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吃火鍋吧!小聚人火鍋店:「讓身障夥伴自立,也讓孤單的家人相聚」
編按:同為倡議身心障礙友善就業與社會包容的團體,多多益善與本篇受訪店家「小聚人火鍋店」合作。即日起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止,至小聚人火鍋店用餐,只要出示本篇文章,並於小聚人粉絲頁按讚,即可享有餐點 95 折優惠。
撰文/黃婉婷、王士朋
「小聚人」店名的由來,發想於 7 位罹患軟骨發育不全症的青年,期望藉由這個園地,將身心障礙者凝聚在一起,匯集各方資源、互相砥礪扶持,一同走出家門,進入社會。
軟骨發育不全症是罕見疾病的一種,俗稱「侏儒症」,又被暱稱為「小小人兒」或「小巨人」。今年 8 月,座落於士林區文林路上的「小聚人火鍋」正式開幕。近幾個月,隨著社群媒體的報導與大量曝光,這群「小小人兒」的身影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現在家庭的孩子和父母互動少了,我們希望透過火鍋,讓忙碌的家庭成員在這裡重拾彼此談心的溫暖。」店長大頭說道。然而這群小巨人們都明白,生意能夠蒸蒸日上,除了自己全心全意的付出,還不能不提背後的重要推手葉文龍。
家庭過度保護、社會力有不及,乾脆自己做
葉文龍原本是「軟骨發育不全症病友關懷協會」的理事長,但令人驚訝的是,他並非一開始就深耕於身障領域。談起與協會最初的緣分,葉文龍不禁想起與前任理事長一同家訪的往事。
「當時拜訪的身障者家住 3 樓,平常主要由媽媽居家照顧。印象最深刻的是,媽媽說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帶著孩子,到住家對面的公園走走。」媽媽的一席話觸動了葉文龍,使他毅然決然地投入身障者培力工作。
「阻擋他們走出家門、投入職場的原因,第一是社會的異樣眼光,第二是父母親的過度保護,使他們難以獨立自主。」
有感於目前國家對身障就業的協助,政府機關提供的資源多為「補助」性質,民間單位也少有職訓課程以外的服務,2018 年葉文龍卸下理事長職位後,決定以己之力,嘗試打造一個結合培訓、實習、工作的友善場域,鼓勵身心障礙者走出家門的同時,填補政府與社福團體服務的力所不及。
「原本的計畫是想加盟便利商店或飲料店,但連鎖業者有他們的顧慮,沒有一家願意支持,於是才決定以快餐店開始。」2019 年 7 月,「小聚人複合式餐廳」開幕,由於參與營運的身障者恰巧是 7 個人,店內的設計便以白雪公主與七矮人的故事為主題,打造小木屋、蘑菇桌椅等場景,使到訪的顧客們彷彿置身於童話世界。
草創之時,葉文龍一肩扛起了店內的營業開銷,讓每個夥伴都能無後顧之憂的放手去做。至於店名的發想、室內規畫、服裝設計等,則完全交由大頭、景婷等 7 位夥伴共同討論、決策。
然而,由於餐點的利潤微薄、客流量亦不如預期,營業額總是不見起色,只得於今年元旦忍痛結束營業,整頓後重新出發。
從彼此照顧開始,邁向自立
經歷了一次挫敗,他們發覺在行業類別的選擇上必須更加謹慎,除了要符合市場需求,更需考量自己的生理限制。「經過一翻市場調查,我們發現國人一年四季都很喜歡吃火鍋,加上(現在的)店址附近又沒有類似性質的店家營業,就從火鍋店做起吧!」葉文龍和大頭異口同聲。
決定從火鍋店重新出發後,他們降低了桌椅高度、加設板凳與長夾等調整,讓每一位夥伴能在備料、出餐的過程中,都能有更安全的工作保障。
去年 7 月,火鍋店正式對外營業。夥伴們努力的身影逐漸受到媒體與網友們青睞。顧客不斷湧入,小聚人終於損益兩平,但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些許「幸福的煩惱」:「需要特別留意大家的體力狀況,是否能夠負荷,大家會互相提醒,如果累了,就休息一下!」大頭說。
目前小聚人的員工除了原本的 7 位夥伴,還有來自其他社福團體的身障朋友。「我們有一個智能不足的妹妹,她學習力比較遲緩,但一些比較緊急的時刻,她也願意協助我們,成為我們的手、腳,幫我們拿取、遞送餐點。」大頭說。
工作過程中,大家會互相提醒、告知自己要做的動作。例如有人在舀湯、要走動時會先喊聲「我要過去了!」避免不小心的碰撞。在這裡的每一位身障者都有各自的優點,大家藉由相互合作,匯聚彼此的優點、彌補各自生理上的限制,每個人在這裡都能發揮各自的力量,不但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也讓工作運作更加順暢。
事實上,多數身心障礙孩子的家長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工作,因此知道小聚人有提供工作機會時,家長便想將孩子送到這裡,但送來並不代表會放下心。很多家長還是會想留下來陪著孩子,對此葉文龍會與家長溝通,讓他們知道如果一直不放手,孩子就無法獨立。對於剛加入的新成員,小聚人也會依照他的能力,從最基礎的拖地、掃地做起,逐步進階勝任更加困難的任務。
「在我們這邊是互相鼓勵、互相激勵,做不好沒關係,一次、兩次、三次甚至是四次,重複不斷地做,他們也會有進步。葉文龍說:「我們的角度都是從鼓勵出發,不是用責罵的方式,在這裡工作比較像是快樂的成長。」店內正面的組織文化,與客人給予的暖心回饋,形成了一個友善的循環,無形中影響著店裡的每一個人。
開業到現在,令大頭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視障者來用餐,當時店內僅剩零星空位,當他們正思考如何協助他時,一旁的客人竟主動拉開身旁的椅子,表示這個位置可以坐,頓時讓大頭與視障者都感動不已。
「事實上,現在社會的包容度是很高的,不過多數想幫忙的人卻不太了解該如何做,所以有時候在做法上不太妥當。」葉文龍說。他認為連父母都不見得完整了解孩子的需求,更何況是社會大眾,小聚人因此不只是一個工作場域,更是身障者的心靈培力加油站。
「我們鼓勵他們將想法說出來。當他們能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他人才能了解進而給予回應。在這樣的過程裡,身障者不需要再將需求憋在心裡,而且在得到回應與幫助後,不但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也會覺得被關注而感到更快樂。」。
用生命溫暖生命,找回面對世界的勇氣
葉文龍最後提及,有一位患有心臟病的身障者在進到小聚人之前,曾經到超商工作,但因無法承受顧客與主管的壓力,加上媽媽擔憂他的身體狀況,只得離職收場。但他到了小聚人後,在循序漸進的成長中,不但有了工作熱忱,與人對話的能力也有所進步,甚至讓他有了重新挑戰超商工作的勇氣。
葉文龍說:「我樂觀其成。小聚人並不是一個終點,而是扮演中繼站的角色。當他們在這個中繼站有所成長、準備好後,便能再向外面的世界繼續挑戰。」
葉文龍表示,身障者是具有工作能力的,而且也擁有生活的權利,只是多數家長與社會大眾沒有給予他們機會,即使是出於善意、害怕他們被傷害,但事實上已經損害到他們的權益。倘若他們能融入社會,不僅可以享受快樂的生活,社會氛圍也能因此得到昇華。
小聚人的力量雖然不大,但他們希望從幫助身旁的身障朋友做起,啟動「用生命溫暖生命」的正向連結,讓更多身障者知道,在就業的漫漫長路上,他並不孤單。
延伸閱讀:
1. 工作與尊嚴,難道真的得捨其一?身障女性職場爭權路迢迢
2. 監院 280 頁報告糾正衛福部,列舉臺灣身心障礙支持網 10 大失職
3. 如果霍金生在臺灣,也能追求自我實現嗎?身心障礙者的去機構化與自立生活/《障礙研究與社會政策》
4. Right Plus系列文章:「只有障礙的環境,沒有障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