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宅做到社區,看見彼此互助、包容差異的未來/《不只是房子》伊甸基金會案例

編按:2022 年,是臺灣社會住宅運動第 12 週年。年中,左岸文化出版了《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作者劉柏宏藉採訪記實、真實故事及國外案例對照,帶讀者認識社會住宅的發展背景、看見不同世代/社經條件與家庭關係的人們,在社會住宅中的生活。

本書以社會住宅為核心,但始終探問的是更廣的,身而為人的居住權、居住正義的可能、如何形塑更好的城市生活、人與人/與城市共好的居住實踐。

本篇摘錄書的第 3 章部分內容,伊甸基金會進駐臺中社會住宅的故事,以此看見社宅如何串連彼此、營造互助和共好的社區氛圍。

下月初,多多也將陸續推出社宅服務重磅專題,詳細介紹臺灣各種不同的社宅服務,和你一起打開社區共生的想像。

撰文/劉柏宏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理事長;多多益善編整

2018 年 5 月,臺中第一棟社會住宅「豐原安康社宅」開放入住。臺中市政府引入社會福利、社區營造與醫療服務,包括伊甸基金會(以下簡稱伊甸)、好伴社計團隊、中國醫藥大學等。

其中,伊甸基金會在後續幾年,又進駐了臺中另一個社宅基地「太平育賢社宅」。伊甸基金會的臺中區區長李瓊瑤說,希望社宅可以展現所謂的「共好」、「共同生活」的價值。

李瓊瑤說,目前的社會住宅,依《住宅法》都保留部分空間供社會福利單位進駐,但進駐之後要如何滿足住戶需求呢?她認為設施型的單位如照顧據點、托嬰中心等終究只是硬體,還需運用社會福利「服務」,才能串聯起彼此。

換言之,在社宅中投入社會福利,不應只是各地社會局用以面對弱勢居住問題的硬體設施,而是要讓眾多居民都能在這裡和樂融融生活的條件。

營造共好氛圍,促進社區融合

說起伊甸進駐社會住宅的初衷,李瓊瑤說:「我們用『社區工作』的概念在做事。」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的其中一個重要方法,她解釋:「只要這個地方是個『社區』,鄰里的人也是我們應該去服務的對象。」

帶著社區工作的理念,伊甸先在豐原安康社宅開展服務。伊甸臺中家庭服務中心主任張明晃指出,目前豐原安康社宅有 2 名社工和 2 名課後輔導老師常駐。社工們負責在社宅裡經營據點(好鄰安康店),成為各種社會福利需求的窗口,並以貼近居民生活的方式,促進社區交流。

課輔老師則主要負責社區國小孩童的課後照顧。張明晃解釋,他們根據衛福部的「小衛星」課後照顧計畫,主要服務對象有一半是社宅住戶,另一半則是鄰近社區的小朋友。在社工評估孩子家庭經濟條件、家長的照顧資源是否足夠之後,會讓有需求的孩子進來就讀。

社工們分享好鄰安康會舉辦各式活動,如兒少才藝班、親子共學、社區共餐、樂齡教室等,藉由這些活動讓居民互相認識。久而久之,住戶自然會在生活中互助關心,和社工的距離,也比一般服務關係更為貼近。圖/擷取自台中好宅 Youtube 影片
兒童課後照顧班,免費提供弱勢兒少課後照顧,不僅能分擔家長教養壓力,也提供孩子陪伴與更充足的學習資源。圖/取自台中市共好社會住宅網站文章

張明晃說,社會住宅依法需保留 4 成作為弱勢戶居所,但豐原安康社宅目前已有高達 44% 的弱勢戶。此外,整個社宅有 32% 的家戶屬於核心家庭(父母與未婚子女共居的小家庭),另有超過 80% 的住戶低於 40 歲。

人口組成年輕,好處是弱勢戶與一般戶之間,比較不會區隔彼此。不過與此同時,伊甸也需要常思考如何促進居民更加認識彼此、在社宅中營造共好的氛圍。而促進居民融合,不外乎藉由活動和空間的運用,有意識的讓彼此慢慢認識、卸下心防。

伊甸在安康社宅設置了一間圖書遊戲室,舉辦兒童教養、親子共學等活動。不僅吸引許多父母和孩子參與,更從這些活動參加者中,建立起照顧者團體和在地志工團。

除此之外,透過「共餐」來促進社區互動,也是伊甸的活動特色:「我們不是叫餐讓大家一起吃,而是希望成員自己煮。我們會去當地市場和攤販認識,然後由志工去挑菜、拿菜,拿回來後由另外一組開菜單,另一組來整理、再由另一組煮食。一些年紀較大的居民則會幫忙洗碗、擦桌子。」

「其中有位長者,以前是開餐館的,只要輪到他煮菜時,餐桌上就會有特別的功夫菜!」張明晃笑著分享。

豐原安康住宅約 60 坪大、無隔間的公共空間,讓許多共享、共好的活動發生。這個場域也可依據活動型態的不同,做空間的變化。例如上述提及的廚房,不僅可以辦理共餐,所有與餐點相關的活動也都能使用;

另外,伊甸還設置了福利資源諮詢區、輔具(拐杖、輪椅等)展示及借用區,還會有治療師來駐點,服務需要使用輔具的人。

剛進駐社宅時,伊甸雖然沒有遇到周邊居民的劇烈抗議,難免還是有一些抵制與懷疑,例如擔心社宅弱勢讓地價變低,或是社會問題變多。伊甸舉辦活動因此會先從社宅住戶為主,再慢慢開放讓周遭鄰里參與。活動舉辦的場域在社宅內/外都有,讓每個人都可以重新認識鄰里。

伊甸也利用這些機會和在地的重要人物如里長等溝通互動。當里長有機會合作參與、和民眾的互動,也會更願意在工作上協助伊甸。

親子在暑假一同參與社宅中的夏令營,有各種豐富的手作活動,大人小孩都能一邊玩樂、一邊學習。圖/取自臺中共好社宅 fb 貼文

促進社區共融,先從網絡協作開始

在社宅進行社區工作的難題是,社區工作和社宅的其他業務,分別隸屬不同主管單位。當跨局處溝通與合作機制尚未建立完善,就容易造成社福單位相關服務執行困難。

李瓊瑤舉例:「社宅有社福設施當然是好的,但怎麼樣開放才是難題。社會局主管(社會住宅的)服務,但他們沒有錢;住宅處主管空間出租與收益,但對社福服務陌生。我相信,只要住宅處跟社會局願意跨局處合作,那社宅就可以更優質。」

她提到曾與住宅處互動的經驗:「我還記得,第一次跟他們討論到公共區域的無障礙空間時,我問:『這裡怎麼會沒有無障礙廁所?』住宅處告訴我:『無障礙廁所在外面。』」

「這讓我覺得很意外。大家沒有意識到這有多不方便嗎?他們聽了我的問題後,也就立刻修改設計,甚至未來的規畫也因此納入更多無障礙空間。」她說。

經過這次經驗,李瓊瑤認為住宅處對於行善是有夢想的,只是他們可能有所受限,或是不熟悉:「住宅處願意因為我們去做改變,讓我感到有希望。即便在(他們的職權範圍內)只能做硬體的限制下,他們還是盡力了。只要能透過每個人一點點的努力,讓很多人受益,我覺得就值得了。」

臺中社宅目前六處基地的公部門、物管單位與進駐的社福單位們,每月或每季會固定召開「共好會議」,這是由臺中在地團體好伴社計協助規畫的跨單位整合,是彼此相互熟悉與照應的管道之一。

在各基地共享經驗、資源流通之下,安康社宅的社福單位要舉辦活動時,各單位間會彼此協調,提供公共空間和傳播媒介、為活動招生;而當遇到居民租金遲繳問題時,伊甸和住宅處及物管單位也有合作的默契,能協助居民申請補助或轉介相關資源。

對於剛剛起步的社宅來說,許多層面的跨局處合作默契都仍在摸索建立中,透過各方努力,期盼讓各組織團體能夠合作得越來越順暢。

2018 年豐原安康社宅完工後,對外開放給未來住民選屋。當時住宅處的人員,分工協力迎接民眾參觀,並詳細介紹社宅空間。圖/取自臺中共好住宅 fb 貼文
臺中社宅六處基地的公部門、物管單位與進駐的社福單位們,每月或每季會固定召開「共好會議」,是讓彼此相互熟悉與照應的管道之一。圖/取自台中市共好社會住宅網站文章

經營志工網絡,讓人成為「助人者」

另一方面,臺中社宅納入「種子戶」計畫── 有意願的人,可以報名提出「促進社宅居民交流」的方案。方案獲選者可以優先入住社宅,並在一年一約的模式下,落實自己的計畫。

伊甸在促進社區關係的過程中,和種子戶的合作至關重要。不僅促使伊甸舉辦的活動有更多人參與,也可以和種子戶共同辦理活動,促使社區凝聚力產生。

除此之外,「志工隊」也是伊甸重視的主軸。志工成員有一部分是社宅居民,也有部分是從社宅外的社區招募進來的。志工隊有各個分組,例如,協助共餐活動的「共餐組」、幫忙接送小孩的「課後照顧組」。伊甸希望讓志工們依照他們的興趣分組,希望每個人都能發揮各自的能力。

例如,有位 50 多歲的媽媽,因為輕微中風,身體活動不是那麼靈活。但她在能力範圍內,可以每週做一天志工,負責幫忙消毒孩子的教具跟繪本。這個工作可以坐著進行,不用花費很大的力氣,她也因為對社區有所貢獻而開心。

也有一些有特殊專長的民眾,組成了「達人組」。有居民搬家、留下用不到的電器時,達人組志工的巧手可以協助維護電器的基本功能和安全,讓下一個住戶繼續使用。

張明晃補充:「去年底,我們找了一群對說故事、講繪本有興趣的志工,辦了培訓計畫。今年,我們持續進行每個月的訓練,讓媽媽或爸爸們有機會擔任說故事的志工。」

志工隊分組,依循伊甸開拓出的活動而逐漸增加。但志工的異動性高,長期的志工招募因此也成為工作人員的挑戰。豐原地區又剛好沒有任何大專院校,讓招募志工更為困難。

也因此,伊甸持續從社宅內外招募,例如社宅旁邊剛好是豐原醫院,一些退休護士也會願意加入。李瓊瑤說:「我認為,只要能夠激發出潛能、讓人可以成為能夠幫助別人的人,那志工隊的經營就是成功的。」

這 3 位住民,分別居住在臺中不同的社宅基地,他們主動發起不同形式的社區活動。因為有他們,讓社區變得更熱絡、關係緊密。因此臺中社宅隨後納入「種子戶」計畫,讓居民發起的社區計畫,可以有機制的被延續。圖/擷取自台中好宅 Youtube 影片
2位穿著伊甸橘色背心的長輩,是豐原住宅住戶,也是志工。放學時間一到,就會到學校門口接孩子們回課後照顧班。圖/取自台中市共好社會住宅網站文章
志工們經過培訓後,能說故事、繪本給孩子們聽。圖/取自臺中共好住宅 fb 貼文

從包容差異開始,打造社區安全網

伊甸的駐點,加上熱心志工的協助,共同在豐原安康社宅編織起安全網。居民的相互扶持成為社區最有力的後盾──

社宅內的居民,無論是長者、身心障礙居民、患有慢性病的兒童、身為照顧者的家長等,志工和社福工作人員都可以協助關懷、分擔照顧,並時常噓寒問暖與聊天互動。有時,左鄰右舍也會幫忙帶小孩,讓照顧者得以喘息。

張明晃分享,他們曾觀察到一位有精神障礙的孩子,只要碰到社宅工作人員或其他住民時,都會想要聊聊天,藉聊天互動來安定自己的心。張明晃認為,在社宅中的一般居民,在這些日常互動的潛移默化下,也會對他人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伊甸進駐社宅的社工們,即便過去的專業養成大多以個案工作(而非社區)為主,但張明晃和李瓊瑤清楚明白:「社區有時候反而是更重要的起點,(工作者)在社宅裡,與居民用同樣的角度與觀點,反而容易去理解他們遭遇的困難、快樂與悲傷的故事。」

儘管社宅中發生很多感動的故事,但社宅只是社會裡小小的一角。且臺灣社宅目前還有租期上限,伊甸因此盡力為弱勢居民提早規畫「轉銜」,幫助他們在租約到期前認識自己的能力、找到需要的資源、提前規畫自立生活。

李瓊瑤期望,至少在每個住戶共居社宅的期間,能有機會培養出包容,並散播到身旁的各個角落:「我相信大家透過入住社宅的機會、認識不同族群後,能夠比一般人更有包容性,也能學習到認識他人這個重要的課題,進而讓社會變得更好。」


延伸閱讀/影音:
1. 了解臺中社宅理念,收聽 Podcast「大宅們」
2. 從暴力中倖存,然後呢?在社會住宅修復身心、重啟人生/《不只是房子》勵馨基金
3. 限期居住的房子如何成為家?積極發展社區服務,讓社會住宅成為弱勢者的堅強後盾
4. 讓弱勢得以安居,將解決大半生活困境、降低社會扶助成本
5.「我人生中最接近當阿公的體驗。」3代共生的跨世代社區,讓受創兒童、孤獨長者與困難家庭自然相遇


首圖/豐原安康社會住宅,在 2019 年底時舉行住民同樂會,一同分享豐原安康二期社宅即將動土的喜悅。圖/擷取自台中好宅 Youtube 影片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