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1】攜手推動家長共學,NGO 將國際經驗帶回臺灣

編按:本文由至善基金會贊助赴緬甸採訪、作者獨立完成。

說到「國際合作」,對 NGOs 來說有各種不同的意義。臺灣有許多 NGO 在東南亞、中國、非洲等地開展教育、醫療、水資源、農業等計畫,面對差異甚大的政治與法律環境、文化與社會氛圍,NGO 無論是資金投入、資源聯結、技術支援或經驗傳承,都需要與當地政府或社區組織妥善溝通,通力合作。甚且,為了克服種種困難,2 國 NGO 攜手進入第 3 國現場也是屢見不鮮。

如今,臺灣 NGO 便決定嘗試這種不一樣的互惠合作——與經驗豐富的大型國際 NGO 一起開展計畫,如同臺灣至善基金會與 Plan International(以下簡稱 Plan)在緬甸的「幼兒照顧與發展」(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Development,以下簡稱 ECCD)計畫。

過半家庭臨界貧窮線,不到 3 成的孩子獲學齡前教育

緬甸一方面被譽為「中南半島米倉」之一,全國有 2/3 勞動人口以務農為生,一方面卻又飽受水患、地震、火災、風災、乾旱等自然災害摧殘,在全球氣候變遷最脆弱受害國中,名列第 2 位。2008 年,熱帶氣旋納吉斯重創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超過 10 萬人喪生、150 萬人受影響,成為緬甸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

Plan 便是在此時進駐緬甸。Plan 是源自英國、世界排名前 50 的大型 NGO,擁有累積超過半世紀的、嚴謹紮實的兒少保護與發展專業,在全球 71 個國家有近 4 萬個夥伴組織。2008 年納吉斯風災後,Plan 在緬甸展開一連串的緊急救援方案,直至 2012 年才進一步施行較長遠的發展型方案。

這些方案與計畫,當然還是以 Plan 的兒少專業為核心,除了前述提及的緊急救援與 ECCD(幼兒照顧與發展),還包括青年經濟培力、衛生與水源(WASH)等計畫。

緬甸 1
圖/至善基金會提供

與此同時,已經有無數的研究報告顯示,ECCD 對孩童的未來發展有巨大的影響。ECCD 的 4 個重點在健康、發展、學習保護,Plan 的緊急情況下的 ECCD 計畫指引報告更強調,3-6 歲的孩子相對來說已更顯獨立,他們會開始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並且學習提升自立的技巧。

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別是脆弱的孩子,其發展與生存的關鍵在於健康照護與營養調適。若照顧妥當,這群適逢學習黃金期的孩子,便能把握任何機會吸收新事物,進一步發展其智力、認知、語言、行為、心理與身體狀態。

如今甫改革開放的緬甸,根據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今年 7 月底的報告顯示,仍有近 1/4 的家庭生活在貧窮線之下,過半數的家庭則剛好臨界於貧窮門檻(註)。截至去年底為止,還有近 3 成的 5 歲以下孩子營養不良。此外,緬甸政府直至今年才開始施行 ECCD 計畫,目前僅有 23% 的孩子有幸接觸學齡前教育。

在這樣的背景下,秉持兒少發展專業的 Plan 早在今年 3 月與至善基金會開啟合作前,便已陸續在緬甸超過 70 個村裡開展 ECCD 計畫。

讓教育的責任與能力,回到父母身上

特別的是,有鑑於緬甸政府的 ECCD 佈建還僅有餘力在幾個城鎮中施行,無法深入擴及村里社區,又缺乏硬體建設(如幼照中心),Plan 在緬甸的 ECCD 因此巧妙發展成一種「去機構化」的親職教育,而這也是 2 年前 Plan 因緣際會找上至善基金會時,至善執行長洪智杰最興奮的地方。

「過往臺灣所熟悉的學齡前教育,都是以學校、幼教中心等方式將孩子們集中起來上課,這是在強調專業化、塑造出專業的權威,好像教育這件事,都是專家說了算。這乍看之下是對教育品質的追求,負作用卻是家長和社會因此將教育的責任放在學校和老師身上,甚至因此對老師們百般苛求。」

洪智杰說:「而 Plan 80 年來的兒少發展經驗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就是學齡前教育如何彈性變通,在硬體設備還無法完備之前,先培力『軟體』,讓父母了解親職教育的重要,引導有興趣的家長組成共學團體,將主要責任回歸父母,讓教育從家庭延伸而出。」

緬甸婦女。圖/至善基金會提供
緬甸 3
圖/至善基金會提供

至善基金會長久以來就是善於跨文化服務的 NGO,尤其在兒少發展工作方面,從 2004 年的越南偏遠鄉村幼照計畫、2006 年雲南麗江中學生助學計畫,到 2007 年新竹尖石後山養老部落的第一所幼兒照顧中心,海內外兒少發展經驗累積已超過 10 年。也因此,Plan 這種「去中心化」的教育落實,對至善來說,體會特別深刻。

「在部落裡經營幼教中心,就跟原鄉裡的旅舍、養護機構、長照中心等碰到的困境一樣,因為土地法規、建築物使用執照、教師資格等難以取得,相較於平地往往步步艱難。

過往,至善確實努力突破了建築物的安全鑑定,並且培養、訓練有興趣的原住民媽媽們取得保姆證照、族語師資,但這種『先建立設備、找齊人手,再到處鼓勵家長們送孩子來學習』的方式還是很辛苦。」洪智杰解釋。

「而且,不管我們如何努力,還是有很多孩子是在『計畫之外』,散落在社區裡無法受惠的。」他進一步說明:「所以像 Plan 這樣先從社區開始,讓親職能力與知識普及化,讓我們體會很深。等這些家長們找到力量與自信、看到了孩子們的改變,甚至因此改善了與家庭和社區的關係後,自然就會主動積極的想辦法建立硬體了。」

緬甸 4
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中間藍衣者)。圖/至善基金會提供
圖/至善基金會提供

互補互助,一拍即合

「Plan 的技術、專業與價值觀為我們打開全新的視野,再加上理念相近,都強調以人權和包容為本,所以當他們提議合作時,我們立刻著手進行。」洪智杰說:「我們首先選定了緬甸,因為至善已在越南有計畫,希望把精力先集中在東南亞。」

Plan 緬甸的計畫總監(Programme Director)Lin Lin Aung 則說明 Plan 的考量:「我們不希望自己所堅持的價值,在宣傳與勸募時被扭曲,而至善基金會完全理解我們對幼教的堅持與想像,這是我們選擇與至善合作的重要原因。」

「此外,我們也很需要一個樂觀正向看待教育工作的亞洲盟友,與我們共同交流、分享經驗。」Lin Lin 說。再加上 Plan 「去機構化」、以「親職教育」為主體的 ECCD 計畫,正可以視資源的多寡彈性調整規模,因此在合作的初期也稍能減緩至善的募款壓力。

如此這般,相近的理念加上技術上的互補(肇因於臺灣敏感的外交困境,至善無法在與中國友好的緬甸以臺灣 NGO 之名開展計畫;而 Plan 缺乏在地網絡,也難以在臺灣募款與宣傳),臺灣在地 NGO 便如此與國際大型 NGO 一拍即合。

如今,時隔半年多,緬甸曼德勒省(Mandalay)良烏鎮(Nyaung-U)已有 10 個村的 300 個父母、約 600 個孩子,受惠於 Plan 與至善的友好連結。


接下篇:2. 快樂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孩子,臺灣 NGO 將國際經驗帶回原鄉


本文原刊載於公益交流站,於此收錄於原作者作品集中。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葉靜倫
葉靜倫

Right Plus 創辦人 & 總編輯。曾任出版社資深編輯、NGO 雜工、NPOst 主編,對書寫斤斤計較但錯字很多。除了文字沒有其他技能。

想當特務卻當了 10 年編輯,想養獅子卻養了一隻貓。相信智慧比外貌還重要,但離不開放大片。最喜歡善良的朋友,聰明的情人,以及各種溫柔的對待。

文章: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