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

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低收審核|社福中心篇1】一次家訪就定生死!要助人又要防弊、審案像解數學題、角色衝突的社工

社福中心的社工,不只要代表社會救助系統進行審核評估,在案家眼中,他們卻又是幫助自己解決生活困難的角色。這兩種身分使社工因而落入了「防弊」和「助人」的雙重混亂⋯⋯
閱讀全文【低收審核|社福中心篇1】一次家訪就定生死!要助人又要防弊、審案像解數學題、角色衝突的社工
各鄉(鎮、市)公所和社會處各科工作者聚集會議,討論中低收及低收入戶總清查審查機制。示意圖,非文中人物 / 取自雲林縣政府社會處網站

【低收審核|社會局處篇】100 個承辦有 100 種標準,過勞又自我懷疑的低收入複審社工

因為一天要審的案子太多了,長官、前輩不會鼓勵社工對每個個案逐一家訪,通常只能在辦公室審案、仰賴個別工作者的價值觀紙上作業、篩選出受困民眾,再利用彈性審核技巧協助取得社會救助資格。
閱讀全文【低收審核|社會局處篇】100 個承辦有 100 種標準,過勞又自我懷疑的低收入複審社工
公所社會課服務櫃台

【低收審核|公所篇】「誰比較慘、比較窮、誰是低收入戶?」想助人卻日漸麻木的公所公務員

文欣到公所工作後,被數不盡的低收申請案淹沒,時常要很倉促的做審核決定。就算知道民眾的難處,可能也沒辦法協助,更難有心力追蹤一個低收家庭的變化。而幫助人變好,卻是助人工作的動力來源。
閱讀全文【低收審核|公所篇】「誰比較慘、比較窮、誰是低收入戶?」想助人卻日漸麻木的公所公務員

《孩能去哪裡》採訪幕後:面對兒少安置老問題,報導如何寫出新角度?/【後臺人生 EP64】

是什麼原因,讓多多今年再次推出兒少安置系列報導?在兒虐案後的敏感時刻進行採訪,她碰到了哪些困難?記者報導和學術研究、一線工作,有什麼不同考量?
閱讀全文《孩能去哪裡》採訪幕後:面對兒少安置老問題,報導如何寫出新角度?/【後臺人生 EP64】

【原家轉型5】黃嘉鈴 Yusi Maray/MIHUMISANG!我們能夠好好呼吸?原家轉型的實務困境與優勢

期盼原住民文化能納入原家中心轉型的內涵。如果破壞或否定原住民文化,使原住民不能表達、被忽略,這就是暴力;如果面對主流文化和政策,我們原住民社工只能適應,而否定自身文化,這就是權控。
閱讀全文【原家轉型5】黃嘉鈴 Yusi Maray/MIHUMISANG!我們能夠好好呼吸?原家轉型的實務困境與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