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傷害自己不代表真的想死:陪伴自傷者安全抒發,也看見陪伴者的挫敗
首先要澄清的是,「自傷」和「自殺」是不同的,自傷的目的不是死亡,而是讓自己度過艱難的時刻。
閱讀全文傷害自己不代表真的想死:陪伴自傷者安全抒發,也看見陪伴者的挫敗【人權星期三】沒被接住的孩子:如果你在我的環境中長大,又會長成什麼模樣?
少年矯正是一個漫長的進程,「陪伴」孩子一步步調整,這需要社會與孩子的「重要他人」們的協助與支持。
閱讀全文【人權星期三】沒被接住的孩子:如果你在我的環境中長大,又會長成什麼模樣?619 之後,我們與曝險兒童及青少年的距離──正向青年發展模式,臺灣準備好了嗎?
別忘了成人必須將青少年視為主體,並逐步發展正向關係。
閱讀全文619 之後,我們與曝險兒童及青少年的距離──正向青年發展模式,臺灣準備好了嗎?郭可盼/如何與精神病親友相處?了解精神病,其實是在了解「人」
重點不是放在駁斥這些想法非理性,而是理解他經歷的痛苦和其中的渴望,然後陪伴。
閱讀全文郭可盼/如何與精神病親友相處?了解精神病,其實是在了解「人」回應王婉諭:社會安全只是低標,精神病人需要更多「在社區生活的可能」
我們看不到一個病人在行使暴力前,有多少挽回的可能性,但都錯接了。
閱讀全文回應王婉諭:社會安全只是低標,精神病人需要更多「在社區生活的可能」林立青推薦序:社工筆下全然不同的城市,與活生生的人們/《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李佳庭故事中的每一個人,沒有全然的潔白,也沒有全然的灰暗,有著活生生的人會有的矛盾與灰心喪志。
閱讀全文林立青推薦序:社工筆下全然不同的城市,與活生生的人們/《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