心,還有了想望。
Read more發病 4 年期間發生好多事,真正理解的、理解後不會責備的,少之又少。我沒辦法一一解釋,所以我寫在這裡。我想做「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