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怪的家人,不一定是病人/精神疾病照顧問答
編按:伊甸基金會的活泉之家,在 2015 年成立了「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秉持「以家人陪伴家人,由照顧者接聽照顧者」理念,由一群資深照顧者接聽電話,提供家屬討論與抒發空間,是民間少數專為精神疾病親友設立的支持專線。
本文為接線小組家屬們整理出的問答集〈照顧者 Q&A〉系列之一,以照顧者視角分享家屬面對親友的異常言行時,該如何應對。
撰文/謝宜恩、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接線小組家屬夥伴
「我兒子資管系畢業,當兵退伍後到現在已經過了 10 年,一開始還有在工作,但都做不到半年。他都說別人刻意跟他作對、刁難自己、在背後說他壞話、主管會弄他,他才做不下去。現在每次問他要不要工作,他都說要,但其實他從 26 歲之後就沒賺過錢了,都在家啃老本,這樣我到底要怎麼辦?」
當我們身邊的人開始出現一些「不合常理」、「不尋常」的狀態時,作為一個人,我們都會有自己的理解方式。我們可以先想想,如何思考這件事。
以這個故事為例,媽媽是怎麼想兒子都不工作、別人都在針對自己的呢?是不是覺得是中邪(煞到),要帶去宮廟收驚喝符水;還是他從小脾氣就壞,跟人處的不好;或他就是懶惰,不願意負責任,想要媽媽養他;抑或者是孩子是生病了,需要有人協助?
家人的「異常」,到底是病還是個性?
我們的家屬夥伴們,在自己陪病歷程和接觸其他家庭的經驗之中,也總是來來回回的在思考,什麼是病?什麼是這個人的個性?
我們以這個故事為例,整理出一些我們覺得可以拿來思考的面向,與大家分享。
1. 從人際關係思考,觀察家人遇到困難如何採取行動
身為家人,認識他以來,他小時候到現在跟其他人互動的經驗如何?像是有沒有朋友會來家裡玩?會不會收到朋友的邀約?現在有沒有比較親近的朋友?當他遇到困難時會跟誰討論?
還有,他以前容不容易跟人起衝突,起衝突後會不會和好?會怎麼和好?會不會主動接近別人?
他如果本來就內向,那可能更像是個性;抑或以前人際關係很好,但經歷一些階段或事件後,有了改變,那是不是更接近病?又或者,他曾經相信人性本善,但受過傷後,便開始對這個世界產生敵意,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判斷。
2. 從過往的相似經驗思考,更了解家人的狀態
在這之前,他的工作經驗如何?是嘗試 1、2 份工作就如此,還是試了好幾十份工作後,還是覺得自己被刁難?是不是在職場或其他地方,曾經有過被錯待的經驗?例如同學霸凌、職場排擠、被過度要求卻沒有正向回饋等。
其實,很多人在職場之中也曾遭遇這些困難,只是每個人因應的方法會因為個性、際遇跟經驗而有所不同。他會不會不僅僅是病,甚至不僅僅是個人的處境,而是整體社會環境產生的困難?
我們可以思考的是,如果他曾有被錯待的經驗,或是生命歷程中,曾遭遇重要他人的離開,他如何回應這些壓力?如果他的反應相對沒有彈性、無灰色地帶,可能更近似病;但倘若在不同情境中,他有不同處理方式的話,可能更接近個性。這並沒有一定,然而多多了解,可以幫助我們知道他的狀態。
即使真的是「病」,真的是「症狀」、「妄想」,也大多其來有自,我們花費更多心思了解他,才能一起討論這些「覺得被刁難的經驗」是「想像」的還是「事實」。
如果他真的就是運氣這麼差,總是遇到刁鑽的上司,而對職場心灰意冷,此時藥物會有幫助嗎?如果他是因為自己適應不良,不太知道如何在職場上與人相處,會不會是因為自信心不足、不知道職場文化的運作模式?我們是不是可以進一步討論如何更貼近現實呢?
3. 更詳細的釐清與討論
陪他更詳細的討論,例如他感受到不舒服的頻率,並協助他區分狀況,像是哪些狀況會讓他覺得受到刁難,哪種狀況是被說壞話,哪些人特別容易惹怒他、讓他害怕等,陪他釐清後,一起面對這個令人不舒服的情境,也能回頭幫助我們更靠近他的世界。
4. 家族史以及家庭互動
疾病的影響因素相當多重且複雜,但仍有些家庭理論可以作為參考:例如回想家裡有沒有人有類似的狀況或是疾病經驗,依照「壓力素質說」,有相關體質的人,生病機率可能會比一般人稍高;或是說,生病的人的症狀,其實可能反映出家庭關係的困難;也有可能我們覺得奇怪的家人,在與其他人互動時並不如此。
家族的疾病史,可能也會協助換位思考,判斷他可能是生病或起因於個性。
為什麼我們這麼擔心?時時檢視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不論是不是病,在這樣的處境中,面對親近的人如此,我們可能會產生許多情緒,也許是害怕、生氣、無助、困惑,且這些情緒層層疊疊。
在這些複雜的狀態中,我們往往容易用自己最習慣的方式思考:如果是有信仰的人,可能就會將家人先帶去宮廟;如果對精神科有所認知,可能會覺得家人必須吃藥治病。
然而,面對這樣的家人,我們或許其實有更多選項。可以先停下來想想看,我們的這些情緒,是不是來自什麼樣的期待或想法。
1. 回看自己、與自己對話,釐清自己對家人的期待
以文章開頭的故事為例,媽媽說兒子在「啃老本」,那媽媽又是如何看待孩子不工作這件事呢?媽媽擔心的是,他在長輩離世後沒辦法照顧自己?還是覺得男孩子怎麼可以沒有收入?或是希望孩子能有生活重心?
我們對於家人不工作,有沒有過其他的討論路徑?例如認為應該學以致用,繼續朝所學的方向尋找工作;還是我們可以接受,在尊重當事人的意願之下,一起去調整期待,也許從兼職、打工開始?我們會期待他月薪至少要 4 萬嗎?媽媽與家人們對於兒子的這個狀態是怎麼想的呢?
2. 從不同視角看待家人的「異常」
一個家,或是一個人的社群網絡,通常不僅一個人。其他人是怎麼看待這個狀態的呢?
妹妹可能覺得哥哥很懶惰,媽媽寵壞他;爸爸可能覺得哥哥小時候並非如此,應該是生病了;弟弟可能覺得哥哥有他的苦衷,畢竟哥哥有過很多不好的經驗;叔叔可能覺得雖然這孩子沒工作,但很有禮貌⋯⋯
家人或親友之間的理解也許不一致,但如果能透過討論,了解更多不同的思考視角,豐富彼此的理解,也許更能協助彼此。
在自己、當事人,以及其他關係中,我們可能對同一件事有著各式各樣的解讀,回頭聽見不同的觀點後,我們才有機會核對此刻的擔心。
3. 看見困難,也看見當事人的主體性
當事人自己又是怎麼想的呢?很多時候,我們會優先看見「困難」,像是案例中的兒子說他被針對、不想工作,但他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想望呢?
他對於自己生命跟未來的想像是什麼?會不會其實很希望自己有收入,或是其實想要建立人際關係、與他人交往,還是他期待能獨立、不用被管?
而這些想像,我們能不能陪他一起想辦法到達?這可能無關乎疾病,而是關乎生活。
放下先入為主的成見,理解正在受苦的家人
最後,我們並不是要在此做出診斷,只是希望在慌亂的情境中,幫助家屬有所依循的去思考。此外,這篇文章的重點也著重於「不要太快預設立場」(例如:他就是生病了)。精神健康教育很重要,知道自己或身邊的人需不需要協助也很重要,但我們也必須避免總是以病理化的角度思考,「怪」不見得就等於「病」。
我們之所以會想要認定這是病,是因為想要治癒和改變,覺得有了疾病的診斷跟標籤,才能獲得相對應的資源跟協助。經過思考後, 如果覺得可能是病,我們就去看醫生;如果覺得是「卡到陰」,也會想要朝民俗醫療的途徑試試看。
我們可以用我們想要的方式去試看看解決問題,但在試誤的過程中,也要記得修正,並且幫自己設定一個停損點。
《正午惡魔:憂鬱症的全面圖像》一書的作者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曾提到,憂鬱症可區分為「向度」與「類別」2 種模式,前者以「連續性光譜」的方式看待憂鬱症,後者可能認為怪就是一種疾病。
我們面對這些狀況,都會相當著急,因為我們在乎、所以慌亂。然而,我們也可以慢下來,不要急著「用唯一的方式」去理解我們的家人,畢竟無論如何,他都正在受苦。他可能生病了,但也可能只是一個人。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陪伴照顧者走過生命幽谷:
電話:02-2230-8830(來電者支付市話通話費用)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13:30-20:30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Facebook 粉絲團「瘋靡」& 部落格
延伸閱讀:
1. 一位精神病友家屬的告白:我會發病嗎?
2. 《臺鐵殺警案》每個人都有可能發病!父母精神病發 40 年、從小在社區無地自容⋯⋯偏鄉教師文國士的第一手告白
3. 「我哥一直說同事在他飯菜裡下毒,該怎麼辦?」精神疾病照顧問答
4. 貧窮人的憂鬱症:憂鬱症會跨越階級,憂鬱症治療卻無法/《正午惡魔》
5. 男性憂鬱症:自傷傷人,以暴力緩解情緒風暴/《正午惡魔》
原文〈照顧者 Q&A──是生病,還是個性?〉刊載於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部落格,Right Plus 獲授權編整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