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社會工作的 3 種實踐:綠色照護、糧食自給與永續生活


撰文/屠崇軒 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最近氣候相關議題持續發酵(參考:16 歲氣候行動者 Greta 聯合國厲斥:如果你們選擇搞砸我們的未來,我們永遠不會原諒你們!),雖然一向不喜歡在大家關注某一件事的同時跟著討論,但「綠色社會工作」這個詞被提起,讓我也想說一些自己的看法。

綠色社會工作相關理論與概念發想這裡不贅述,有興趣者可翻閱《本土社會工作的發展取徑》第 3 章。我主要想談的是因應「策略」,以綠色社會工作的理論為基礎,試圖發展 3 個面向的實務工作,分別是「綠色照護」、「糧食自給」「永續生活」

綠色照護:提供穩定的長期陪伴,穩定情緒、增加積極生活的動機

綠色照護常在身心障礙、老人領域等社會工作場域實踐,是透過園藝、農事為媒介的工作方法,如園藝微型景觀、森林治療、香草手作等,事實上並不侷限於對象的年齡與屬性,通常以工作坊的形式與組織單位合作。

以我實際操作的經驗來說,這個部分的服務對象偏向身心障礙與老人,但不同於園藝治療,綠色照護的發展偏向長期陪伴取向。例如,與小作所(註)合作一個月 2 次的課程,內容包含從產地到餐桌或小型農產加工等課程。

對學員來說,這樣的課程能穩定情緒、刺激五感,即使什麼都不做,身處自然中都能感到快樂。我更期望未來有一個模型是,小農所生產的農產品到小作所加工後,成為商品讓小作所銷售,使分潤遠高於代工,並朝向社會企業概念發展。

Photo by NeONBRAND on Unsplash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的角色不僅僅是講師,更期許是一位綠色社工,成為在地的蜜蜂,在不同組織間串聯與分享;對於環境來說,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方式也能減少碳足跡。這樣一來,不僅能在產業鏈中支持農民以友善土地的方式生產,更能倡議自然與人應以共存的態度永續生活。

糧食自給:以社區工作為方法,以農為媒介凝聚大眾

發展糧食自給的理論基礎源自於「生存自主權」被剝奪。我相信不少人聽過「食物權」,而這裡所提的「生存自主權」除了糧食,還包含水與空氣,這 3 者是人生存的必要條件。現今面對這樣的需求,我們卻必須以金錢購買才能具足,遑論想呼吸乾淨空氣還得買空氣清淨機。

氣候變遷深深影響糧食的生產,例如夏季常常一天晴天、一天雨天,使得大部分的農作物生病、死亡,甚至不少農民寧可將作物放到爛,也不想花錢請人採收,因為工錢遠遠比營收貴上許多。此外,你也可能在新聞上看到荔枝、龍眼開花的狀況比往年差很多,這些事情,看似是農民的痛苦,其實都是氣候變遷影響糧食生產的嚴重警訊。

糧食背後所牽涉的議題面向極廣,例如生態、經濟、政治、氣候、生物多樣性等,世界農糧組織報告 (FAO,1996 & 2003)所定義的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包含:安全食物(Safe Food)、永續的食物(Sustainable Food)、足量的食物(Sufficient Food)、良好的食物(Satisfactory Food, Diversity and Quality)等,這 4 個面向皆會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國家的政治與社會經濟也將受到牽連。

Photo by Dan Gold on Unsplash

若一個地方的糧食達不到安全標準,只靠市場經濟支撐人們的溫飽,貧窮者必然是首當其衝的族群。以金錢為糧食消費的交易籌碼,不只容易受到自由市場、氣候變遷等影響,更重要的是,當社會無法維持時,可能連社會工作者也將無法提供服務。

因此,綠色社工在糧食自給方面的實踐,將以社區工作為方法,以「農」作為媒介凝聚大眾,在生產糧食的過程中,使人了解到土地、環境、生物到經濟、消費、市場彼此間如何作用;另一方面,生產糧食的同時也能減少飲食方面的支出,對於收入幾乎花在飲食上的族群來說,是一條繞過資本主義的生存之道。

永續生活:讓永續落實在日常中,便是積極應對災難的策略

永續生活的概念較為宏觀,在我的願景中不僅止於日常生活,而必須賦予更長遠的族群延續意涵。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不僅艱鉅,且無法預料,除了應對災難的準備,同時也應將大型災難發生後的求生,以及文明重建技術納入發展考量。

以大學校園為例,其擁有的土地與空間若作為糧食自給場域,建立能獨立自給自足的維生系統,當面臨大型天災時,便可容納避難居民,並在社會系統未恢復前維持一段時間。

種植糧食、收集雨水、建立太陽能系統便可形成維生系統,大學校園可在日常中將此系統作為教學工具,當災難發生時,便成為自給自足的維生系統。讓永續落實在平日的生活裡,便是積極應對災難的策略,基於這個想法,我也和系上老師、一群學弟妹在屋頂上開始種菜,作為發展簡易維生系統的開端。

另一方面,文明重建聽起來也許較為悲觀,但也是我正在嘗試發展的方向,我欲實踐的內容近似於「原始科技」(Primitive Technology)的型態,並非野外求生技術,而是文明歸零後,從無到有發展人類生活所需的基本條件,例如水力槌、鼓風爐煉鐵、人力發電、自然建築等。

這套系統在災難發生前的和平社會,可以是集結各科學群(物理、化學、數學、社會)以造物者(maker)方式呈現的教育發展,而當災難發生後,人類社會瓦解,懂得相關知識的人便能為族群延續添一分可能,成為人類存續的救命稻草。

上述 3 個實踐面向我只粗淺的各談一小部分,相信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待討論商榷,只是針對社會工作者未思考因應氣候變遷的實踐策略前,提供一個可能的想像。

此外也想提醒,氣候變遷表面上影響的是全體人類,但依照人類發展的慣例,社會弱勢人口最沒有抵禦資本,因此服務社會弱勢的社會工作者在發展方案的同時,是否也能將氣候變遷的影響考量進去,是可以持續思考的方向。


延伸閱讀:
1. 從雨林破壞到氣候罷課:「綠色社會工作」如何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接住最脆弱居民
2. 16 歲氣候行動者 Greta 聯合國厲斥:如果你們選擇搞砸我們的未來,我們永遠不會原諒你們!


註:小作所全稱為「日間照護小型作業所」,主要針對無法進入庇護性就業服務場所之身心障礙者,於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提供以作業活動為主,自立生活及休閒文康為輔之服務,以協助身心障礙者提升社會適應力及生活品質。(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原文刊載於成為輔大社工人,Right Plus 獲授權轉載。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