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6個提問認識「微笑憂鬱症」:和憂鬱症有什麼不同?看起來很快樂,但內心很憂鬱?/《微笑憂鬱》

「以兒少為中心」的兒童節目如何製作?孩子的各種樣貌與悲喜,都值得被看見!

什麼是自閉症?我們由下而上理解世界、擁有特殊興趣、誤解與嘲笑讓我們隱藏自己/《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澳洲友善會議指南:不只重視性別、無障礙,還有空間氣味、參與者稱呼的全方位共融/【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IKEA 新莊店:18 年來沒有身心障礙夥伴離職,傾團隊之力共融

無家者是最希望公園乾淨的人,以便在舒適的地方休息。夜宿公園更是一種自我保護,因為公園明亮、便於求救,許多無家者都慶幸公園有駐衛警。尤其近年女性無家者人數逐漸增加,更需要安全的空間。
煥然一新的公園雖然值得期待,更多居民關心的卻是「人」的議題。無家者聯盟召集數十位志工,上街訪問公園的日間使用者、夜宿者和附近商家,發現真正的使用者和用途其實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
透過民間團體的訪查,也讓讀者第一次聽到無家者對改建案的心聲—— 即使他們自己的「家」將被拆遷改建,但他們多數在說明會等場合並不容易開口。
朱冠蓁說,城市暗藏著貧窮者的付出、跟他們曾經的榮光,但他們從未被記得。「我們要不斷地說、一直說,直到他們生命的脈絡也被寫進歷史,直到每個人都能抬頭挺胸地說—— 我也擁有這座城市。」
社救盟昨日召開記者會,以 9 個沒有回應衛福部修法草案,批評草案不但未採納民間在服務過程中所見的實務觀察,還遠離總統賴清德承諾的改革願景,呼籲行政院盡快將草案退回衛福部重寫。
我國《社會救助法》因年久失修而被譏為排除窮人的濟貧法。為了因應各界修法呼聲,衛福部終於參考學者調查與評估,在4月提出修法草案。其中最具爭議性的 15 項訴求,政府究竟買單了多少?
女性志工編織出的安全網,還形成了一個類似公民空間的狀態,參與其間的女人們相互陪伴、傳遞資源,支持著彼此。多重的支持體系,也讓女性雖然落入貧窮的機率較男性大,但仍有機會維持生活的穩定。
「把生命丟到路上流浪,才能看到它真正的模樣」。曾有一個罹患肺栓塞的無家者,早早寫了張「不要急救」的紙條塞在褲子口袋,說萬一哪天出事,千萬別把他救活⋯⋯
2023 年多多益善一共推出的 123 篇報導中,最受讀者歡迎的前 10 名是哪些呢?邀請你趁此機會瀏覽或重溫一次!並和我們一起期待新的一年,多多繼續帶來的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