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中最接近當阿公的體驗。」3代共生的跨世代社區,讓受創兒童、孤獨長者與困難家庭自然相遇
編按:20 世紀後美國社會面對老幼議題,由社會學家構想了「跨世代」社區模式,透過提供可負擔的住所、經完善規畫的青銀共居環境,同時協助弱勢青少年與長者們,發展人際連結、提升生命品質。
本文原收錄於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中分享跨世代議題創新經驗、困難與突破,以及成功案例的「迎接跨世代時刻」專欄。本文作者們透過在美國奧勒岡州打造跨世代社區「橋草原社區」的經驗,分享跨世代社區經營指引,讓受創兒少、困難的家庭與被遺忘的長者,都獲得歸屬感。
翻譯/賴慧玲
在美國,每天有將近 40 萬名兒童受到寄養安置,與親生父母以外的寄養人一同生活、接受照顧。其中許多兒童都曾在原本的家庭(原生家庭)遭受虐待、忽視,以及其他嚴重的心理創傷,有些兒童在被寄養後更面臨頻繁更換寄養家庭、搬家或與兄弟姐妹分離,使創傷加劇。
寄養的目標普遍是希望孩子能回歸原生家庭,或找到「永久家庭」,包括在原生家庭功能重建後,與親生父母團聚,或透過收養、指定監護權、親屬照顧等,讓孩子穩定生活。但有約 7 萬名孩子無法得償所願。
親生父母可能離世、入獄、身體狀況不好,或是依然會對小孩造成危害,此時祖父母、家族裡的長輩或其他親戚,雖然常會被臨時託付成為養父母或監護人,但許多親人並沒有適當的住所環境和足夠的情感支持來照顧身心受創的寄養兒童。如果他們沒有另一半共同分擔照護工作,挑戰更是大到令人難以招架。
與此同時,美國有越來越多年長者面臨經濟和住房問題。鰥寡孤獨的生活,使這些長者與社會隔絕、缺乏人生目標,沒有親友住在附近,也沒有人能夠協助他們生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幫助他們重燃對生命的熱忱。
受創兒童、被遺忘的長者、困難的家庭,跨世代社區的支持網絡
雖然寄養兒童、養父母和年長者所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更難在短時間內解決,但如果能在一個經過妥善規畫、融合不同世代群體的社區裡共同生活,則可能幫助我們同時面對這些挑戰。
社會學教授布蘭達・克勞斯・埃哈特 (Brenda Krause Eheart)構想了第一個幫助寄養兒童融入永久家庭的「跨世代社區」。她的想法是,讓面對類似挑戰的家庭齊聚在一起,互相分享資源和經驗。跨世代社區的成員也包含生活在社會角落、需要關懷的長者們,讓長者在群體生活的同時,也能夠貢獻自己的時間、技能或照顧服務支持這些家庭。
例如,我們 2011 年在奧勒岡州打造的橋草原社區,目標便是以「社區照護」取代政府提供的「社會服務」。橋草原社區至今在波特蘭經營了 2 個住宅社區,共服務 135 名住戶,包括 50 名孩童、20 位養父母,以及 65 名長者,並預計在今年開設第 3 個社區。這些住戶包括由奧勒岡州人力服務部 引薦的寄養家庭,以及透過口耳相傳加入的長者。
橋草原社區提供許多在地服務,同時協助居民建立起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由社工提供協助、訓練、創傷諮詢等服務,目標是幫助寄養孩童們走出傷痛;並藉由讓居民一同參與藝術創作等不同主題的課程、每週 1 次的社區共享晚餐、社區花園種植蔬果等活動,讓青銀與老幼居民們可以相聚、互動,藉此強化彼此間的聯繫。
橋草原社區計畫的資金來源,包含與政府簽訂的合約、房地產開發費用、租金收入,以及來自基金會、個人或企業捐款的共同資助,至今已為 3 個世代的住戶帶來生活轉變。社區內 9 成的兒童能與兄弟姊妹們在新家庭中穩定安置,且大部分能規律就學;8 成的青少年表示,他們面對挑戰的能力和韌性有所提升。
每個在橋草原社區中找到永久家庭的孩子,每年可為政府省下 43.9 萬美元(約 1224 萬新臺幣)的寄養照顧費。同時,約有 85% 的養父母表示,社區生活能幫助他們學習,以更適切的方式照顧曾歷經創傷的孩子;80% 的年長居民也透過在社區建立跨世代的人際關係,找回生命的意義和目的。
跨世代共居指引:入住規畫、空間設計、建立信任、情感連結、擁抱差異
過去 10 年間,我們在建立跨世代社區的路上,累積不少經驗,整理提出以下見解,希望能幫助其他致力為孩子、養父母與長者們,提供永久家庭和社區支持的人。
1. 明確的入住規畫,溝通彼此的期待
有時候,新遷入社區的住戶(如剛搬進社區的寄養父母)會很期待能立即與其他住戶建立密切的關係、能立即在社區裡獲得可靠的支持。因此,在無法立即建立關係時會感到困惑、憤怒和挫折,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然而,建立關係本來就需要付出時間,例如先安頓、幫助孩子適應新學校,甚至摸索未來參與社區活動的程度與界限。因此,在一開始就需要向新住戶強調,人際關係是需要花時間發展的,並且應讓有意願加入社區的準住戶,先與社區工作人員、現有居民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提供相關說明文件。在決定是否入住前,一起討論彼此對社區生活的期待。
為協助新住戶融入社區生活,社區也會提供線上或實體面談服務,入住之後,亦持續保持對話。同時,也會製作一份完整的入住手冊,作為之後新住戶的指引。
2. 善用建築與空間設計,創造自然交流的機會
理想上,跨世代社區的設計,可以促進人際交流,又同時為各家庭與長者們保留足夠的隱私空間。好的設計來自於對細節的留意,包括人行道交會的位置、窗戶所在的方位、公共聚會空間的位置及大小等。完善的設計能減少社會孤立,協助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安全感。
例如,在橋草原社區中,每個家庭與長者都有自己專屬的聯排房舍或公寓,而這個住所會連結到一個共享的內部庭院,裡面種滿了樹木、植物,和草坪。屋內的窗戶大部分面向這個中庭,讓大人們方便看顧在庭院中玩耍的孩子;連排的房舍還設有後廊,讓人們可以於此聚集、交流。
此外,社區的公共建築還設有多個小型室內空間,可作為閱讀場所或和孩子們一起做作業的地方;還有一個有窗戶環繞、充滿自然光線的社區大廳,可作為慶祝活動、社區共餐、共學課程、紀念活動等聚會的場地。
3. 用人際間的 3C 取代數位 3C,教孩子認識愛
寄養兒童需要大人們悉心投入照顧(commitment),有穩定的家庭、鄰里與校園環境(consistency),與原生家庭或寄養家庭有密切的連結(connection),才能成長茁壯。這3 個「 C」能為他們創造歸屬感、被接納感與安全感,感受到自己備受疼愛。
例如橋草原社區的住戶艾倫(Ellen),她收養 2 個當時分別 4 歲與 5 歲的姪子,姪子們都是早產兒、有學習障礙,且時常哭鬧發脾氣,對全家人來說,每天早上醒來後都是一場折磨。
艾倫平日有全職工作,在她與社區裡一位 70 多歲的獨居女士蘿絲(Rosie)成為朋友後,蘿絲就開始到艾倫家幫忙做早餐、念書給孩子們聽,並在放學後教他們游泳。蘿絲對這 2 位小男孩投入的情感連結、每日提供的生活照料,不只幫助他們在未來能與他人建立信任關係,同時也幫助艾倫成為一位更稱職的母親。
4. 幫助彼此找到連結,成為陪伴的橋樑
大多數的分齡式住宅、教育體系、休閒和工作環境,都不易建立跨世代相互連結的紐帶。橋草原社區沒有分配特定的活動或任務給長者們,但是仍然鼓勵他們參加社區聚會(像是每週居民共享晚餐的「歡樂時光」,或是陪伴孩子們在社區菜園種植蔬果)。
在這些非正式聚會中,我們會藉由觀察居民們的興趣與特點,將長者介紹給擁有相似興趣、人生觀,應能相處得宜的寄養父母與孩子。例如,年過 70 的馬丁(Martin)2 年前搬入社區後,在一次晚餐活動中遇到 7 歲的露娜(Luna)和她的養母。晚餐過後,露娜的母親忙著清理社區大廳,露娜便邀請馬丁陪她一起幫插圖上色。
友情的種子便在兩人之間萌芽,馬丁開始花時間陪伴露娜。露娜胎兒時期曾從母親的子宮接觸到毒品,引發神經系統問題和學習障礙,馬丁也會協助她做作業、帶她到公園玩,將她視為家人。「這是我人生中最接近當阿公的體驗。」馬丁說。
5. 正面看待衝突,認真擁抱差異
跨世代社區的居民,通常比一般社區的居民更「多元」。部分原因是,在美國兒童福利系統中,有超高比例的寄養兒童屬於有色人種。多元性高能讓不同種族、性別、性傾向、政治立場和地域背景的人們互相建立關係,但要達到真正的多元共存,有時仍需克服衝突。
在橋草原社區,我們試圖創造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機會讓居民互相交流、跨越差異並認識彼此。當衝突發生時,臨床社工師會提供指引和支援,來促進彼此的理解與和解。
例如 2020 年,當時 2 位年輕女孩在社區藝廊中展示她們所創作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海報,卻被一位不同意此訴求的長者拆了下來。
社區中其他的年長住戶們,私底下與這位長者討論,最終讓他把海報掛回去。與此同時,社區臨床工作者和女孩的父母們,也一起協助安撫她們,並協助居民舉辦正式的討論會,幫助彼此修復關係。目前,居民們仍持續就種族平等議題進行討論。
高齡化與社福資源供不應求,跨世代社區值得擴大發展
如今在美國,跨世代社區的數量仍遠遠低於寄養照護的需求。因為每個社區能服務的人數有限── 在我們的經驗中,社區最適宜的規模約是 100 至 125 名住戶。同時,要建構、營運一個跨世代社區,也需要時間與專業知識的積累,包括房地產開發的知識、建立在地社會服務所需的各種專業能力等。
此外,我們也需要多花費精力維繫與政府的關係。寄養照顧和關懷長者的社會服務通常由不同的官方管道受理,住宅和社會服務的補助項目也往往分散在不同單位,必須花時間進行統合。
儘管面對這些挑戰,跨世代社區的模式仍然有擴大的潛力。包括橋草原社區在內,跨世代社區正勇於創新、摸索能擴大並應用到全國各地的方式。
延伸閱讀:
1. 預防失能必須超前部署!在宅安老的社區共生,打造無障礙全齡社會
2. 林立青專欄/方荷生最強里長之路(上):老少幼共餐共讀,社區圖書室每月借閱量高達 5000 冊
3. 萬華邊緣社區再生基地「大水溝二手屋」,在這裡過渡人生、棄物重生
4. 社區設計師的使命:在人與人之間,設計出強度恰到好處的「舒適連結」/山崎亮《社區設計的時代》
5. 【看見孩子 4】集社區之力保護孩子,培養正確積極的公眾意識
撰文/橋草原社區執行長舒伯特(Derenda Schubert)、臨床社工師 & 副主任莫斯里(Renee Moseley)、通訊主管麥格努遜(Lindsay Magnuson )、研究與評估專員費爾德曼(Sarah Feldman )
原文:It Takes a Multigenerational Village to Raise Foster Kids(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