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6個提問認識「微笑憂鬱症」:和憂鬱症有什麼不同?看起來很快樂,但內心很憂鬱?/《微笑憂鬱》

「以兒少為中心」的兒童節目如何製作?孩子的各種樣貌與悲喜,都值得被看見!

什麼是自閉症?我們由下而上理解世界、擁有特殊興趣、誤解與嘲笑讓我們隱藏自己/《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澳洲友善會議指南:不只重視性別、無障礙,還有空間氣味、參與者稱呼的全方位共融/【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IKEA 新莊店:18 年來沒有身心障礙夥伴離職,傾團隊之力共融

我不需要每個人都理解我,我會找到可以理解我的人,沒有也沒關係。我可能又會發病,又會陷入危機,沒有一個上揚的恢復曲線,但對我來說,這是我願意活的人生。
「面對摯愛即將離開,家人之間反而從不談哀傷。因為在醫院裡,我們都在處理事情,根本沒有餘地處理哀傷。」「有人陪的感覺真的好棒好安心,以前我一直很怕麻煩別人,總是想自己承擔。是你們的愛跟溫暖給我力量,克服害怕跟恐懼。」
「妳能陪我去嗎?」朋友的一句話,讓秋梅遠從越南嫁來臺灣。走過初來乍到的考驗,如今經營美甲室,也間接成為了社區社交場所,不論退休年長阿姨、辛勤做工的男性,都可以在這裡彼此相識、相熟。
身為一個必須和自然災害共存的小島,我們是否能拓寬對於善款的使用方式,讓專款專用的用途,從最開始就納入防災與地方韌性強化?讓永續城鄉成為可能、讓城市與土地都能一次次歷經災害而不覆滅?
社會安全網不是社工的安全網。如果大眾可以知道收出養制度是怎麼運作,或其他安置、兒少保護等社工服務的實際狀況,無形之中也會給社工很好的支持,社工也是需要被好好支持的人。
針對嚴重情緒行為的各種協助不足,多數只能仰賴家人自行想辦法,最後被迫住進機構,或接受不適合的服務。也有人從小學就開始排隊,為 18 歲後的安置做準備,真的畢業成年後卻仍然無處可去。
不知道下一個出事的會不會是自己?兒虐事件後一位社工遭上銬,使社工系學生人心惶惶。然而,如果大眾可以更理解社工服務的實際狀況,無形之中也能給社工支持,因為社工也是需要被好好支持的人。
社會性農場進行的多元服務,能夠促進橫向串聯,讓人與人之間發展出更多的關係、凝聚社區意識。這是很重要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能夠讓彼此在面臨嚴峻的生活處境時更有韌性,以維持社會的安定。
經歷暴風雨般的幾日,兒盟客服電話持續被打爆,許多人在過程中哭泣或受到言語攻擊,甚至遭到恐嚇威脅。社工被上銬帶走的畫面更讓臺灣無數社工徹夜難眠,職業價值感受到毀滅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