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太危險,飛不遠?藍佩嘉談全球化下的親職焦慮/《拚教養》

今年 6 月初,春山出版社一本《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引起親職教育領域旋風般的震動,這是臺大社會系教授、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主任藍佩嘉 8 年心血之作。從 2011 年開始,長期研究階級、全球化、跨國遷移的藍佩嘉在讀了美國社會學家 Annette Lareau 的《不平等的童年:階級、種族與家庭生活》(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後,起心動念決定探究臺灣家庭的樣貌。

圖/人文島嶼提供;攝影/陳怡君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耗時數年的研究,與其說在討論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如說是以家庭為透鏡,追究階級的體現與再製。中文版書名《拚教養》已經道盡整個研究的軸線──家庭要承擔的除了「教」,還有「養」,亦即除了觀念、方法、態度的傳遞,還有拉拔孩子所需面對的生存現實。換言之,不同條件的家庭會做出什麼樣的教養決策,這樣的決策又有多大程度受到父母的焦慮所驅動,焦慮又究竟來自何方,都是研究中試圖釐清的重點。

正因為這樣的出發點,為使研究從廣泛的「教育」和「家庭」兩大浩瀚汪洋中收攏聚焦,藍佩嘉一開始便排除了許多複雜的變因,例如同一個家庭中孩子的數目與排行、性格與年紀,或是夫妻間的背景差異與情感變動等。尤其此研究鎖定的是小學生家庭,因為進入中學後的青少年,不僅生活比重更大程度集中在課業與考試,且個人性格愈發鮮明、主觀意識增強,極大程度影響甚至衝撞父母的安排,難以真實看出現代父母最開始設定的教養全貌。

看見階級的再製與傷痕

在聚焦研究者的凝視範圍後,藍佩嘉選定了臺北市蛋黃區以中產家庭學生為主的公立國小(化名為「天龍國小」),和位於新北舊社區以勞工家庭學生為主的「河岸國小」做比較,後來又決定將城鄉差異納入研究,新增宜蘭縣貧困的小型漁村學校(海濱國小),以及以「島內移民」的中產家庭為主的另類實驗小學(田園國小)。

Photo credit: 曾成訓 on Visualhunt.com / CC BY

在選定 4 個小學後,藍佩嘉從參與學校教學現場及個案家庭的生活開始,以父母為主體展開一連串的近身觀察、訪問、調研與分析,並且以家長們為孩子設定的「保安策略」(security strategy)與所追求的「教養益品」(goods,指養育者所偏好追求的教養目標)為核心,剖析當代臺灣父母如何體現與再製各種階級的優勢與傷痕。

例如,位於新北的河岸國小是典型的「不山不市」小學──既不在資源集中又便捷的城市裡,也不在慈善團體關注與各式補助發放的山野偏鄉。位於城市邊緣的河岸國小意外成為各種資源與福利制度下的漏網之魚,其家長與孩子所承受的貧富衝擊在藍佩嘉筆下有了細緻的呈現,她更因此指出「地理位置的邊緣化與社經地位上的弱勢經常被混為一談,進一步導致政策不彰與資源錯置」。

Photo credit: 曾成訓 on Visualhunt / CC BY

另一個在研究中被指認的重點是,中產階級的教養策略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強橫的主流。這個主流的體現包括大多數學校集中精力在回應中產家庭的需求,在教材、課程或評測中亦忽略勞工階級的職業技能與文化,並且預設父母們都有足夠的時間、精力與能力來和孩子充分溝通。此外,校內親子活動也以異性戀父母和全職母親等單一原型來設計,忽視移民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等多元家庭的存在。

在這樣的主流力量中,父母若因經濟文化資本不足而無法持續參與、協助孩子的教育,就會被校方、社會輿論甚至國家福利機制歸類為「不適任父母」,這不僅強化了階級差異,也成為許多父母巨大的壓力來源,跨階級流動更因此成為許多勞工父母首重的教養目標。然而,研究中也強調,社會的不平等實則是所有家庭共同打造而成:「弱勢家庭的教養困境,其實跟中產階級教養孩子的方式息息相關。我們的花園跟他們的廢墟,實是社會的一體兩面。

全球化之下的臺灣階級樣貌

另一方面,藍佩嘉追問的不僅是階級,還是「全球化之下」的臺灣階級樣貌。過往在社會學的論述中,引自西方的全球化討論多集中在商業競爭、跨國資源流動、勞動力的資本與剝削等,鮮少人指出它對臺灣甚至亞洲社會的影響,其實更全面、細緻與深遠的遍布在生活中。

在《拚教養》一書中,全球化這個巨觀的概念落在微觀的亞洲家庭裡,方方面面都是西方社會難以體會的風吹草動:包括教養策略中的語言學習與國際營隊安排、受全球產業衝擊的勞工家庭生計、外派父母的國際競爭焦慮、兩岸分偶的「空中飛人」或「大雁家庭」、島內移民但共享國際教育理念與資源的實驗教育,以及愈來愈多的跨國婚姻與新住民家庭。

她也強調,在臺灣的全球化討論中,往往將西方與美日的教養方式過度浪漫化,忽略了他國制度與本地環境的衝突,以及文化改造的困難。許多亟欲將孩子培養成「世界人」的中產家長,更極力與傳統在地的教養模式切割,甚至以此區隔中下階級父母,然而這不僅落入臺灣長期以西方價值觀為主流的偏誤,更「複製了地球村的權力階序」。

《拚教養》的全球化分析因此不僅在臺灣引起熱潮、回應了本土經驗,亦用本土經驗開啟了國際間難能可貴的對話。2018 年英文版專書《Raising Global Families: Parenting, Immigration and Class in Taiwan and the US》率先上市後,藍佩嘉帶著研究成果在英國、美國、瑞士、澳洲、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等無數國家做過討論,改變了許多國家對亞洲「虎媽式教育」的偏狹想像,讓世界看見臺灣父母的異質與多元,以及全球競爭在亞洲父母身上所觸發的親職焦慮。

2018 年藍佩嘉在美國出版《Raising Global Families: Parenting, Immigration and Class in Taiwan and the US》後,隔年於臺灣推出中文版《拚教養》。而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 的學生(Kayli Hattley, Judy Fickess, Paulina Becerra, and Xinyue Ge)在課堂上曾以桌遊方式報告《Raising Global Familie》書中的內容。
照片提供/Prof. Markella Rutherford

非預期效果與風險:教養,沒有正確答案

「當然,父母也不是一直都在焦慮,教養還有很多快樂豐富的面向,只是那些未必需要社會學來探討。」藍佩嘉解釋,這本 12 萬字的全球化階級教養研究,力圖分辨的並非教養方式的優勝劣敗,而是要提醒父母們在教養腳本背後那些「非預期效果」的存在,以及盡可能正面看待教養中的各種風險。

所謂「非預期效果」,某部分來說即是戳穿僵固的階級神化、釋放家庭教養對孩子人生的重量。例如,天龍國小的父母為孩子精心打點、極大程度的介入並規畫出孩子的學習日常,孩子卻可能非預期的陷入時間貧窮,整天在家庭、學校、補習班、才藝活動間趕場,並且過度依賴,少了父母便喪失行動方向;河岸國小位於貧富比鄰的市郊,勞工家長們費盡心力將孩子越區就讀送入中產階級的教育網絡,卻可能非預期的將孩子暴露於近距離的貧富差距中,在同儕間感受到自身的物質匱乏、強化童年的現實陰影。

簡言之,不論如何善用階級優勢或一心想創造階級流動,都無法保證這就是教養裡的「正確答案」。事實上,世界的變動往往讓人措手不及,產業與科技的發展無人能精準預測,我們甚至難以判斷未來什麼職業必定會消失、什麼新形態的工作又會出現,所謂教養,根本不可能有「正確答案」。

另一方面,對藍佩嘉來說,兒時父母有意或被迫為之的教養策略,不過是成就我們長遠人生的其中一個變因。許多臺灣父母長期受困於全球化的競爭壓力與主流教養觀,深信自己在孩子生命初始所做的選擇會影響他們一輩子,因此努力動員各類型資本、用盡力氣「拚教養」,只求排除孩子成長中的各種不確定性。然而,這種「不確定性」既可能是新時代讓人擔憂的風險,亦很可能是各種機會蓬勃發展的土壤。

藍佩嘉也強調,父母必須換一個方式來理解風險與自己的不安全感:「接受這種無法控制的感覺,甚至理解到這種變動性才是孩子的養分,如此一來,父母與孩子才能輕鬆一點共同成長。」

藍佩嘉最後重申美國心理學家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所說:「當一個好父母,並非把小孩變成聰明、快樂或成功的大人,而是養出一個健康、適應力強、有彈性的孩子,去面對難以預料卻必須面對的未來世界。」


參考資料:
1. 藍佩嘉(2013),「全球化的親職與童年:社會不平等的交織與再製」專書寫作計畫,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學術性專書寫作計畫)
2.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臺北:春山出版,2019 年)


本文原刊載於人文島嶼,於此收錄於原作者作品集中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葉靜倫
葉靜倫

Right Plus 創辦人 & 總編輯。曾任出版社資深編輯、NGO 雜工、NPOst 主編,對書寫斤斤計較但錯字很多。除了文字沒有其他技能。

想當特務卻當了 10 年編輯,想養獅子卻養了一隻貓。相信智慧比外貌還重要,但離不開放大片。最喜歡善良的朋友,聰明的情人,以及各種溫柔的對待。

文章: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