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佳/重障兒爸媽:一堆治療師和訓練課,為什麼我們還是求助無門?

資源看似很多卻很難申請,各單位有相當多重疊或不完整,浪費資源又累死家長。處處碰壁的過程中,常感覺自己像在乞討幫助,好像需要幫助是我們的不對。重障兒的需求,是被社會遺忘的。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資源看似很多卻很難申請,各單位有相當多重疊或不完整,浪費資源又累死家長。處處碰壁的過程中,常感覺自己像在乞討幫助,好像需要幫助是我們的不對。重障兒的需求,是被社會遺忘的。
Read more臺灣缺乏適任的特殊兒居服員,家長全天候居家照護不僅風險高,更連帶影響生活品質、經濟狀況。我的分享希望讓這些家庭得到支持、能放慢腳步生活。
Read more身障者普遍表示,如果自己是事件當事人,也不希望只由家長代替自己發聲;家長說的未必代表自己的期待與需求。
Read more在臺灣,平價、優質的幼兒園型態如何展開佈建;何以建立社區連結,使社會住宅成為婦女重新安居自立的所在?
Read more繭居者父母常遭親戚友人批評「都是爸媽教不好才會變成這樣。」父母因而感到羞愧、不願意讓子女繭居一事曝光。
Read more立意良善的行動接見政策,卻因為不夠完善的設計,反倒成為一線工作者新的負擔,空間、設備和技術上都還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Read more移植北歐的公共托育、向德國取經的多世代共融、遵循全球標準的精障會所,多層次的模仿、落地後的創新,你學會了嗎?
Read more「實習被取消」對學生來說是非常嚴重的事,若沒能即時轉換單位,或是有替代方案,勢必得面臨延畢的困境。
Read more部分老師可能不知道如何使用設備,使學生的學習出現空窗。
Read more臺灣目前生產及幼兒照顧假的政策及法令仍相當不足,需持續調整改善,以捍衛女性在職場上的平等發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