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

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公益圈

【原家轉型7】王增勇/社會福利如何打破「福利殖民」,成為對原住民族有意義的支持?

國家提供的資源,需要透過原家中心轉譯,以促進原住民主體性的方式提供社會福利,培力原住民成為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群體,而非文化被解體的個人,也才能回應原住民對未來的期待與想像。
閱讀全文【原家轉型7】王增勇/社會福利如何打破「福利殖民」,成為對原住民族有意義的支持?
Dscf2802 2

大人組隊、兒童占凱道!「孩子不只代表未來,也是我們的此時此刻」

「我希望大人能蹲下來,讓內心變成 95 公分高,跟孩子一起享受這個過程。當你和孩子平視時,彼此的關係就會有所改變。」孩子們將凱道打造成屬於自己的微型城市,也讓兒童權益得以實踐。
閱讀全文大人組隊、兒童占凱道!「孩子不只代表未來,也是我們的此時此刻」

精神病不是靈界作怪!永和首創身心支持小站,強制就醫銳減 75%

永和衛生所首創身心支持小站,集結在地盟友減少精神疾病服務案量、阻止許多自殺案件。他們相信,建立一個友善場域,可以讓精神病人有機會融入社區,做社區的志工、好鄰居,而不只是病人。
閱讀全文精神病不是靈界作怪!永和首創身心支持小站,強制就醫銳減 75%

【原家轉型6】王增勇/成為一位社福中心督導有多難?原民會「不教而殺」的制度性暴力

學生說,他花了 6 年學習成為一位督導,凝聚團隊、建立資源網絡、掌握科層溝通,是多麼不易。然而原家中心轉型,將使新聘督導倉促上任,我擔心缺乏訓練與支持的情況下,他們將面對重重挫折。
閱讀全文【原家轉型6】王增勇/成為一位社福中心督導有多難?原民會「不教而殺」的制度性暴力

【原家轉型5】黃嘉鈴 Yusi Maray/MIHUMISANG!我們能夠好好呼吸?原家轉型的實務困境與優勢

期盼原住民文化能納入原家中心轉型的內涵。如果破壞或否定原住民文化,使原住民不能表達、被忽略,這就是暴力;如果面對主流文化和政策,我們原住民社工只能適應,而否定自身文化,這就是權控。
閱讀全文【原家轉型5】黃嘉鈴 Yusi Maray/MIHUMISANG!我們能夠好好呼吸?原家轉型的實務困境與優勢

印尼女性護林隊:不威脅搶奪、用溫柔擊退開發,以社區為核心守護森林/【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印尼亞齊省在地環保組織 HAkA 以社區的需求出發,培訓了當地第一支女性護林隊。她們和森林的關係密切,和開發者以獨特方式對話,不僅復育了森林,也增加女性的經濟自主能力與政治影響力。
閱讀全文印尼女性護林隊:不威脅搶奪、用溫柔擊退開發,以社區為核心守護森林/【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郭可盼/一個社工被起訴之後:那些在體制中為難、在倫理中掙扎的助人工作者

我也會很擔心,社工必須變得越來越自我保護,包括拒絕服務風險較高的案主、較常使用強制的措施、花很多時間和力氣完成行政作業和紀錄,而非專注於服務,或決定離開社工領域⋯⋯
閱讀全文郭可盼/一個社工被起訴之後:那些在體制中為難、在倫理中掙扎的助人工作者

【城市共生3】「驅離已證實無效」,艋舺公園改建案:6成商家支持街友「就近納管」

艋舺公園改建在即,無家者聯盟提出「就近分級納管」街友,來取代強制驅離,以達到都市包容。他們強調,所謂包容,並不是要用誰的犧牲去包容誰,而是努力建構一個能夠滿足彼此需求的城市。
閱讀全文【城市共生3】「驅離已證實無效」,艋舺公園改建案:6成商家支持街友「就近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