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精神病人的自我實現

我成為精神病人後,聽到最多的聲音是「別想」、「別做」。但精神病人原是一個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望、條件與能力,怎可能都適合一樣的工作呢?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我成為精神病人後,聽到最多的聲音是「別想」、「別做」。但精神病人原是一個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望、條件與能力,怎可能都適合一樣的工作呢?
Read more社工 3 大陣亡死因,包括工作任務不合理、業務繁瑣且流於形式、社會服務體制化失去彈性。
Read more「社工很缺耶,你工作不難找啊」,待業這段期間沒有人問我怎麼了?沒有人關注我堅持 10 年成為社工,卻畫上句點。
Read more離別也可以視為一種歡慶,歡慶我們共同的旅程到了一個段落,對方要往新的篇章走去了。
Read more「我們會服務到各家戶都能恢復平常、穩定生活後再結案。」
Read more當中介組織變成一個代收代付中心,捐款人永遠不會理解捐出去的錢該怎麼真正變成「好事」。
Read more「這筆捐款政府一毛不留,全部都會發下去,百分之百用在罹難者家屬、傷者、目睹乘客身上。」
Read more究竟應該捐款多少才夠?一場重大事件到底該處理到什麼程度,才是合理完善?
Read more王婉諭長期投入兒少保護、精神障礙、居住正義、犯罪被害人保護等領域,讓倡議團體看見與體制內連結的機會。
Read more中央政府的加薪政策,卻被用人單位以「名義上不是社工,卻實質從事社工工作」的方式,規避加薪制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