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態/8個實用建議助 NGOs 有道德的說故事、線上線下同步活動的 9+ 個好點子、平凡的草根互助行動織就綿密安全網
編按:「全球動態」是去年度多多益善「全球精選」專欄的進化版 2.0。透過讀者回饋,我們發現閱讀英文確實是道門檻,因此今年開始我們決定結束大家的痛苦,直接為讀者們做各篇選文的重點摘錄!讓每個人可以看中文順暢吸飽國際公益新知。
這些選文一樣是從全球優秀且極具規模的公益、發展、社會創新等媒體選出,包括 Alliance magazine、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SSIR)、Devex International、Charity Digital News、Nonprofit Tech for Good 等,主題囊括行銷募款、公益創新、社群經營、關鍵報告、科技與數位等。
因為進一步摘錄各篇重點,篇幅拉長許多,因此從今年開始,本專欄將維持月報刊登,但改為每期推薦 4-5 篇新知,期望以此為臺灣 NGOs 開拓更大的視野。
1. 鄰里自發「做公益」,草根互助行動可能比 NGOs 更貼近真實需求
一言以蔽之:出錢、出力、出時間,做公益可以有更廣的定義和更多的想像。(資料來源)
全球性的公益付出(giving)活動倡議組織「慷慨星期二」(GivingTuesday,以下簡稱 GT),在 2021 年 8 月至 9 月進行了《2021 公益付出行為調查》,這項調查遍佈美國、加拿大、英國等 7 個國家,詢問各國 1000 位民眾有關「公益付出」的行為和想法。
GT 希望可以藉此了解大眾在「捐錢」之外的「付出」行為和「互助」(mutual aid)行動,並以此呈現除了捐錢、更廣大的「公益付出」行為。
本文整理了這項調查的初步結果,未來,GT 也預計釋出更多的資料,有興趣的人可以關注相關訊息。這份整理同時也納入 2020 年的《2020 美國公益付出調查》結果,讓大眾更進一步了解(美國)社會的互助行為和參與者的想法。
大多數時候,當說到「做公益」,可能會直覺想到捐錢給團體或當志工,但「為公眾利益付出」其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有些互助行為甚至早已存在生活中。比如鄰里合力為孤獨死的鄰居辦喪事、環島幫忙修橋修路的行善團,或只是單純在他人有困難時伸出援手。
疫情期間,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這類的公益互助行動。如 2021 年,萬華疫情爆發時期,在地社群的行動和從全國湧入的物資支援;2020-2021 的疫情嚴峻期間,馬來西亞也發起黑白旗行動。顯見公益行動的發起形式非常多元,並不限於 NGOs 的號召或行動。
GT 做的這份報告,除了向大眾介紹並鼓勵各種形式的互助行為,也希望當 NGOs 跟大眾在思考如何促進社會共好時,可以跳出既定的思維,互助行動不一定只有大型組織可以發起,也不一定都要登上國際新聞、在社群爆紅或是引發話題,每個人都可以觀察身邊的互助網絡,從中發想貼近在地文化的草根行動。
草根行動或許看起來平凡,人們甚至習以為常,但也是這些融入日常的網絡,才能織出更綿密細緻的安全網,在政府和 NGOs 看不到的地方,盡力接住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以下摘要調查發現:
(1)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公益付出偏好,有的文化偏好付出時間和物資,有的文化則偏向捐錢。文化的偏好或許與在地的社群網絡和需求有關,並無所謂的好壞優劣之分,而深入了解各地不同的公益付出偏好,將有助於更適合當地人的公益參與模式和計劃。
(2)人們會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慷慨,不論是在哪個國家或文化,很少人會只用一種方式做公益,不管是捐錢、付出時間(當志工),還是捐贈物資,人們會依據自身狀況或不同的需求,自行搭配做公益的組合。
(3)在許多國家,做公益很常發生在非官方的組織網絡之中,比如鄰里相約整理環境、組成群組定期關心社區內的弱勢家庭等。調查也發現,「付出」文化較強烈的地區,許多公益付出的行為都是來自這類非官方的互助網絡,而不是公益團體。
(4)有參與民間互助行動的人,通常具有較多的慈善公益傾向。同時,對互助行動參與者來說,民間自發的互助行動跟 NGOs 的行動所帶來的付出和影響,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5) 《2020 美國公益付出調查》顯示,有 11% 的受訪者(約 152 人)曾參與民間互助行動,參與者以年輕、居住在美國南方地區的有色人種居多。參與互助行動的受訪者曾表示,NGOs 效率不高,草根的社區互助活動能更即時反應社區的需求,且真的為社區帶來改變,這或許也是未來 NGOs 制定計畫時可以多加琢磨改善的地方。
延伸閱讀 1:【影輯】萬華現場 ①、②、③
延伸閱讀 2: 萬華培根市集:進化的在地力與社福 2.0,打造既包容又競爭的類市場
延伸閱讀 3:萬華邊緣社區再生基地「大水溝二手屋」,在這裡過渡人生、棄物重生
2. 8個實用建議,協助 NGOs 有道德的呈現他人的生命故事
一言以蔽之:分享自己的故事,其實就是邀請並允許他人進入自己的生命,請給予這些分享者應有的尊重和感謝。(資料來源)
影片有力且直接,已成為許多 NGOs 進行募款及倡議活動的宣傳工具,特別是真實故事分享、真人現身說法及貼身拍攝的類紀錄片等,有時比起文字、標語,能更強烈的向觀眾傳達各種訊息,進而達到期望(甚至更好)的募款目標。
但 NGO 工作者們,是否也曾在某個時刻閃過「我們這樣(拍攝)真的好嗎?」、「會不會變相成為一種利用?」、「讓服務對象曝光在大眾前,到底是好是壞?」、「會不會影響他們原本的生活?」
近幾年,對於運用服務者與受服務對象的影像倡議、募款的行為,國際上不斷反思,並陸續提出「有道德的說故事」(Ethical Storytelling)等概念,希望可以在影片、圖像及文字敘述的分享過程中,更重視並尊重這些願意分享的「說書者」(storyteller),包括他們的生命歷程及需求。
比如,理解並協助排解說書者公開自身故事時的忐忑徬徨,共同演練公開後可能面對的大眾眼光及公關策略,或是創造一個讓說書者感到安心的說故事場域等。
除了尊重說書者,NGOs 在製作影片還需要避免過度樣板化(tokenism)說書者(乃至加深某種刻板印象),以及救世主化(saviorism)組織的工作。這兩者很容易隱微的影響組織的文宣和影像,即使原本不是有意為之,也可能造成預期外的影響。
前者的樣板化可能在影像放送的過程中,強化關於說書者所屬社群的刻板印象,或以偏概全的以單一生命歷程代表擁有多元個體的社群;後者的救世主化,則容易將組織描繪成唯一且不可取代的問題解方,忽略了社群本身擁有的韌性、能力與可能性,某種程度也削弱了社群的自主性,降低各種計畫的成功機率與永續性。
講這麼多,到底要如何「有道德的呈現故事(並以此來募款)」呢?本文作者以自身 NGOs(募款)影片製作者的經驗,整理出 8 點實用建議,且影片、照片皆適用。以下簡單介紹幾點建議:
(1)讓對的人參與製作。「對的人」指的不是好的影像製作團隊跟公關,且也不應該由影像團隊或公關指揮整個過程,製作團隊和過程應該要納入第一線的人員,特別是與說書者本身及其社群有密切關係的人員,有他們的參與,才能找到合適的提議時機、合適的人與合適的場域。
(2)記住,故事分享是一種「合作」,絕對不要代替他人說故事。當團隊找到適合的說書者之後,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同時把說書者也納入製作過程中,而且是「全程」,包含內容的走向、拍攝方法、呈現方式,在後續剪接時也記得要將草稿(二稿、三稿、n 稿)給說書者確認,確保沒有曲解或不當呈現故事的內容。別忘了,一定要表達組織對於說書者願意分享的重視與感謝。
(3)說明影像使用的方式與場合。清楚向說書者和影片其他參與者說明影像使用的場合跟觀眾群,比如社群媒體或是募款活動,觀眾可能是讀者、路過的參與者或是贊助者等。要記住,影片參與者同意你的拍攝,不等於同意你無限制的使用他們的影像,若是影片參與者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不要忽視,盡量討論與溝通,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若牽涉到法律層面,也記得確保影片參與者獲得需要的法律協助。
(4)請支付酬勞。這不是什麼銅臭味,而是基本的尊重,尊重說書者的故事、時間與心力,若是酬勞真的有困難,至少製作過程中的交通、食宿和其他可能的合理開銷要如實核銷。
(5)製作過程中,以「人」(說書者)為中心。關注說書者的心理和身理需求,特別是需要龐大心理負擔的故事分享(比如受暴者或精神障礙者的分享),不要在製作過程中增加說書者的負擔(比如時間不夠拍快點、表情誇張點、情緒濃厚一點等這類要求),以說書者舒適且可承擔的步調進行製作。
(6)用對語言。比如文中使用的「說書者」或是常見的「參與者」(participant),使用分享者覺得舒適的名稱或是其他分享者希望被稱呼的方式。
(7)拍攝結束,也不要斷了聯繫。不管是感謝他們的分享,還是詢問回饋,關係一旦建立就不要輕易中斷它,有緣相逢共同創作,三不五時打個招呼詢問近況,還是很可以的。
(8)回顧和檢討整個製作過程,做得好就繼續保持,有待加強就持續改進,讓組織未來的影像製作過程可以更加完善。
3. 9+ 款活動點子,讓你的活動橫跨虛擬和現實世界!
一言以蔽之:實體活動的人際交流無可取代,無遠弗屆的線上活動則讓更多人參與和認識你,兩者結合效益更加倍。(資料來源)
進入第 3 年的防疫生活,許多組織可能已經對線上活動的技術和流程駕輕就熟,隨著世界各國與病毒共存且保持開放的腳步,實體活動也開始摩拳擦掌、逐一回歸。在防疫生活之下,大家也許會有一種「實體活動大反彈」的報復性參與心理。
這 2 年的線上活動經驗,也充分展現線上活動的優點和潛力,所以在實體募款活動陸續回歸的同時,國外也有不少組織進行「線上與線下雙軌並行」的活動,一方面提供無可取代的人際交流經驗,並讓許多無法到場的人在線上共襄盛舉,甚至開發出過往沒有想過的新點子!
本篇文章特別集結了 30 種線上線下混合募款活動的點子,如果你的組織也在想今年策畫不一樣的募款活動,不妨參考這篇所列出的活動形式,祝大家都能順利度過疫情,策畫一個熱鬧盡興的活動!
以下簡單介紹幾個臺灣或許適用的線上線下活動形式:
(1)烹飪課程。這個活動絕對可以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參與者有玩(?)還有得吃(只要不煮壞),還可以互相觀摩比較,看哪一邊煮得比較成功美味,但記得確定線上參加者食材都有準備好,不然蔥爆蝦只有蔥沒有蝦,就只能在螢幕的另一方看著大家吃囉。
(2)手作體驗課程。雖然一般體驗課程強調現場的手作感與氣氛,但只要備妥材料(當然還有線上活動參與的設備),在家一樣可以體驗到手作的樂趣。且開放線上參與的名額,也能讓交通時間無法配合的人順利參與活動,增加活動的觸及人數。
(3)實體購物與網購。國外常見的是慈善拍賣會,臺灣一般人熟悉的則是慈善義賣活動,這種活動以往都是以實體市集為主,但在網購如此發達的現代,其實可以同步開設網路商店,除了增加拍賣管道,也能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或知道你的活動。網路商店的架設及後續維護可能對一些組織比較困難,可以試著和電商平臺接洽活動的合作,或是使用現有的平臺如 igiving 公益網。
(4)電影觀賞會。這個一般也是實體活動為主,但既然各種線上影音平臺百花齊放,大家約好時間輸入觀賞活動代號,一起坐在家中螢幕前,不需要將手機調整為靜音,也不用戴口罩,邊享受美食邊看電影,手空下來還可以在聊天室打字、即時討論劇情,感覺也很愜意有趣啊!
(5)大地尋寶遊戲。你以為這個活動只有現場才好玩嗎?那你就錯了,線上尋寶活動只要設計得當,一樣可以很有趣,還可以跟現場參與者搭配解謎(比如,由線上參與者破網路關卡獲得密碼,再將密碼提供給現場參與者破現場關卡),甚至將遊戲謎題延伸到世界各地,連結與組織相關的議題,不僅增加遊戲挑戰性與趣味性,也能帶領參與者深入了解組織耕耘的議題。
(6)線上線下同步的扮裝派對。提供一個完美的地點,讓實體參與的人切磋彼此的扮裝技巧,同時設定直播連線,讓在遠端的熱情扮裝者有機會向現場展示裝扮,就算不到現場,也能連線共襄盛舉啊。
(7)K 歌大會。在全民仍須共同防疫的現在,線上 K 歌大會應該是個不錯的點子,讓大家有機會釋放自己的歌喉盡情高歌。在防疫解禁之後,還能舉辦線上線下同步 PK 歌喉戰讓大家一展歌喉!
(8)讀書分享會。這是一個不管線上線下都很合適的活動,讀書分享會比較靜態,需要的設備與技術門檻也比較低,缺點是線上讀書會的募款比較困難,卻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支持者活動,讓大家有相聚的機會,為後續的活動開啟合作支持的可能。
(9)社群挑戰。還記得 2014 年時,為了喚起大眾對漸凍人的認識,全球蔚為風潮的「冰桶挑戰」嗎?這就是一個成功的結合實體挑戰活動與社群媒體的活動,在社群媒體不可或缺的現代,發想一個與組織相關的實體挑戰活動,結合社群的宣傳、發起你自己的風潮。提醒大家,社群挑戰活動務必要簡單好執行(且沒有危險性),也別忘了宣傳相關的分享關鍵字(#)和自家的募款頁面喔!
4. 俄烏戰爭使全球糧價危機變本加厲,3個建議提升應對風險的韌性
一言以蔽之:全球化時代牽一髮動全身,各國除了保持冷靜勿驚慌,也須加強自身體系的韌性和彈性,才能及時應對風險與危機。(資料來源 1、資料來源 2)
持續超過 2 個月的俄烏戰爭,除了在烏克蘭各地造成慘重的傷亡,也抬升全球小麥價格與油價,相信這點臺灣也很有感,而在非洲東部非洲之角的各國感受更深。
地處東非的非洲之角,包含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和肯亞等 3 個國家,已經因為連年的乾旱,使得糧食嚴重生產不足,索馬利亞甚至連續 4 年雨季都沒有任何有效的降雨。
早在俄烏開打之前,非洲之角就因嚴重的糧食危機,極度仰賴各國進口與人道援助,作為世界主要小麥生產國的烏克蘭和俄羅斯,也是非洲之角的主要進口地,東非多國有 9 成的小麥皆來自於此。
戰爭開始之後,烏克蘭境內的小麥生產遭遇衝擊,俄羅斯的小麥與石油也因國際制裁等問題無法運出,缺少俄羅斯的石油供應使得國際油價漲幅攀升,馬上就墊高國際運輸的成本。
而原本就因戰爭漲價的小麥價格,再加上後續增加的運輸成本後,糧食進口的負擔相對提升,東非各國能進口的小麥數量因此大幅下降,就連人道救援的資金也無法應付升高的糧價,各國境內本就稀少的小麥和相關製品更加稀缺,即便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根據估計,若是今年雨季再度沒有降雨,這個地區將有 1500-2000 萬人會遭遇嚴重、甚至致命的糧食危機。
關注糧食危機的援助組織更擔心,國際的目光和金錢援助都集中在烏克蘭,排擠其他同樣急需協助的地區和資金,聯合國預計投入應對非洲之角糧食危機的 60 億美金計畫,目前僅有 3% 的資金到位,若是烏克蘭危機持續,各項援助計畫可能因為缺乏資金而直接斷炊,或無法進行有效的協助。
針對這次戰爭導致的糧食價格上漲問題,有專家也回顧了 2007-2008 年間的全球糧價上漲問題,提出 3 點建議方向,希望各國可以汲取前一次的經驗,更妥善應對這次的情況:
(1)避免祭出任何糧食出口禁令。2007-2008 年的糧價上漲,與糧食減產、生產率下降等無關,反而是各糧食生產國出於恐慌心態,下令禁止本國生產的糧食出口,導致國際糧食流通量降低,進而推高國際糧價。專家特別呼籲,各糧食生產國切勿驚慌,要確保維持可負擔的糧食價格,重點就在於「維持糧食的穩定供應」,只有供應穩定,才有機會穩定市場價格,避免市場因為恐慌搶購,而繼續推升糧食價格。
(2)支援農家、建立更完善的社會安全網。在全球化的時代,農作物生產過程中有許多的工具和肥料是仰賴全球供應鏈提供,一旦全球局勢震盪衝擊市場供應,靠天吃飯、資本不夠雄厚的中小型農家,並沒有太多抵抗力應對這樣的衝擊,這時就需要政府介入,輔導協助作物的生產過程,或是提供補助,減少農民的損失、提高生產意願。
(3)強化糧食供應鏈的韌性,並建立更完全的資料監測系統。在 2007-2008 年的全球糧價危機之後,國際便以例如農業市場資訊系統和地球觀測小組的全球農業監控,隨時掌握全球的農作物生產情形。除了國際的監控,各國也應該建立本國農作物的生產監測系統,以掌握在地的糧食供應情形,增加農作物自給率,強化本地糧食供應鏈的韌性,才能增進自身應對全球糧食市場變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