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選單
【制度傷人 1】全球奇景「回家投票」,與認籍不認人的社會安全網
《戶籍法》發展至今是否已是干擾大過於助益,徒然讓多社工長期困在無謂的行政冗事中、讓福利需求者得不到幫助?
閱讀全文【制度傷人 1】全球奇景「回家投票」,與認籍不認人的社會安全網【制度傷人 2】全世界最嚴苛的低收入戶審核:找家之前得先有家、長期失業卻計入基本薪資?
低收認定程序的防弊思維依舊遠大於扶助思維,且負責救助的社政與主掌職訓的勞政在合作上多所斷裂。
閱讀全文【制度傷人 2】全世界最嚴苛的低收入戶審核:找家之前得先有家、長期失業卻計入基本薪資?【制度傷人 3】臺灣限定的生存遊戲:是因貧困而無家,還是因無家而受困?
有心工作、有意申請福利、努力想要翻身,許多人依然被制度大網層層淘汰,就像在玩一個永遠破不了關的生存遊戲。
閱讀全文【制度傷人 3】臺灣限定的生存遊戲:是因貧困而無家,還是因無家而受困?【制度傷人後記】行動之前必先正視,迴避終將無以為繼
這些團體肩負的並不是「行有餘力才去做」的社會公益,而是「如果不做,臺灣就會傾垮」的社會福利支柱。
閱讀全文【制度傷人後記】行動之前必先正視,迴避終將無以為繼【兒盟爭議重磅評析】公益團體飛躍式成長,財務管理與社群溝通何去何從?
公開透明並非信任感的萬靈丹,所謂「責信」的意義也並不只是單向的負責任即可。
閱讀全文【兒盟爭議重磅評析】公益團體飛躍式成長,財務管理與社群溝通何去何從?【余孟勳專欄/兒盟爭議 1】年餘 4.4 億、支出占比偏低,兒盟財務狀況詳解
假如大眾對捐款的期待都是短期內運用於服務,而組織未加以敘明,就有可能被負面解讀為不夠積極投入服務或圖謀私利等。
閱讀全文【余孟勳專欄/兒盟爭議 1】年餘 4.4 億、支出占比偏低,兒盟財務狀況詳解【人權星期三】兩公約施行歡慶 10 週年!臺灣的下一步在哪裡?
下一步,臺灣政府與民間團體應積極加強結論性意見的追蹤監測,甚至將臺灣經驗提供給國際參考。
閱讀全文【人權星期三】兩公約施行歡慶 10 週年!臺灣的下一步在哪裡?【余孟勳專欄/兒盟爭議 2】購屋決策合理,財務狀況卻需更多交代
結餘不是罪惡,但這個財務結果,是對應著什麼樣的發展藍圖?組織有沒有能力執行這個藍圖?
閱讀全文【余孟勳專欄/兒盟爭議 2】購屋決策合理,財務狀況卻需更多交代【余孟勳專欄/兒盟爭議 3】3.7 億置產不符社會期待,那個公眾過不去的檻
如今公益組織必須更費周章、更細膩主動的回應利害相關人的問責,這是無可迴避的現實。
閱讀全文【余孟勳專欄/兒盟爭議 3】3.7 億置產不符社會期待,那個公眾過不去的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