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以兒少為中心」的兒童節目如何製作?孩子的各種樣貌與悲喜,都值得被看見!

什麼是自閉症?我們由下而上理解世界、擁有特殊興趣、誤解與嘲笑讓我們隱藏自己/《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澳洲友善會議指南:不只重視性別、無障礙,還有空間氣味、參與者稱呼的全方位共融/【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原家中心轉型應聚焦於補充社會福利的不足,避免同化原住民族文化,為邊緣底層的原住民家庭/家族搭建支持網絡、連結資源,並透過文化轉譯角色,終止世代不利因素的延續,確保他們的聲音被聽見,權利得到保障。
臺灣每年也有一個全國心智障礙朋友引頸期盼的重要賽事,亞特盃,由身心障礙運動休閒服務協會從 1992 年開始推動。33 年來,協會以僅僅 2 名正職加上 800 多位志工,每次千人以上的參賽者和 3000 多位親友團,舉辦這場老中青幼選手都難忘的運動盛事。
「不只寄養業務,各團體都在大缺工,缺翻了!」兒少保社工大幅流失,即使是年收超過 45 億的公益巨頭也逃不過。這也意謂著專業斷線、有床位也找不到地方收小孩,因為根本找不到人做服務。
「本來在寄養家庭的孩子,大約有 1/3 是沒辦法返回原生家庭的,尋找收養人是其中一個方向,特別是嬰幼兒。現在收養程序變得非常嚴格,很多孩子出不去,後面等寄養的當然也進不來。」
精神病人多年來缺乏參與的機會,導致很多悲劇至今重複的發生。要讓精神病人敢說、敢出來說話,則又是一條漫漫長路。精神病人的言語往往被取消,或有太多不能說⋯⋯
離開職場全職照顧孩子和罹病的母親,我曾經非常不上手,甚至感到憂鬱。然而,陪伴孩子們長大的過程,我覺得我最大的收穫是獲得了第 2 個童年,而且是跟自己小時候非常不一樣的童年。
S-LAB 不只是商店,也是婦女重返職場的實習中繼站,更是各種展覽、手作體驗課、議題交流的場域。蘆葦女力盼透過產品,訴說婦女手作背後的人生故事,也讓大眾藉由消費接觸女性的多元面貌。
現在因為有爸媽,我可以不用做太多,但我也會擔心,會不會有一天,突然需要我照顧弟弟時,我扛不住?但我總告訴自己,就如同一路走來的那樣,該復健就復健,該去小作所就去,走一步算一步吧。
政府研發了「手語視訊轉譯服務」(VRS),8/1 起,只要透過 VRS,聽語障者也能打電話、接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