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能去哪裡》採訪幕後:面對兒少安置老問題,報導如何寫出新角度?/【後臺人生 EP64】

節目企畫/佩珊;聲音編輯/孫銘宏

人客:
莎 拉|Right Plus 多多益善總編輯
遞麥:
佩 珊|Right Plus 多多益善社群編輯
玉 婷|Right Plus 多多益善記者

孩子不能送去安置機構,那要去哪裡?這件事和社會大眾有什麼關係?

Pd2ep64

3 月剴剴兒虐案後,多多除了以深度報導之力,獨家追蹤後續發展,也在 8 月底推出《孩能去哪裡》專題報導,探問臺灣社會面對原生家庭出狀況的孩子,究竟能夠給予什麼樣的協助?

臺灣的兒少安置系統長年存在複雜的問題,記者莎拉 a.k.a. 葉靜倫,從 2017 年開始關注安置機構和兒少照顧,也曾因為問題始終沒有發生改變,而將心力轉移到其他地方。

是什麼原因,讓多多今年再次推出兒少安置系列報導?在兒虐案後的敏感時刻進行採訪,她碰到了哪些困難?記者報導和學術研究、一線工作,有什麼不同考量?

這集節目一起來聽聽《孩能去哪裡》的採訪幕後,從記者的角度出發,莎拉如何思考臺灣的兒少安置與照顧?為什麼她會說建立議題的系統觀很重要,卻也很奢侈?

✎ 多多為你畫重點
02:56 兒少安置的小小科普
​06:16 為什麼會寫《孩能去哪裡》專題報導
​20:00 議題特性為什麼讓受訪者這麼難找?
​33:53 結構問題沒有變,記者如何寫出新報導?
​41:33 系統觀很重要,卻是奢侈的訓練
​51:51 記者看留言,很無力還是有戰力?
​56:30 《孩能去哪裡》專題預告

訂閱多多益善 Podcast【善盡天良】:萬用裝置傳送門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KKBOXSoundOn

延伸閱讀《孩能去哪裡》系列報導​:
1. 【孩能去哪裡1】剴剴案後獨家追蹤:大塞車的寄養家庭,與無處可去的孩子們
2. 【孩能去哪裡2】「我們家的爸爸不打人」,寄養家庭大缺工、叔叔阿姨和社工都去哪了?
3. 【孩能去哪裡3】「如果孩子待不住,該離開的是大人」新北首創類家庭式照顧、接住難置兒


你的一筆捐款,讓許多脆弱處境和善意行動被看見

脆弱群體的處境沒有人看見,助人工作的學問不被理解,政治、法規、制度上的問題沒辦法被好好釐清。

每一天,為了讓社會對公益的想像不只有「愛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無家者、脆弱青少年等無聲的群體被聽見,《Right Plus 多多益善》以新聞專業投入公益,用僅僅 6 個專職夥伴堅持至今。

在沒有充足設備、不仰賴財團和政府、不做廣告化的新聞下,靠著大家的捐款,好不容易走了 4 年。有你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