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孟勳隨筆/悼念陳昇瑋:聰明而善良的腦袋,讓世界不一樣
編按:公益責信協會理事長余孟勳自 2018 年起全心投入公益領域,將自身財會專業發揮得淋漓盡致,成為許多社會團體重要的諮詢與交流對象。Right Plus 將其日常隨筆收錄於他的專欄中。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創辦人 & 執行長、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日前因腦出血意外入院,經搶救後不治而辭世,終年 44 歲。該消息一出,各界都相當訝異,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更哀痛表示「失去了充滿理想與熱情的執行長」。
陳昇瑋同時也是催生聰明公益資訊平臺的關鍵推手,使一站式查詢公益團體資訊一事不只是紙上談兵。本篇為現接手該平臺的公益責信協會理事長余孟勳悼念陳昇瑋文。
首圖/陳昇瑋;取自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我還記得在臺大國際會議廳,抓住空檔跟昇瑋說上幾句話。他快人快語,「平臺現在就是你的囉,全部都給你!以後就是你去傷腦筋啦!」邊笑著邊要他的助理做個見證,這個平臺以後再也跟他沒關係。
他所指的,就是「聰明公益資訊平臺」,一站式查詢公益團體的資料平臺。而這也是他除了工作於中研院、創辦人工智慧學校,以及擔任玉山金控科技長以外,少為人知的小事。
這個平臺目前維護中,做得不夠快、不夠好,完全是我的責任。
深感臺灣公益領域財務不透明,欲創設資訊平臺
2011 年,我因為小女兒即將出生,想要將幸福回饋給社會,試著尋找可以貢獻的事情。我的專長是財務和會計,所以就先從閱讀公益團體的財務資訊出發,也因此發現「財務資訊不透明」始終是公益領域的痛點。
基於商業部門的經驗、讀了許多論文、研究相關法規,決定建立類似「公開資訊觀測站」那樣的資訊平臺。這是人人都想得到,卻沒有人動手做的事情。
當時我的解決方法很陽春,就是先擬出一套會計報表格式,然後找了貓大的學弟妹工讀,用「工人智慧」把公益團體的財務報表填到 Google 試算表,再由我覆核。原本想說,如果原始資料夠多,只要再設計資訊界面就好。
這當然是很沒有效率的方法,因為太耗人力。不過這個土法煉鋼,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意義:讀過上百份財報的結果,就是我在幾年內累積很大量的理解。
這段「深度學習」經驗,因為實在很難跟白天的工作及家庭生活兼顧,大約只持續 2 年,也覺得這個資訊平臺的夢想大概很難實現。
想要獲得資料、動手分析,而後增進理解、採取行動介入,背後動力是對社會現象的好奇。
這份好奇與熱情,包括對資訊透明的價值認同,以及解析數據的技術及反思等,讓我有機會結識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科技領域朋友們。2014 年初,共同朋友介紹昇瑋和我認識,約在我公司附近吃午餐。
昇瑋一方面在做資料採勘,他好奇可不可以用更有效的方式向捐款人勸募;另一方面,他說在美國可以用評等網站 Charity Navigator 來查詢公益團體資料,為什麼臺灣做不到?那天,我跟他分享了財務報表格式五花八門、沒有強制公開、沒有有效率的方法整合資訊等問題。他說:「有沒有什麼事是技術可以處理的?如果有,就讓技術來。」
如果技術可以處理,就讓技術來
那次碰面之後,他邀請我到第一屆資料科學愛好者年會演講。那是我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踏進中研院,而且還是上百人的場合,擔任壓軸的講者。
我原本擔心自己做的根本不是大數據,可能沒什麼吸引力。他卻說,小數據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有意義的決策是不是一定需要大數據。而且,他很堅持一定要擺一個具有社會性的題目在最後。
到現在我還很感謝他給我這樣的機會。不是因為被媒體報導,而是那天大女兒站在圓形講堂的最後方,看著滿場的聽眾等我演講結束走向她、那個成就感破表的時刻。
她當然不知道我在做什麼,其實在那個時候,幾乎沒有人知道。
在那之後,昇瑋不想等待,決定要自己動手做資訊平臺。他和助理找過我幾次,討論資訊平臺的架構、財務報表的介面、透明度的計算等。我問他,要去那裡找資源?他說,你不也清楚嗎,等別人來不如自己動手比較快。有你的 know-how 和 詮釋資料(metadata),加上我這邊的技術,我們就來做吧!
於是,這個平臺建置所需的成本,包含找會計工讀生輸入資料,都是昇瑋貢獻自己的資源。大概 2 年之內,我只有給過一些意見,就看到平臺活生生的降臨。這真的有夢想成真的感動,雖然他總是說,建平臺沒什麼,難的是後續維運。
真的沒什麼,跟他後來創辦人工智慧學校、成為當紅的科技趨勢專家相比。
平臺上線之後,昇瑋找我們去中研院談。因為人工智慧當紅,他忙得不得了,所以想把平臺的事務交出來。但他也知道我們公益責信協會沒有錢,所以他說工程師還是他出,我們只要負責提出要求就好。
這份善意後來有一點小小困擾,因為他的工程師還是以較忙碌的人工智慧學校事務為主,共享人力的結果就是平臺的開發進度被排擠,而遲遲很難有進展,也開始有一些待處理的問題和使用者回饋不斷被累積。
所以才有了臺大國際會議中心的那次對話。我說我已全職投入協會、會想辦法找資源,工程端也可以交接給我們。昇瑋說那太好了、總算不用掛在心上。畢竟他專長不是公益事務,該做的事他已經做完了。
聰明而善良的腦袋,讓世界不一樣
這是一件小事,連公開追悼文都沒有寫的小事,我卻認為不是。
針對平臺,今年我們總算找到短期內穩定的資源,以及適合的資訊公司合作對象。在昇瑋交給我們的遺愛(legacy)之上,想辦法再添磚加瓦。
我還記得以前向人提及這個計畫,最常得到的回覆是,這個應該要政府做啊、應該要大基金會做啊、光靠熱情不夠啊。有一次我忍不住說,「其實只要有幾顆聰明而善良的腦袋,事情就會不一樣。」
資源或許是要素之一,但腦袋和熱情也是。
謝謝昇瑋,聰明而幽默的你,跟我們一起走出路來。謝謝你最初的信任和熱情,替我們爭取了時間,讓機緣成熟、讓這份無所求的善意不滅。
不久的將來,如果臺灣的民眾因此可以在網路查到公益組織更多更完整的資訊,進而改變捐款決策及公益團體的透明度,都是因為你植下的善念長成的大樹。
只是,昇瑋你跑得太快了,思想上是、行動上也是。來不及和我們一起,看到未來慢慢到來的風景。
延伸閱讀:
1. Right Plus 專欄【余孟勳:財會人的公益探險】
2. 余孟勳隨筆/臺東書屋與陳爸的遺愛,我們還有許多能做的事
原文理事長手記 #59,Right Plus 獲授權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