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3 良好的健康與福祉
「期待組織成員現身、組成多元」、「組織陪伴我堅持下去,希望捐款讓更多人受惠」/捐款人真心話
我滿喜歡也很接受組織工作者現身,例如在組織錄製的影片中,讓內部人員露面說明工作狀況,以「執行長某某某」、「總編某某某」的方式說話,有個明確的形象,也讓人覺得更親切。
閱讀全文「期待組織成員現身、組成多元」、「組織陪伴我堅持下去,希望捐款讓更多人受惠」/捐款人真心話當臨時居所成為永久惡夢:貨櫃、夾層、船板、陽臺、半地下屋裡的無家人生
人因為在母國無法穩定生活,被迫跨國移動、成為無家的移工,面對惡劣的居住環境。人命也因此被法律、制度和雇主視為可量化的商品,所有提升安全居住的設施都被認為是「額外的成本」。
閱讀全文當臨時居所成為永久惡夢:貨櫃、夾層、船板、陽臺、半地下屋裡的無家人生【影音圖輯】回收場消失後:關場當天、人車爭道與拾荒足跡全紀錄
《多多益善》於光耀五金行關場後 5 個月持續追蹤,透過豐富的影像畫面,試圖捕捉關場後拾荒者的去向和足跡、回收物的流動、周遭光景的變化等。
閱讀全文【影音圖輯】回收場消失後:關場當天、人車爭道與拾荒足跡全紀錄【回收場消失後2】職業風險再升高,7旬拾荒婦:「只能和疼痛和平相處」
拾荒者是替城市分攤廢棄物清理的重要角色,但工作處境日漸困頓,例如清運過程中受傷、遭車輛擦撞的風險高。環保署近年雖推動資收關懷計畫,但實務上仍有許多貧苦的拾荒者被排除在外。
閱讀全文【回收場消失後2】職業風險再升高,7旬拾荒婦:「只能和疼痛和平相處」她/他們為什麼不求助?遭遇性暴力時,1 萬個無法求助的理由
唯有正確認識性暴力難以解釋的創傷反應,才能真正鼓勵、協助身邊的受害者勇敢開口。
閱讀全文她/他們為什麼不求助?遭遇性暴力時,1 萬個無法求助的理由張可佳/重障兒爸媽:一堆治療師和訓練課,為什麼我們還是求助無門?
資源看似很多卻很難申請,各單位有相當多重疊或不完整,浪費資源又累死家長。處處碰壁的過程中,常感覺自己像在乞討幫助,好像需要幫助是我們的不對。重障兒的需求,是被社會遺忘的。
閱讀全文張可佳/重障兒爸媽:一堆治療師和訓練課,為什麼我們還是求助無門?個人捐款全年蒸發 376 億,富人捐款雪崩、中產與中高齡成公益主力/《公益觀察 2023》
臺灣人在兩岸政治、俄烏戰爭、疫情與經濟、環境災害衝擊等常態中,已經因民主自由、多元開放與迭代學習的能力,培養出足夠的韌性,更願意友善的與他人連結,將能無懼面對新挑戰。
閱讀全文個人捐款全年蒸發 376 億,富人捐款雪崩、中產與中高齡成公益主力/《公益觀察 2023》心理健康的積極意義:打破暴力循環、一線人員培力、建立有安全感的社區
「和平是可以實現的,即使在充滿暴力的環境。」墨西哥照顧心理需求的計畫、哥倫比亞用音樂陪伴受創少年、薩爾瓦多的創傷知情社群,讓人們能在痛苦中、憤怒中,希望中擁抱彼此。
閱讀全文心理健康的積極意義:打破暴力循環、一線人員培力、建立有安全感的社區【社救修法2】不良制度打造「遊民預備軍」、讓人失去工作動力,立委:政府發言和民間落差大
除了街頭可見的露宿者,臺灣還有大量的無家預備軍。可能是經常遭房東驅趕、睡在網咖,或四處借宿親友家的極低收入貧窮者。這些都是長久缺乏生活保障,卻被社會福利漏接的人。
閱讀全文【社救修法2】不良制度打造「遊民預備軍」、讓人失去工作動力,立委:政府發言和民間落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