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孟勳隨筆/NPO 傘狀結構,讓公益大組織成創新小組織孵化器
編按:公益責信協會理事長余孟勳自 2018 年起全心投入公益領域,將自身財會專業發揮得淋漓盡致,成為許多社會團體重要的諮詢與交流對象。Right Plus 將其日常隨筆收錄於他的專欄中,以避免平日專業的觀察點滴受制於難以保存資訊的社交媒介而流失。
公益責信協會今年 7 月起進駐臺北 NPO 聚落,這個由原本北一女宿舍改建的場域,提供給公益組織租用或共同工作。這對於我們這樣的微型組織來說當然很有幫助──總算不用在咖啡廳遊牧,感覺很安心,工作效率也好很多,此外也提供了與其他中小型組織連結的機會。
這件事讓人思考,如果要讓非營利的點子成長,還能做什麼?
上週末跟一群年輕朋友碰面,幾乎都是科技背景,他們以志願的方式集結起來做了一些有意思的服務,而且還頗有一些使用者。超過半年,模式已漸漸穩定,他們開始思考正式成立一個法人組織的必要。
成立一個小規模的社團法人,好處是讓影響力和名聲累積下來,而且也避免志願服務者輕易跳坑也輕易棄坑的狀況。比較麻煩的就是成立的程序、每年的會員大會、預決算申報、申請公益勸募核准,以及日常的行政負擔。
目前企業或社會企業創新的孵化和育成都是比較豐沛的,相對而言好像沒看到針對非營利組織的協助。很多時候,補助款都是一次性的,或是雖然每年給,但也只是給錢,其他的各個眉眉角角都交由組織自己磕磕絆絆的摸索。問題是商業組織在法規或運作模式方面都較單純,非營利組織卻充滿了各種細節。
我的想像是(也可能是孤陋寡聞),有沒有一種傘型組織,接住這些要長大的非營利點子?
比方說有個已經成立的 A 協會好了,讓一些還沒有確定要成立組織,或成立過程至少要半年的年輕人,先以專案的型式窩在 A 協會裡,然後以指定捐款及專戶的方式(例如民眾指定捐款給 A 協會中這群年輕人的特定專案)來管理相關金流,A 協會則一併處理行政及日常,讓非營利的點子得以安身。
如此不只這些年輕人可以維持志願的形式、不必立刻面對行政事務擴增的壓力,就現實面來說則立刻可以收捐款,不用完全由這些年輕人掏腰包。如果未來專案規模擴大或決定要另立組織,就再切割出去(spin off)。這樣可以保留彈性,而 A 協會既然額外處理相關行政事務,也應收取合理的補貼。
這個模式可能會有的問題大概是,因為資源共享,所以得到的名聲和風險也會共享。如果專案與協會的想法或價值差異太大,利害相關人可能會有異議或衝突。不過假如規模尚小,應該還不會太嚴重。
簡言之,降低「創業做好事」的門檻是鼓勵更多公民力量(尤其是年輕人)加入公益部門的一件大事,尤其是非營利組織。這除了代表注入創新的活力,也鼓舞單純的善意,不必強求每件事都要想出營利模式。
相關討論請見原文理事長手記 #55 留言,Right Plus 獲授權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