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諭專欄/內閣性別比例從來不只是數字,而是權力的重分配

編按:有鑑於立委王婉諭與其團隊長期深入、多面、即時的社政討論,Right Plus 合作開啟王婉諭專欄,收錄、匯集、編整其相關產出,避免有價值的論述散落在社群媒體的片斷之間。

本專欄目的僅在於公益專業與社政領域的累積傳承,不具政黨推廣功能、不做政治響應,內容亦不代表本站立場。


首圖/取自總統府 @ flickr, CC BY 2.0

還記得 2016 年時,臺灣選出了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總統,讓臺灣在亞洲的性別平權史上寫下新的一頁。然而,當時公布的新任內閣名單,高達 90% 佔比的男性內閣,讓不少人為之錯愕。

蔡英文總統那時的回應是:「內閣成員的性別比例,讓大家失望了,各位的指教,我虛心接受」。那時她也承諾,未來會努力落實性別主流化,希望性別平等可以落實到各個職業領域,也要求執政團隊在決策中,要把性別議題納入。

https://www.facebook.com/tsaiingwen/posts/10153343670986065

4 年過去了,女性擔任總統的出色表現毫無疑問,新內閣的男性佔比卻從當時的 90% 提升到了 95%。讓人不禁困惑,女性可以當總統,為什麼卻無法擔任閣員呢?

或許大家並不覺得這有什麼,認為唯才適用、會做事比較重要,只是適任的人才剛好都是男性,甚至認為,目前就是「沒有適任的女性」。

但,是「沒有適任的女性」,還是我們眼裡「看不見女性」?

不是沒有,只是看不見

所謂的性別均衡,其實不單只就數字表面所呈現的狀況,我們必須更有意識的去看到不同性別在各種職業中適合的可能。

「不是沒有能力強的女性、不是沒有適任的女性,而是我們看不看得見這些女性。」

要談為什麼女性在職場上不容易被看見,就必須先正視女性在職場上所遭受的困境。

根據去年 3 月勞動部的調查,今年臺灣的同酬日為「2 月 21 日」。也就是說,女性在一整年工作後,還需要「額外工作 52 天」,才能得到和男性前一年相同的薪水。

臺灣歷年兩性薪資差距 & 同酬日

年份(民國)兩性平均薪資差距(%)女性需增加工作天數同酬日期
100 年17.163 天101 年 3 月 3 日
101 年16.561 天102 年 3 月 2 日
102 年16.159 天103 年 2 月 28 日
103 年15.356 天104 年 2 月 25 日
104 年15.055 天105 年 2 月 24 日
105 年14.654 天106 年 2 月 23 日
106 年14.654 天107 年 2 月 23 日
107 年14.654 天108 年 2 月 23 日
108 年14.252 天109 年 2 月 21 日
資料來源/勞動部統計 1統計 2


女性在職場上常遭到質疑的是:「是否能兼顧家庭?」、「工作表現是否因為家庭而受影響?」甚至在參與政治時,時常被問到的問題都是:「家庭怎麼辦?小孩子誰顧?先生支持嗎?」

至今女性在職場上仍受到許多不平等對待,這些傳統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的在一般社會大眾的想像中。

內閣的性別比例,反映出我們的參政想像

而現在新任內閣的性別比例,正反映出我們的最高行政機構,對於多元族群參與政治的包容度,以及我們對參政的想像。

今年 520,總統蔡英文主持部會首長宣誓典禮。圖/總統府 @ flickr, CC BY 2.0

2015 年,45 歲的加拿大總理杜魯門在就職前,從黨內 134 位男性議員、50 位女性議員中,各自挑選出 15 位組成了男女各半的新內閣,並表示「這是給加拿大女性一個訊息:妳對這個世界很重要,妳必須超越傳統男人們建立起的網絡。」

性別比例從來都不只是冷冰的數字,而是權力的重新分配

我們有一位女性總統,縣市首長、縣市議員、立法委員的女性比例也日漸提升,我們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婚姻平權的國家。臺灣一直在進步,但一個缺乏多元性別平衡的內閣,真的無法自詡是個平權國家。

真正的平權,不是這條路上只有男性可以走,而是每個人都有平等走在這條路上的機會。

希望我們的臺灣,能真正以平權、多元為傲。


延伸閱讀:
1. 為什麼我們該在意史上最「男」內閣?婦女新知:違背承諾、女性參政倒退 30 年、性平實踐無人把關
2. 108 年社福政策白皮書:兒少參與做半套、婦女就業長年無改善、忽略長照與身障者需求
3. 從同婚公投看實質平等:扭轉偏見需要教育,杜絕歧視需要執法後盾/亂入公約課後隨筆 05


原文於 2020.5.19 刊於王婉諭粉專,Right Plus 獲編整刊登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王婉諭
王婉諭

過去我是全職媽媽,現在是時代力量立法委員。
 
進入立法院後,我們致力於犯罪被害人保護、社會安全網、托育幼照環境、社工權益、性別平權、性平教育、精神衛生、環境保護等多項議題。未來,我們仍希望努力關心社會中的每一個角落,讓臺灣往更好的方向前進,也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好的成長環境。

我們一起勇敢,照亮孩子的未來!

文章: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