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週報|11/19-11/25】未來手語也能立遺囑、政府主動「提醒」身障者避孕有補助、第一份動保「捐款資料庫」出爐

關注動物權益的媒體「窩窩」 11/21 公布全臺第一份動保團體捐款資料庫「動保捐款搜尋器」,值得民眾參考。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關注動物權益的媒體「窩窩」 11/21 公布全臺第一份動保團體捐款資料庫「動保捐款搜尋器」,值得民眾參考。
Read more新北市社會局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合作,首創「法律諮詢」+「社工協助」+「實物銀行」的「社福門診」。
Read more「成為我的眼」避免視障者被排除於世界之外。多一點科技協助與友善他人的好意,視障者不僅能自主打理日常生活,更可以獨立探索世界。
Read more指揮中心宣布,疫情三級警戒從 7/12 延長到 7/26,但餐廳內用、圖書館等 7/13 起可適度鬆綁。
Read more行政院的「社福紓困」限制「近 5 年內曾承辦政府社福業務」才能申請,讓許多 NPO 「看得到,吃不到」。
Read more疫情讓人們更謙卑的學習並反省,災難的另一面也許是翻轉社會的好時機。。
Read more疫情發生至今,身心障礙者面臨諸多挑戰。從簡訊實聯制到買包衛生紙,都必須跨越重重的門檻。
Read more對於身障者而言,搭乘大眾運輸實在難以做到「完全不觸碰」。在每日上班的路程中,無法做更多的防衛,讓自己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裡。
Read more針對長照及身障的日間照顧、家庭托顧、托嬰中心、保母,衛福部將提供營運補貼與員工薪資補貼。
Read more不少勞工生計因疫情受到衝擊,政府宣布紓困方案:預計提供中低收入戶共 4500 元,以及急難紓困最多 3 萬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