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宅共生2】上千弱勢帶來的公共服務,讓所有人都受惠
編按:本專題由勵馨基金會與崔媽媽基金會、人生百味部分支持,Right Plus 多多益善獨立報導完成。
承上篇:【社宅共生1】你我無法迴避的人生百態,鍛練一起生活的能力
臺灣預計在 8 年(2017-2024)內達到 20 萬戶社會住宅目標,其中 12 萬戶是將由中央和地方自行「建設興辦」的集中式社會住宅。社宅「只租不賣」、由政府當房東,並依《住宅法》保留其中 4 成(保障戶)提供各類型弱勢入住。
在六都許多上千戶數的大型社區裡,4 成意謂著未來同一社區將會有高達數百戶的保障戶,若每戶以平均 3 人計算,相當於數千名弱勢。2017 年後,臺灣六都社宅因此開始陸續結合社會福利單位進駐,包括托育中心、長輩或身心障礙日間據點等,以各種方式在社區裡做「照顧人的工作」。
4 年多來,各團體在社宅現場滾動累積的經驗,證明了社宅政策保障弱勢入住,和過往國宅與平宅因管理不善而留下的刻板印象不同——
脆弱家庭和貧病老弱在「有人看顧」之下與一般家戶混居,隨之而來的不會是麻煩,而是公共服務和地方發展,以及更前端的社區預防、社會安全網強化,甚至能提供重大災難時的緊急調度與實驗性的計畫空間。
公共服務與地方發展,整個社區都受惠
從臺南大林雙福園區的伊甸基金會、高雄大同社宅的弘道基金會,到新北林口社宅的勵馨基金會,都在進駐沒多久,便將服務對象從自家個案身上拓展到社宅其他住戶、乃至社宅外的社區鄰里。事實上,「進社宅不可能只服務自己的個案」,成為幾個受訪團體一致的體會。
在林口,勵馨服務的家暴目睹兒僅 4 成多是社宅的孩子,其他近 6 成都來自周邊社區。許多孩子是被社宅裡的孩子帶進活動中玩耍後,才發現是未曾被通報卻需要協助的對象。鄰近學校的老師也和勵馨合作,共同面對地區國小因社宅開放而劇增的弱勢學生。
在高雄,長期投入社區共生(各年齡層與多元群體共居)的弘道基金會,則在大同社宅一樓經營據點、舉辦活動串連社宅居民與在地商家。「長輩封閉在家,身體肌力和情緒都退化很快。我們就在樓下,有空間、有活動、有人常來走動,他們就願意出來了。」弘道基金會高雄服務處社工翁弘育說。
今年 70 歲的吳阿姨,過去跟老公住在沒有電梯的老公寓,每天爬 5 樓上下。公寓附近沒有據點,夫妻倆大多待在家、鮮少與人來往,和社區疏離到 20 年後在路上遇到鄰居,鄰居還問她:「妳是新搬來的嗎?」
吳阿姨後來抽到大同社宅非常開心,搬進去後常下樓去弘道的據點量血壓、在那裡參加課程、認識了朋友,其中幾個都是社宅外的在地居民。前 2 年,吳阿姨的老公得了帕金森氏症,夫妻倆還是時不時會出外走動、幫忙整理花圃。
弘道用鄰近自家據點生產的手工麵包,在對面前金國小放學時設攤車開賣,吳阿姨也常會去幫忙,有些麵包還會拿去社區雜貨店裡寄放,供附近的經濟弱勢取用。翁弘育甚至會在附近長輩的日常作息中(例如等垃圾車的短短 10 分鐘裡),就地帶起簡單的健康操。
在臺南,大林雙福園區的伊甸則不只連結了社區,還帶動周邊社區的發展。
「10 年前我們進駐時,臺南連一臺復康巴士(無障礙交通車)都沒有,我們進來後,開始做交通接送、在鄰近社區開日間照顧中心和長照據點、小作所(身心障礙就業培力)、支持性就業,我們甚至還引進自己的輔具中心和物業管理系統!」
在這之前,別說臺南,就連伊甸自己都還沒在臺南拓點到這種地步,如今這些設施早已不限園區住戶使用,參加者大多都是鄰近居民。
「年輕父母帶孩子,不能有太多打斷生活的事。你至少讓他們加班時孩子有人看、家裡老人家身體不好時,不會一再被從工作中叫回家處理。居住(家)穩定了,工作才可能穩定,收入也才會穩定。」
張盟宜說,家「附近」就有人能幫忙照顧,在交通成本極高的中南部尤其關鍵。例如臺灣有許多年邁父母和成年的精神障礙子女相依(雙老家庭),沒辦法各自拆散、在遙遠的社福設施間頻繁接送,最後只能把孩子關在家裡,導致身心退化。
「當他們在家裡的照顧工作變得容易(指空間無障礙設計與照顧培力),在外面又能交到朋友,在自家附近就能得到幫助,這一切都讓人可以走出家門、留在社區,讓子女打消把父母送到安養機構的念頭,也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
讓人開始願意助人,讓社區能夠彼此支持
2017 年後,伊甸把自己在臺南自行置產實驗的弱勢居住經驗帶進臺中,把服務引進國家正式的社會住宅系統。
臺中因此在住宅發展工程處(住宅處)強力主導下獨步全臺,自興辦時就堅持在每個社宅預留空間,邀請在地團體進駐、專為「整個社宅」服務。除了伊甸,還包括豐原安康社宅的中國醫大、大里光正社宅的中山醫大等,成為每個基地裡的「微型社福中心」。
「一般社福中心還是針對特定對象在服務,脆弱家庭、兒少保護、身心障礙……或是要被通報才會進系統。例如有人通報小孩被打,得先評估符合開案指標了才會訪視、轉介資源,大概就到這裡而已,這就是所謂的個案工作,相當於出事之後才開始治療。」
伊甸基金會臺中家庭服務中心主任張明晃說,進了社宅後,社工們平日最熟悉的個案工作比例降到只剩 3 成:「我們在社宅要做的是預防性的社區工作。你不需要去區分誰是哪種弱勢或障礙者。我們要看的不再是他們的身分或問題,而是他們的需要或優勢,盡可能讓優勢發揮、讓資源共享。」
張明晃舉例,他們發現社宅裡有中風的身心障礙者,本來也像過去一樣個別轉介輔具,後來卻發現需求不只一、兩個,乾脆跟輔具中心合作,直接請他們到社宅定點服務,以滿足「社區共同的需要」。
「我們也培力社區媽媽擔任課照班導護或烹飪志工,讓社宅裡的人反過來跟我們一起服務別人,讓社區能用自己的力量彼此支持、擁有自己的關懷系統。」張明晃說:「當人跟人的互動增加、關係更好,自然對家庭,尤其對小孩和老人的保護力也會增加。」
「現在哪家打小孩打得兇了,都有人會直接來跟我們說呢!」張明晃說。
「社會住宅不能只是住宅,而是實踐社會服務的平臺和系統,讓社區支持不再是針對特定族群的封閉性服務。」、「社宅應該成為社區支持的起點,讓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得到幫助,讓人開始願意服務別人。」勵馨、伊甸和弘道受訪時異口同聲。
社區共生、緊急支援、計畫試行,讓社宅成為你我的後盾
除了強化社區保護力,社宅服務也提供了災難時的緊急調度與實驗性的計畫空間。
2015 年八仙塵燃事件後,雙福園區曾短暫作為成大就醫患者家屬的臨時住所;2016 年臺南大地震,雙福更釋出短期居住空間、盤點輔具、備好復康巴士,加入急難救助與後期安置的行列。
雙福園區身為臺灣支持性住宅的先行者,也曾出租部分空間給勵馨作為青少女中途之家,後來亦曾接過中央的委託案,小規模試行雙老家園,成為社會服務的實驗模型(pilot run)。
在林口社宅,勵馨基金會有時會開放青少女或多元性別者短暫入住;隔壁棟的自閉症權益促進會(自權會),則計畫籌組社區危機處理和喘息中心。
自權會的創會理事長鄭文正(人稱「鄭爸」)、副理事長楊鎮財(財爸)、祕書長林娟圩等 17 個自閉症家庭,早在 2017 年便已在林口社宅承租 20 戶,為 17 個自閉症家庭成立雙老家園,另 2 戶出租給銀髮家庭,或用做社區居住與辦公空間。
臺灣對自閉症的支持嚴重不足,許多自閉症子女(俗稱「星兒」)生活自理能力不一、行為舉止常引人側目,父母不僅照顧壓力沉重,還經常擔心影響到鄰居。「我們很多家庭進來之前,都是長期搬來搬去、跟社區起衝突,是進來後才開始穩定的。每一戶在情緒和生活上,都有不小的改善。」財爸說。
鄭爸則感嘆:「我們做父母的,每天肩膀都是僵硬的。」鄭爸的兒子鄭樵今年 41 歲,訪問過程中間斷發出聲音,除此之外其實也只是坐在一旁自得其樂,卻已讓鄭爸數度分心、中斷訪談。雖然連聲抱歉說「我對著我兒子實在不會說話」,視線卻緊跟著鄭樵,分秒未停。
「雙老家園跟社宅結合是創新模式,是這麼多家庭共伴出來的。臺灣機構床位不足,或是有床沒人(教保員)。中、重度的自閉症就更別提了,只會被拒收。」鄭爸說,每個家有星兒的父母最大的焦慮,就是「我走了之後,孩子怎麼辦?」
自權會因此將其中一戶改裝為社區居住空間,開放輕重症孩子每週來這裡 2、3 天,練習獨自過夜,父母也可漸進陪伴,同時聘僱教保員協助,後來更開放社區星兒臨托服務。幾個家庭藉由共餐、互助,甚至開闢附近農地、經營饅頭店等,協助大孩子找到生活重心、培養自立能力。
「環境的友善不是一天兩天發生,是經年累月做出來的。這些孩子很敏感,父母之間的氛圍會影響到孩子。氛圍好就感到安全,安全就願意出門,能出門才能來練習獨自過夜。」鄭爸和財爸說,他們住到快 3 年時,有些孩子才開始願意走出家門,現在甚至會不定時來「打卡」。
「早上 7 點聽見有人按電鈴,門打開後發現一個孩子站在門口,也不講話,打個招呼就走了。」鄭爸笑著形容特立獨行的星兒,如何穿梭在家戶間、用自己的方式和信任的人相處:「有時候飯吃到一半、刷牙刷到一半,旁邊也會冷不防出現一個孩子。」
臺灣自閉症人數逐年攀升,至今年(2022)6 月底已達 18323 人,5 年來增加近 4000 人。社宅裡的雙老家園成為許多星兒家庭引頸期盼的共生模型,危機處理和喘息中心更是眾人下一步的想望。
「孩子情緒上來時,不必再反反覆覆送醫院。我們有個家長就陪孩子在療養院(慢性精神病房)住了一年,孩子因為行為問題一直被綁著……以後有了喘息中心和危機處理人員,就可以把孩子送到這裡,而不再是醫院。」
鄭爸說:「這就是社會住宅的核心。我們互相支援,彼此照顧。」
善盡天良【後臺人生 EP37】社會住宅 X 公共服務,共融安居不再是想像!
捐款支持多多益善,推動優質報導、促進共融社會,一起做無聲者的後盾。
看下篇:【社宅共生3】社宅時代的社群力:「人和家庭才是服務的核心,不是規定」
看上篇:【社宅共生1】你我無法迴避的人生百態,鍛練一起生活的能力
看全系列報導:【專題|社宅共生】讓傷心的小孩變快樂的地方:弱勢安居 & 共融生活
延伸看社會住宅相關文章:
1. 從社宅做到社區,看見彼此互助、包容差異的未來/《不只是房子》伊甸基金會案例
2. 從暴力中倖存,然後呢?在社會住宅修復身心、重啟人生/《不只是房子》勵馨案例
3. 限期居住的房子如何成為家?積極發展社區服務,讓社會住宅成為弱勢者的堅強後盾
延伸弱勢安居議題:
1. 讓弱勢得以安居,將解決大半生活困境、降低社會扶助成本
2. 公益出租蹣跚前行,弱勢安居是否有望?
其他延伸閱讀:
1. 活在家暴陰影中,自閉兒母親王幼玲:「只要想遠一點,就不知道該怎麼辦」
首圖/伊甸在臺中豐原安康社宅的工作人員,和住戶大小朋友們一起參與感恩節活動;取自臺中共好社宅 fb 公開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