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 2024 年首度踏入藝術場館,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開「貧北前導展」。一位觀眾戴上耳機,在展區中聆聽影音錄像。

到美術館看不一樣的臺北:讓城市邊緣的貧窮人,來述說自己的遷徙故事/2024 貧窮人的台北

貧窮人的台北」(貧北)是由「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主辦的年度倡議活動,在每年 10 月透過動靜態展覽、公民論壇等方式,促成社會大眾與貧窮經驗者交流,打破貧窮汙名。

貧北迄今邁入第 8 年。前年落幕後,主辦為了進一步將豐富的貧窮故事和田野資料、轉化為更完整的倡議及行動,將展覽從一年一度轉為「雙年展」的形式。到了今年,更首度踏入藝術場館,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開「貧北前導展」,和更多元面貌的人們相遇。

展覽策展人朱冠蓁
此次展覽策展人、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朱冠蓁,在展覽開幕記者會上臺分享。攝/曾玉婷

回歸社會?人們從來沒有離開過

「轉運站」是今年聚焦的主題。恰好當代藝術館位於臺北車站旁,從場館沿著長安西路和承德路一段走,轉往市民大道一段,就能看見高掛頭頂的「臺北轉運站」招牌。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指出,轉運站具有多重的意涵。一方面臺北車站作為眾多交通幹線的樞紐,是無數北漂和異國移工進入臺北的聚集地如同貧北介紹所說——

「臺北是一座移民的城市。經歷 19 世紀開港、建城,吸引販夫走卒到此謀生;戰後大量移民隨軍方移防臺灣;1960 年代起都市化創造工作機會,吸引中南部與原鄉青年遷徙至臺北,投入大型建設興建。今日,臺北仍是多元群體嚮往的城市。」

「轉運站」也呼應了民俗之中談「轉運」的概念。許多人長途跋涉來到這座光鮮亮麗的城市,盼臺北成為他們移居的應許之地、夢想過上更好的生活,但現實常常事與願違,臺北也曾帶來不少令人失望挫敗的經驗。

同時,臺北還是全臺灣無家者人數最密集的城市,主要集中的位置也在臺北車站跟附近的萬華。這些無家者在步調快速的臺北停留,流入社會底層成為弱勢,但他們的聲音往往被城市推向邊緣,受人忽略。

貧北的策展人、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朱冠蓁則提到,近年投入貧窮議題,常碰到民眾稱讚他們做的事很重要,應該要協助窮人回歸社會。但她感慨:「當下我內心感覺很複雜,人們從來都沒有離開過社會,這旁邊的臺北車站和轉運站就在市中心,怎麼會說這些人離社會很遠呢?」

朱冠蓁認為,問題從不只是為什麼人們會「淪落」成為無家者,而是這座城市之所以整潔有序,很多時候也暗藏著這些人的付出、跟他們曾經的榮光,但他們的名字從沒有跟偉人一樣被記得。

例如,團隊曾夜訪車站附近的一位無家者大哥,問他為何選擇睡在這,才知道原來對方曾參與過臺北車站捷運的興建工程。那位大哥當時的話讓人印象深刻:「這是我以前蓋的,沒有地方去的時候,為什麼這裡不能收留我?」

朱冠蓁表示,這就是團隊持續推動貧北的原因,「我們要不斷地說、一直說,直到這些人所做的事情,他們生命的脈絡也被寫進歷史,直到每個人都能抬頭挺胸地說——對,我也擁有臺北這座城市。」

展覽開幕活動當天,參與這次展覽的貧窮經驗者、藝術家聚集在一起分享。
展覽開幕活動當天,參與這次展覽的貧窮經驗者、NGO 工作者、藝術家聚集在一起分享。攝/曾玉婷

首次踏足藝術場館,透過藝術語言理解貧窮

過去幾年,貧北多是辦在萬華,是聯盟中許多 NGO 團體的主要服務區,像是隱身於南機場公寓的一碼村、延續百餘年老臺北風情的剝皮寮歷史街區等。這次踏入藝術場館可稱得上是一大突破,也代表能接觸更多來自各處、不同面貌的人群。

駱麗真以館長身分強調,在各種人群的觀展經驗中,他們越來越覺得自己應該身負重任,要讓大家理解臺北的文化、臺北的多元,以及臺北的可能性。同時透過展覽,呈現這 19 個合作 NGOs 和藝術家們的臺北經驗。

朱冠蓁也提到,在佈展過程中,他們也在思考如何跟不同的群體對話。平時來藝術館的民眾,相較於過去辦在萬華的參觀者,可能對設計或藝術更熟悉,所以要講述貧窮時,需要融入更多藝術的語境。

不過創作的方式本身沒有變,團隊還是以很原始的狀態去表達自己的作品。這次展覽共分為 3 大展區,包括「無名的城市」、「聲名狼藉者的生活」、「另一座島」,陳述人們移動至城市的歷程、在城市的遭遇,以及從貧窮者視角出發的心聲。透過照片、錄像、繪畫、黏土、精油等多元共創,呈現不同的貧窮經驗。

步入展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走廊上的長型裝置《什麼風把你吹來的》,是由多年投入無家者與貧窮議題的人生百味與藝術家劉于瑄等人的合作作品。在色彩繽紛的透明片上,收集了大量各個時代中,來到臺北追逐夢想的貧窮經驗者的心聲。

《什麼風把你吹來的》長型裝置上寫滿來到臺北追逐夢想的貧窮經驗者心聲。
藝術家劉于瑄說,《什麼風把你吹來的》長型裝置像是巨大的岩層,夾層中是人們遷移臺北後的種種心聲。這個展區也成為觀展者理解弱勢群體的第一步,從中獲得共鳴。圖/取自 MOCA TAIPEI 網站
一張透明片上寫著:第一次到信義區的時候,很難想像台灣有這樣的地方,一切都很繁榮同時也有虛假,但又是某一群人的生活。
一張透明片上寫著:第一次到信義區的時候,很難想像台灣有這樣的地方,一切都很繁榮同時也有虛假,但又是某一群人的生活。攝/曾玉婷
一張方形黃色透明片上寫著:是一個他媽的貴死人,卻也讓窮人活得下去的鬼地方;一張圓型橘色透明片上寫著:剛搬來時為了省錢,住在一間長滿壁癌的房間,夢中大哭了一場。
方形黃色透明片上寫著:是一個他媽的貴死人,卻也讓窮人活得下去的鬼地方;圓型橘色透明片上寫著:剛搬來時為了省錢,住在一間長滿壁癌的房間,夢中大哭了一場。圖/取自台北當代藝術館 FB

人們看待臺北的方式五花八門,有人持正向觀點認為,「臺北什麼都有」、「乘載夢想的大城市」、「有很多藝文展覽、工作機會和資源」。卻也更多人無奈道出,「人情味沒有鄉下濃」、「臺北的牆壁跟衣櫃竟然會發霉」、「以為努力工作就能存錢,結果賺錢都拿去繳房租,才發現有錢人的錢不是省吃儉用來的」。

《什麼風把你吹來的》也是第 1 場貧北的展覽主題。劉于瑄以此思考,「臺北到底是屬於誰的城市?城市本身到底有沒有意識?」也因此,她想像裝置是巨大的岩層,夾層中是人們遷移臺北後的種種心聲,也成為觀展者理解弱勢群體的第一步,從中獲得共鳴。

香氣、陶作、黏土與繪畫,用自己的方式述說經驗

各個 NGO、藝術家和貧窮經驗者的「共創」,是貧北歷年來的亮點。

長期服務貧弱家庭的台灣社區實踐協會,便邀請脆弱處境的母親們,跟精油調香工作坊的老師張璞、陶作工作坊老師黃妙貞合作,藉由捏陶和調香的創作與交流,讓女性暫時卸下母職、訴說自己的故事和心聲,找回作為一個「人」的主體性。

展區陳列了各具特色的繽紛陶偶,只要掀開頭頂的蓋子輕嗅,就能聞到清透或濃郁的香氣。觀展時也能閱讀一旁的小冊子,透過第三者的觀察和記述,認識這些女性的人生歷程。

其中一位婦女小靜,初入社會的生活還算順遂,後來卻碰上離婚,導致她只能獨自扶養孩子,處境愈發艱難。她認為自己已經黯淡無光,希望孩子的未來能有所成就,因此設計出整頭金髮且風格夢幻的陶偶,取名為「閃耀的光芒」。

張璞提到,媽媽們雖然生活經歷很多事情,但起初創作時,有些人常常很「無感」,難以看見自己的情緒。後來發現,因為生活中感受不到純然的幸福,無感其實更像是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後來也透過陪伴跟交流,看到這些媽媽逐漸梳理出好與不好的情緒,學著回應跟照顧自己。

「媽媽們同時是媳婦、是老闆,是各式各樣的社會角色,但成為自己對她們來說,是一件奢侈也不容易的事情。」張璞說。

小靜的作品,整頭金髮且風格夢幻的陶偶,取名為「閃耀的光芒」。
小靜的作品,整頭金髮且風格夢幻的陶偶,取名為「閃耀的光芒」。攝/曾玉婷
展區陳列了各具特色的繽紛陶偶,可以搭配一旁的小冊子,閱讀認識這些女性的人生歷程。小冊子其中一頁寫道:家是什麼味道呢?家似乎理應讓我們感到安心與歸屬,或許是讓人感到放鬆、寧靜的味道。但故障的家又會是什麼味道?
展區陳列了各具特色的繽紛陶偶,可以搭配閱讀一旁的小冊子,認識這些女性的人生歷程。圖/取自台灣社區實踐協會 FB

在展區的對側,培力經濟弱勢學員創作的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則透過繪畫、黏土創作等方式,回顧自己的生命經歷。例如,學員半休的畫作上,有一個 200cc 的水瓶,他說這個水瓶支持他在街頭的生活,因為臺北有很多飲水機,「就算不需要太大的水瓶也能在臺北生存。」

另外,旁邊數個大型作品,是請學員把身體想像成一座讓自己最放鬆的小島。有人想像自己的島上有火山跟漂亮的景觀,還有自己的房子;有的島嶼則有肥沃的黑色土壤,但無人居住。

夢想城鄉藝術教育企畫陳亮君回想最初的討論過程,印象深刻的是,有人說躺下來反而身體會痛,沒辦法好好入眠,更有人說他最放鬆的時刻,是以前出車禍陷入昏迷的狀態,讓她發現原來每個人對放鬆的經驗都不一樣。

「學員們會共同創作、說故事,看見彼此的作品和聲音,慢慢重新信任自己和世界。」陳亮君認為,創作跟表達就是修復的過程,「但修復不是最大的目標。能走到修復很好,就算沒有,經驗也依然存在,能夠被更多人見證也相當重要」。

展區一隅,是夢想城鄉學員們的繪畫、黏土等作品,以這些創作回顧自己的生命經歷。
夢想城鄉學員透過繪畫、黏土等創作,回顧自己的生命經歷。圖/取自台北當代藝術館 FB
夢想城鄉學員們的展區《身體的度假小島》
展區《身體的度假小島》,每個人把自己的身體想像成一座讓自己最放鬆的小島,進行創作。攝/曾玉婷

遷徙地圖:自己的軌跡,由自己記錄

隨著時代洪流翻湧,有些群體也被迫改變自己,或遷移至他方居住。

在展區被圍起的一角,是致力推動都市原住民議題的樂窩,跟攝影師唐佐欣共同搭建的工寮裝置作品。展間內燈光昏黃,復刻出族人的房間,擺放了聖詩、塗鴉、菸灰缸、保力達,跟一本由孩子撰寫「圖說」的攝影集,紀錄原住民族祭典、已逝族人,或其他和部落生活相關的記憶。

特別的是,牆壁上貼著一張族人手工繪製的「遷徙地圖」。隨著 70 年代都市化推展,原本身在河岸部落、東部原鄉等地的族人集體遷徙西岸,在其中進出擺盪。

唐佐欣說:「過去原住民族的地圖,多是被統治者劃定,因此族人要自己製作地圖,呈現他們曾經遷徙的軌跡。」

另外,影像創作者陳若軒等人也透過文字與影音,紀錄了曾被稱為「臺北貧民窟」的安康平宅,在當地要改建為興隆社宅時,其中 15 個居民面臨遷移的過程和心境。

陳若軒提到,其中一名是年約 65 歲的長者,因為先生跟兒子相繼過世,情緒不穩、常哭鬧,有時不會打電話還把電話扔到樓下。搬到社宅後,因為有違規記點的制度(超過 30 點就無法再申請社宅),很可能又即將被要求遷離,她的心聲也被團隊如實記錄呈現。

展區一面牆上有錄像、一旁貼有數張照片,前方的桌子則擺放由孩子撰寫圖說的攝影集,透過這些陳述都市原住民的生命經驗。
展區一面牆上有錄像、一旁貼有數張照片,前方的桌子則擺放由孩子撰寫圖說的攝影集,透過這些陳述原住民的生命經驗。圖/取自台北當代藝術館 FB
一張由族人手工繪製的臺灣地圖,上面貼有線頭和照片,呈現族人過去遷徙的軌跡。
一張由族人手工繪製的臺灣地圖,上面貼有線頭和照片,呈現族人過去遷徙的軌跡。攝/曾玉婷

和不同的人對話,撕下社會標籤

走出當代藝術館外,還能看見一張外觀奇異的椅子,無數個扶手被裝在常見的休閒長椅上,這是浪人食堂專案企畫張羽儀的作品。如同近年政府會加裝橫槓在許多公共長椅上、防止無家者睡在上面,都在暗示街道對無家者的排除。

實際上,早在 2017 年,張羽儀就在萬華青年公園展示過這張特殊的長椅,當時曾引發 媒體關注,也促成公眾議題的討論。

張羽儀提到,後續透過訪談公園民眾,發現許多人都清楚長椅加裝扶手的意義,卻不會主動說破,形成一種不可被明說、默許社會排除他者的微妙氣氛。她感慨:「這是我第一個接觸到無家者的作品,對我來說也是很哀傷的作品。」

「離開展間後,我們還是會被貼上各種社會標籤,」朱剛勇最後說:「遊民、脆弱家庭、單親媽媽、都市原住民⋯⋯在網路上搜尋關鍵字,會看到非常多銳利、不友善的言論,這就是我們平時面對的日常。這也讓我們更珍惜在展間跟各種人群好好對話的時間,希望未來能走到一個更好的社會。」

張羽儀的作品,一張公共長椅上裝有數個橫槓,暗示街道對無家者的排除。
張羽儀的作品,一張公共長椅上裝有數個橫槓,暗示街道對無家者的排除。攝/曾玉婷

貧窮人的臺北:轉運站|台北當代藝術館展覽

展覽資訊-貧窮人的台北專:轉運站

常態展覽:
日期|2024/4/27~2022/6/16
時間|10:00 – 18:00(禮拜一休息)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 39 號)



延伸閱讀:
1. 酒店公關、拾荒者、受創少年,從家的百態中尋找共鳴/2022 貧窮人的臺北
2. 2019 年貧窮人的臺北:有選擇的時候,誰不想當個體面的好人
3. 貧窮是一種狀態,而非特定族群/專訪「人生百味」
4. 「畫」失敗為力量:用創作交流人生,陪伴脆弱的彼此/《歡迎光臨 161 號》
5. 經濟落難者等待「東山再起」之地:萬華的廟宇、性產業與社福網絡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曾玉婷
曾玉婷

Right Plus 記者,文字工作者。喜歡書寫和音樂。志向是真誠對待生活中的每個枝微末節。最近經常會想起:「這是人們會說起的一年,這是人們說起就沉默的一年。」

文章: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