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捐款人和組織是互惠、陪伴的關係」/捐款人真心話

長期穩定捐款可以陪伴組織,讓員工有合理的待遇,該做、想做的事才能持續發酵,不會老是有人做一做就換人,這樣做議題很難長久、不會傳承。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長期穩定捐款可以陪伴組織,讓員工有合理的待遇,該做、想做的事才能持續發酵,不會老是有人做一做就換人,這樣做議題很難長久、不會傳承。
Read more臺灣人在兩岸政治、俄烏戰爭、疫情與經濟、環境災害衝擊等常態中,已經因民主自由、多元開放與迭代學習的能力,培養出足夠的韌性,更願意友善的與他人連結,將能無懼面對新挑戰。
Read more2023 年我們需要至少 430 萬元,才能讓多多益善更穩定、更長久的前進,和幽微角落的無聲者互相陪伴,讓細微但是重要的聲音,不被忽視和淹沒在人群裡。
Read more組織一方面要熟悉和辨認自己握有哪些資料,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如何以數位化方法存取這些資料。
Read more下一個 10 年,我們如何能夠面對貧窮與無家,不再束手無策?
Read more街頭有人不一定就不人道,也不一定要收容,才叫做人道。
Read more電子報的珍貴之處在這裡── 它的核心意義在於你與支持者的溝通。
Read more這些人有一天會返回社會:「他可能是你的親人、朋友,或是鄰居。因此與其去猜忌,還不如試著了解他。」
Read more許多企業支持藝文的原因是「聲望」,其次是「品牌識別」。對文化與藝術的發展能帶來良性或惡性的循環,還需要更多討論與反思。
Read more當社會安全網 2.0 把更多責任放在社工身上的同時,必須要回頭調整、檢視社工權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