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大重點看臺灣捐款:疫情中反增 30 億、青少年比不上毛小孩吸睛、金融業最慷慨但也最警覺/《公益觀察 2022》

現在我們說韌性,是社會或組織在經歷災難後,能從中學習知識與經驗,不能被同樣的災難和失敗,打倒第 2 次。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現在我們說韌性,是社會或組織在經歷災難後,能從中學習知識與經驗,不能被同樣的災難和失敗,打倒第 2 次。
Read more隨著社會地景的劇烈變動、數位科技發展逸出人類想像,以及實證精神的不斷擴張,公益責信也具有新時代的意義。
Read more《NPO X 企業跨界合作地圖》從組織架構、內容編輯到版面設計,都是以促成雙方「對話」為最大核心宗旨。
Read more「在專案裡,NPO 夥伴才是主體,他們代表非營利組織的觀點和期待,我們只希望透過提問,陪他們釐清困難與問題。」
Read more鼓勵個案給予回饋,能有賦權的效果。「個案能藉此梳理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的聲音能被重視,也認知到有權利和能力獲得更好的生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