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寂寞芳心:長途通勤的離散生活,社交貧血危及身心健康/《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

編按:我們該如何追尋更舒適、更宜居的生活?時報出版 2016 年出版《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長期浸濡於都市規畫領域的作者查爾斯‧蒙哥馬利(Charles Montgomery)以一個個實際案例分析現代都市規畫的利弊── 到底這些設計是為了讓人生活得更舒適,還是讓人誤以為想追求好的生活,就非得遠離都市,將人推往更遠的距離之外?

本篇摘自本書第 3 章〈(崩壞的)社會現場〉,作者一步步分析現代都市何以「越來越進步,人卻越來越疏離」,並闡釋社會疏離帶來的傷害,直言幸福城市不可忽略人與人的連結。

撰文/查爾斯‧蒙哥馬利(Charles Montgomery)
翻譯/ 鄭煥昇

「沒辦法在社會中生存,或因為自給自足而沒必要在社會中打滾的,只有 2 種人── 野人或神人。」亞里斯多德,《政治學》(Politics)

就在 2008 年金融海嘯來襲前夕,一群來自義大利的經濟學家在義大利政治學家史提芬諾‧巴托里尼(Stefano Bartolini)的帶領下,嘗試解開美國人「所得增加、但幸福感停滯」的落差之謎,而他們為此用上了統計學中的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這群義籍學者嘗試把模型中各種經濟與社會資料的不同成分抽掉,結果發現拉低主觀的幸福感、而且用再多錢也補不回來的唯一因素,沒有別的,正是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存量的下滑。而所謂的社會資本,指的就是讓我們能與外界維持連結的社交網路與各式互動。比起惡名昭彰的貧富差距,社會資本的減少其實更具腐蝕性。

社交網絡如果健康,看起來就會像老樹的團根。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位於團根的中央,而細根則以不同的強度與密度向四方往其他熟人延伸。大部分人的人際網絡會朝內收縮,一方面「拱衛」自己,一方面繞著配偶、伴侶、雙親與子嗣,纏得一天比一天緊密。這些是我們最看重的人際關係,但只要種過樹的人就懂,團根收縮得太小,颱風一來就很容易倒。

Photo by Marek Okon on Unsplash

社區疏離:比噪音、汙染、擁擠更嚴重的環境風險

早在 2000 年,社會學家羅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就警告過,人類社會中這些利害關係沒那麼強的人際關係網已衰退了幾十年之久,而且煞車一直都修不好,以至於現代人愈來愈獨來獨往。

回頭看 1985 年,典型的美國人自承,身邊大約有 3 個人是可以掏心掏肺的對象。到了 2004 年,這人數減到了 2 個。聽起來好像還好?但有近半的受訪者說自己完全沒人,或只有一個人可以吐露心聲。如果考慮到這調查還涵蓋了受訪者最直接的血親,我們就可以認知到社會連結衰退的幅度有多深

其他的一些調查也顯示,人類跟鄰里和社區的關聯正在流失。比起幾十年前,現在的我們比較無法說自己相信旁人或體制、比較不會邀請朋友來家裡吃晚飯,也比較不參加社交或志工組織。

事實上,就算是家人間的關係,也不比從前。2004 年,只有不到 3 成的美國家庭每天一起吃晚餐,而將近 1/4 的家庭,一星期在晚餐餐桌前見到彼此不滿 4 次。隨著都市範圍向外蔓延,這樣的問題也不斷擴散。一整個星期都一起用餐的加拿大家庭不到半數,而 2010 年的研究發現,2/3 的英國兒童渴望回復家人共食的傳統(此時,有 1/10 的家庭完全不一起吃飯)。

此外,在韓國,社會孤立的比率飆得有多高,該國的自殺率就飆得有多高。這一切的一切都有個共同的幫兇,就是「都會離散」,這點容我稍後解釋。此刻我想先說明上述的現象何以構成幸福的一場災難。

每個人都難免覺得某些人很難相處,但這都比不上身處「社交沙漠」對心理健康的殺傷力。針對瑞士各城市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包含思覺失調在內的心理疾病,好發於社會網絡稀薄的鄰里。社交孤立有可能正是都市生活最可怕的環境風險── 什麼噪音啦、汙染啦,甚至擁擠啦,相較起來真的還好而已。

豐足的人際連結可以強身護體、減少心理疾病

我們跟家人或社區的關係愈緊密,感冒、心臟病發、中風、癌症與憂鬱症就愈不會找上門。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的在地友誼是經濟不景氣時最好的洩壓閥── 事實上,社會學家發現,如果成年人能擁有這樣的友情,他們的孩子會比較感覺不到爸媽的壓力。有人際連結護身,我們夜裡會睡得比較好,面對逆境會更有戰鬥力,人生的旅程會比較長,主觀的情緒也會比較穩定。

美國社會的支持網之所以一縮再縮,成因很多。別的先不說,婚姻關係不若以往長久、工時長、常搬家(包括金融風暴時期,大批屋主被銀行掃地出門)都是幫兇,但這樣的「社交貧血」(social decit)很顯然也與都市形貌存在緊密的關聯。

Photo by Ben Allan on Unsplash

瑞典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每天通勤只要超過 45 分鐘,離婚機率就會提高 40%。住在功能性單一,沒車就寸步難行,且位於都會區中心以外的社區,會讓人變得不容易相信人,這點跟住在可倚賴步行、住商混合、公共服務與職場都唾手可及的地域一比,落差就非常明顯。

住得遠的人比較沒辦法認識鄰居,比較不會參與各類社團,甚至比較不會插手政治。這些人不會參與請願,不會在造勢現場現身,也不太會是政黨或社會請願團體的成員。另外,跟在地連結性強的居民比起來,都會擴張地區的民眾常不知道他們所屬區域的參議員姓啥名誰。

這點很重要,不僅是因為參與政治是公民的責任,也不只是因為這可以為幸福加分(我沒有唬爛,對關係到自身的決定有參與感,確實會讓人感覺快樂),而是因為都市一天比一天更需要我們站出來與人交流

在以社會資本的價值說服完世界幾年後,社會學家羅伯特‧普特南「生」出了證據,證明了在主要城市中,愈來愈明顯的族群複雜性正導致社會信任度低下。這是很令人難過,也很危險的一個現況,因為信任是城市發展與興盛的基石

社會學家羅伯特‧普特南。圖/Robert D. Putnam 官網

現代化的都會型城市,需要我們用超越家庭或部族的層次來思考事情,需要我們相信長相、穿著與行為和我們南轅北轍的人會公平對待我們,需要我們尊重與承諾,需要我們在關心自身福祉的同時也顧及別人的利益。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 城市需要我們為了公眾利益而有所犧牲。共同的問題像汙染與氣候變遷等議題,需要所有人攜手共同解決,說到底,文明不是一人能夠完成的功業。

滿地寂寞芳心,長期通勤的離散生活

不可否認的是,離散城市已經影響到了我們與人交會錯身的方式和速率。離散的生活會讓我們走不到每天都要去的地方,進而壓縮掉人生中的邂逅與良緣。

從這種觀點出發,不管你需要什麼東西,只要這玩意兒比冰棒更大一點點,你就得繫上安全帶,開車到別的市鎮去買,而這也是所有鄰居的選擇。這種動輒以公里起跳的移動方式,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社交地景(social landscape)

也就是說,巷尾那位在為草坪澆水的先生,對於要開近 13 公里到市區商場補貨的人來說,只是個「秒不見」的模糊身影。在大得像山洞一樣的市區商場裡頭,買東西的人或許會跟另一個人點點頭,但他們這輩子應該只會見這麼一次。

如此一來,一個人的人際網絡廣不到哪裡去,頂多就在他的社交核心打轉而已── 就像一棵樹養在盆子裡,你覺得它能長多高呢?

仔細觀察這些調查結果,我們會發現,離散的生活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全面性、系統性的改變我們的人際關係。決定我們社交地景的 2 大因素,是社區位於都會區的什麼位置,以及居民每天要為了生活移動多遠的距離

如果得花愈多時間在通勤上,我們就愈不可能參與團隊性質的體育活動、愈不可能跟朋友喝咖啡聊是非,愈不可能去慶典遊行現場湊熱鬧,也愈不可能參與外界的社團。

事實上,遠距生活的效應之強,2001 年一項針對波士頓與亞特蘭大所進行的研究顯示,社區或鄰里的社交連結會預先反映在「有多少居民需要開車過日子」的統計數字上,愈多人需要開車上班,就愈少人會成為彼此的朋友。

你可能會說:我們很多人都有一堆朋友啊,機動性讓我們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就像城際高速公路,讓我們能穿越都會中心去上班一樣。這是真的,但距離會拉高每一次聯絡感情的成本,這成本是油錢、是你拿來開車的時間,是你之後恢復元氣需要的時間。而長途通勤也會改變我們友誼網絡的地理分布,進而改變我們能從友誼當中獲得的好處。

2009 年一項針對瑞士通勤者所做的研究,可以支持這個論點。在瑞士,許多人開車到國際性都市上班,如日內瓦與蘇黎世,而研究結果毫無意外的顯示,長途通勤會對人的社交網路產生離散效果:通勤的距離與時間愈長,人的朋友圈範圍就愈大,意思是朋友間會住得比較遠,就像蜘蛛網往各個方向被拉長一樣。

Photo by Lê Tân on Unsplash

幸福感與社交休閒時間大有關聯

人與人距離變遠有一個影響:長途通勤者會比較不容易交上朋友,他們彼此往往是「有著共同朋友的陌生人」,而這代表著通勤者要面對面聯絡感情,仍得各個擊破,沒辦法一網打盡,通勤者的資源消耗因此會比較嚴峻。所以說,即便通勤者的朋友數量看起來不少,他們還是沒辦法得到應有的情感支持。

聯絡感情的當面社交時間有那麼重要嗎?2008 年一份由蓋洛普組織與「健康之道」(Healthways)共同主持的研究,發現幸福程度與休閒時間有直接關聯。美國人雖十分強調獨立與隱私,但研究顯示,花費愈多時間與家人、朋友泡在一起的人,其主觀幸福與愉悅程度愈高,壓力與焦慮也會比較少。

跟喜歡的人混在一起是好事,不值得大驚小怪,值得大驚小怪的是我們對社交行為的胃容量有多大。蓋洛普民調顯示,幸福曲線要到每天社交的第 6 個或第 7 個小時後才會持平。然而,超過 3/4 的美國通勤者卻都獨自開車上班。到了 2000 年代中期,歷經了半世紀的巨額公路投資與都會路網拓展後,美國人的通勤時數甚至已經超過了他們度假的時間。

每日社交時數要到 7-8 小時後,幸福感才會進入穩定高原期。繪圖/Scott Keck, with data from Gallup-Healthways Happiness-Stress Index, Copyright 2010 Gallup, Inc. With permission from Eric Nielsen/Gallup-Healthways.

延伸閱讀:
1. 萬華邊緣社區再生基地「大水溝二手屋」,在這裡過渡人生、棄物重生
2. 林立青推薦序:社工筆下全然不同的城市,與活生生的人們/《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3. Right Plus 專題【好好玩】整個城市都是我的遊戲場!
4. Right Plus 專題【貧窮人的臺北】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