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汪育儒、張哲誠/從障礙經驗看《反歧視法》(下):展開平權的討論,才是立法原意

汪育儒、張哲誠/從障礙經驗看《反歧視法》(上):何謂仇恨言論?如何定義歧視?

「改善交通,能改善一整個家庭」裕隆愛的里程數公益平臺,接上助人工作最後一里路

我的自閉症生活密技:當朋友理解我克服障礙的方法,我們變得更加親近了/《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什麼是自閉症?我們由下而上理解世界、擁有特殊興趣、誤解與嘲笑讓我們隱藏自己/《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編按:Right Plus 每月從全球極具規模或長久深耕公益、發展、社會創新的國際媒體如 Alliance magazine、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SSIR)、Devex International、Charity Digital NewsNonprofit Tech for Good 等,精選幾篇推薦閱讀,主題包括行銷募款、公益創新、社群經營、發展工作、重要報告、重大國際時事、科技與數位時代等。
我們精選出對絕大部分公民團體都有用、有趣的新知或討論,以「推薦」為目的,僅摘錄或點出其中的可看性而不做全文翻譯。不僅可以讓關心公益的讀者了解國際趨勢、自行選擇偏好閱讀,還可以拿來看公益練英文!
精選原文:Charity Digital Skill Report 2019
由英國 NGO Skills Platform 所推出的《NGO 數位能力報告》今年邁入第 3 年。面對詭譎多變的政局及社會,今年的報告特別聚焦在 2 個主題:1. 釐清目前英國 NGOs 的數位應用情況,及 2. 數位科技可以如何協助 NGO 成長並拓展影響力。
整體來說,受訪者普遍對組織的數位能力沒有信心,但也了解並迫切希望組織可以有明確的數位應用規畫,以拓展組織的未來發展性。簡單摘錄報告內容:
精選原文:The top 5 ways nonprofit leadership should support technology change efforts
NGOs 的數位化腳步已經無法停止,只是過程總伴隨許多困難。而根據 Skills Platform 所做的 2019 年《NGO 數位能力報告》,許多組織的管理階層並不具備足夠的數位能力來帶領組織邁向數位化。
本文作者為有意邁向數位化的 NGO 主管提出 5 點建議,同時引用 2 個成功與失敗的案例,來說明什麼樣的領導方式與態度,可以協助組織成功走入數位時代。簡單摘錄 5 點建議:
精選原文:Three questions about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十幾來年,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Coporate Social Resopnsiibiluty, CSR)部門、企業基金會及各種社會企業紛紛投身解決社會問題的行列,試圖以企業的長項,透過商業經營角度來解決社會問題。即便有許多言論及研究表示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是可行的,各企業也將投身公益視為重點公關目標,但其中是否有更多的 CSR 需要思考?企業的 CSR 部門或基金會與「社會企業」之間,是否存在著相互正向影響的空間?
本篇作者整理出關於 CSR 與社會企業的 3 個關鍵提問,值得大家思考:
精選原文:How to harness the data revolution for social good
近年各種數位資訊的不當應用、詐欺等負面消息層出不窮,但 NGOs 仍應記得:數位發展的初衷是為了打造更好的社會。千萬不要因噎廢食,放棄大數據可以對公民社會及社會服務帶來的正面影響。
文中提到 4 個數位資訊應用的基本方針,鼓勵 NGO 在維護數位資料安全及使用者隱私的同時,積極將數位資訊用在社會共好上:
精選原文:Development actors have ‘big responsibility’ as poorest parts of the planet come online
隨著衛星製造與發射成本降低,各科技公司紛紛投入太空發展,藉由衛星的連結打造出無國界、無限制的無線網路系統。對基礎建設及經濟狀況不佳的低度發展國家來說,使用衛星發射的無線網路系統,就不需要在地面上建造昂貴的基地臺與網路線,無疑是促進國家數位快速發展的佳音,但是!(人生就是會有這個「但是」)。
想要透過太空發展快速獲利的公司和政府沒考慮到的是,不同於高發展度國家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緩慢進展到現在的光速網路,低度發展國家可說是一口氣從撥接上網(或沒有網路)跳到光纖,當地政府和人民沒有足夠的緩衝期、基礎建設、經驗、能力與知識,來應付龐大的網路資訊可能帶來的社會衝擊與負面問題,例如網絡詐騙、無法辨識訊息真偽等。
本文提醒所有在低發展地區從事數位發展與在地建設的 NGO,需密切注意這些地區的網路覆蓋率發展,也建議組織針對首次接觸網路的人,設計上網方式、資料搜尋及網路陷阱等注意事項,或許可以減緩初次上網所帶來的衝擊。
精選原文:Good Asking report
這是英國一份針對 NGOs 募款人員的調查報告,目標是要清楚呈現 NGOs 對募款目標對象進行事前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事前研究對組織未來發展與保持支持者關係的益處。文中有報告全文的連結,報告本身也不長,很好閱讀。下面簡單摘錄報告內容:
精選原文:Nonprofits’ Many Roads to Revenue Generation
大約從上個世紀 80、90 年代開始,希望 NGOs 自籌財源、不再單純依賴捐款的呼聲逐漸出現,而金融危機後,捐款金額縮水、捐款者行為改變等情況也迫使許多 NGOs 不得不思考自籌財源這件事。
本文指的「自籌財源」,是指組織導入商業化模式,創造主動收入,不再是被動接受捐款。透過 10 組個案研究,本文提出 3 種模式,提供想要開發財源的 NGOs 作為參考,並詳細解釋各個模式的運作方法,以及可能面對的挑戰及在轉型之前需要思考的地方。3 種模式分別是:
貼心提醒:文很長!很長!真的很長!可以分段分次看完,但建議一定要看完!
精選原文:How Nonprofits Can Use VR and AR Tech for Fundraising
科技日新月異,募款活動也要跟著與時俱進!這次特別介紹時下正夯的實境體驗(VR 以及 AR),讓 NGO 參考究竟如何將 VR 以及 AR 應用在募款計畫上。透過實際的影像和操作,讓人們在同理弱勢者的困難時,也增強對社會議題的了解,呼喚出每個人心中的小天使,讓他們打開錢包(?),支持你的行動!
文中有幾個案例介紹,也有簡單的 VR/AR 設計小步驟喔!
精選原文:The top new digital ways people are donating to charities
你知道現在除了現金跟信用卡,還有很多很多噱頭十足、創意無限的數位捐款方式嗎?本文介紹整理英國目前非常盛行的各種數位捐款方式,包含遊戲(!)、簡訊、社群媒體(比如 IG、FB、還有英國十分流行的 Twitter)、群募還有比特幣。雖然是在英國,但這些多元的募款互動方式很適合臺灣組織參考。
明年度的募款計畫,要不要來點不一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