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8 縣市兒少機構苦等不到疫苗,高風險群體照顧卻被跳過施打順位
兒少安置機構和長照機構同樣屬於集體生活、出入人員眾多的高風險照顧現場,因此早已共同被列入新冠疫苗公費施打順序第 5 類,但全臺有 8 個縣市,如安置機構數量密集的桃園,不僅尚未完成施打,還逕自跳過、直接開放到 6 類。
根據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下稱安置盟)統計,設有私立兒少安置機構的縣市中,目前已有 10 個縣市完成施打,仍有 8 個縣市未有任何動作,如新北多數兒少安置機構都沒有接種,有部分接種的也僅能等待剩餘的疫苗;南投縣則在第 5 類尚未完成時,已經施打到第 6 類。
根據安置盟指出,各縣市未施打的原因不一,有的聲稱未收到中央施打名冊、有的說不清楚兒少機構屬於第 5 類別等,顯示出中央與地方,以及各級縣市府內的行政作業分歧與嚴重資訊落差。
安置盟理事長吳小萍解釋,兒少安置機構有如長照機構,有著「不得不群聚」的感染風險,雖然兒少的體質不如長輩脆弱,但兒少的特性是活動力強、正值叛逆期較不受控,加上目前法規仍規定 18 歲以下的兒少不能接種疫苗,因此機構中的社工、生輔員等照顧工作者是僅剩且必須要群體免疫的對象,才能有效圍堵疫情。
地方各行其事、資訊落差大
根據安置盟統計,目前未完成施打的縣市包括疫情熱區的新北市、桃園市和苗栗縣,以及新竹縣、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東縣,占全臺私立機構數的 39%,所安置的兒少人數占 42%。
為何兒少機構不在許多縣市的施打計畫內?吳小萍說,機構常收到的地方政府回覆是「類別歸屬」與「造冊問題」。例如新北市衛生局回覆,因兒少機構不屬於住宿式長照機構,不被認列為第 5 類別。
然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6 月 1 號已發函文清楚指出,住宿式長照機構除了長期照顧機構(機構住宿式及團體家屋)與老人福利機構,還包含「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以及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一般護理之家、精神護理之家、康復之家及榮譽國民之家等。
南投陳綢兒少家園主任徐瑜表示,安置盟認同年長者具有較高的風險,但也指出,目前很多縣市已經開始施打更後面順位的社福中心社工、委外方案社工或保護性社工,卻忽略第 5 類的安置機構社工與照顧者,不確定具體原因為何。
徐瑜也回應造冊問題,指出南投縣衛生局在 6 月 21 日機構詢問施打順位時聲稱,因為沒有收到中央提供的兒少機構施打名冊,無法將其納入疫苗接種名單。但衛福部社家署早在 5 月 5 日便發函文給地方政府,請求轉知在地兒少機構確認工作人員個資,使社家署能於 5 月中旬進行造冊。
「若中央沒有提供造冊資料,那應該是各地方政府都沒有收到,怎麼會有些縣市已經施打完畢,有些縣市還沒呢?」徐瑜質疑。吳小萍亦指出,各縣市衛生局的施打作業不公開,社會局也無力居中協調。
安置盟期待各縣市政府即使還沒拿到疫苗資訊,也可先說明轄內社福機構的順序並公告,避免資訊混亂、造成焦慮。此外,部分縣市的 75 歲長者施打率較低,或許可讓順位較前面但尚未施打的兒少安置機構先行接種。
桃園市同樣是尚未施打兒少機構的縣市,不僅轄內兒少機構數量眾多,更是疫情熱區,卻從 6/15 預定施打第 5 類開始至今,沒有任何一間兒少機構得到疫苗接種。
多多益善致電桃園市衛生局疾管科,得到的回覆是「目前第 5 類僅部分開放,第 6 類全部開放。尚未開放的『部分第 5 類』,預計能於 7 月 1 日和新一批擴大接種的對象(第 7 類、第 8 類)一同接種。」
桃市無法回覆遲未開打、被跳過的諸多兒少機構順位能否優先於後面的第 7 與第 8 類,也無法確保名額足夠、一定能夠預約得到,只說「詳細規畫都還在研擬中。」被問及「桃園市為何未按照順序接種?有什麼考量嗎?」僅回覆:「我只能說,我們都是根據指揮中心的指示執行。」
桃園市議員楊家俍表示,兒少機構確實被列為第 5 類,應該要優先安排,除此之外,更建議預約與施打作業可為機構安排特別場,做出「批次、定時、有效率」的安排,以免像先前傳出的居服員案例,雖然被列為優先排序,卻預約不到名額的窘境。
疫苗之外的備援與紓困方案
各安置機構除了積極洽詢地方社政、衛政與中央單位,尋求接種疫苗的機會,謹慎防堵任何染疫風險,更及早思考,萬一群聚感染,服務該如何持續?然而,目前僅雙北市有訂定人力備援計畫,其他縣市均未準備,讓工作人員無所適從。
安置盟呼籲,政府應先行盤點可單人隔離的空間,若機構有人確診且無隔離空間時,可由政府安排前往防疫旅館,並全額補助費用。
此外,三級警戒期間,兒少機構的日常照顧工作已遭逢巨大挑戰,在許多家庭面臨生計與育兒的雙重壓力下,各機構更擔憂家暴案增加。除了不確定是否有承接新個案的量能,更要兼顧兒少停課後長時間待在機構與遠距學習的需求,讓原先緊繃的照顧人力吃不消。
不同於其他許多服務鋭減的團體還可被納入紓困方案,安置盟呼籲,政府應提供兒少遠距學習必須的數位設備、工作人員額外的防疫津貼與保險,以補足機構工作量大增的支出。
在家暴案方面,疫情期間出於更高的生活壓力,根據衛福部統計,2020 年的兒虐通報達到 83,108 件,較去年成長 12%,創歷年新高,其中有 4 成通報來自學校。
今年若單以新北市來看,1 至 4 月兒虐通報亦持續增加,雖然 5 月的通報數字持平,然而因全臺 5/19 便已停課,安置盟擔心背後還有許多看不見的黑數,使得家暴案在停課後更不容易被發現。
雪上加霜的是,為避免社區傳染風險,指揮中心已要求各安置機構盡可能暫停收容社區個案,若非不得已,則需先安排進入「緊急短期」安置機構自費檢驗後,再分配入住獨立空間或單人房,進行 14 天的隔離。
然而,全國目前的緊急短期安置機構僅約 11 間左右,且人力皆非常吃緊,幾乎不可能如中央所指示,有專責人員做隔離。安置盟呼籲,政府應訂定收案服務指引,因應家暴案件增加、回應可能攀升的安置需求,避免危急兒少的生命健康及安全。
延伸了解兒少安置:
1.【抗疫群象-兒少機構篇(上)】徐瑜/從橫跨 12 校的分流接送,到 20 個孩子一起停課不停學
2.【抗疫群象-兒少機構篇(下)】徐瑜/「媽媽在照顧別人的小孩」,家庭與家園如何兩全?
3. 衛福部帶頭罔顧兒童權益(上):以「補助」之名合理化「超低價委託」,嚴重損及未來世代身心健康
4. 衛福部帶頭罔顧兒童權益(下):中央自辦全臺最大型安置機構,卻要求民間減收、讓身心障礙孩子無處可去
首頁主圖/安置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