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

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250717 社會局 洗澡 身障

伍仕豪/連「洗澡」也失去自由?我看見北市取消沐浴個人助理服務,對障礙者的衝擊

撰文/伍仕豪 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會員

假設你和朋友約好一起吃飯,但他卻回你:「我今天不能去,因為我不能洗澡。」你大概會以為他在開玩笑,或者找藉口。畢竟,「洗澡」怎麼可能成為一個不能赴約的正當理由?

但你知道嗎?對不少身障者來說,這不僅是日常,更是迫於現實制度下的無奈。

2025 年 6 月,臺北市政府逕自刪除身心障礙者「個人助理服務」中協助「沐浴清潔」的服務項目,修改成「清潔盥洗/擦澡」1作者註 1:身心障礙者在與個人助理媒合期間,須由個人助理結束每日服務後,勾選「服務紀錄表」,紀錄一整天的服務項目。此次北市府將這張紀錄表中的「沐浴清潔」刪除,改為「清潔盥洗/擦澡」

舊版個人助理服務記錄表,身體及健康照顧欄位中,有一項「沐浴清潔」服務。圖/作者提供
新版個人助理服務記錄表,身體及健康照顧欄位中,原「沐浴清潔」改為「清潔盥洗/擦澡」服務。圖/作者提供

「個人助理」是代替障礙者的眼、耳、手、腳,根據障礙者本人的指示,協助完成生活事項(包括沐浴、移動、購物、就醫等)的重要角色。

而本次刪除的個人助理服務項目「沐浴清潔」,是指身體的沐浴及清潔,因此包含洗頭和洗澡;但是「清潔盥洗/擦澡」僅指擦澡和刷牙、洗臉。這樣的分類方式來自中央對長照服務的定義,北市社會局在個人助理服務中也採用了相同標準。

因此北市府不經充分說明與配套規畫就修改服務項目,等於直接斷了無數障礙者洗澡的基本生活需求。

3 種沐浴協助方式,唯有個人助理保障自主權

在臺灣,對於不便或無法自行洗澡的身障者而言,常見的協助方式大致有 3 種——

1. 依賴家人照顧:這代表著身障者的生活節奏,需要配合協助他的家人,甚至壓縮身障者的自主空間。

    例如,曾經有次我有個非常想去聽的演唱會,且已和同學約定好,但因為自己平常上床需要家人協助,如果我去聽演唱會,結束後回家的時間太晚了,家人無法晚睡等待我。因此我最終只好放棄聽演唱會。

    2. 申請長照居家服務:仍是一種由他人主導、障礙者從屬的服務形式。無論是申請長照中「沐浴」或是「盥洗」服務,一定都要事先和個案管理師(個管師)及督導提出需求,每一次服務內容的改動都需要和個管師討論。

      不僅如此,障礙者幾乎不可能臨時和居家服務員更改服務時間,因為居家服務員一天會跑非常多個案,一個個案的服務時間通常為 1-2 小時。

      長照系統裡的到宅沐浴服務。示意圖,非文中指涉對象/臺中市政府

      3. 申請個人助理服務:這是目前最接近能讓障礙者「自立生活」的服務模式,能由障礙者自己決定什麼時候洗澡、如何接受服務2編註 2:個人助理是身心障礙者邁向自立的重要角色
      個人助理可以依照障礙者的意願和需求,協助障礙者處理各種日常事務、和障礙者一起做事,而非單方面替障礙者做決定。讓他們不再只能被動等待、配合外界幫助,而是能選擇並安排自己想過的生活。(參考報導:【自立生活2】撐不過2年的短命工作,身心障礙個人助理「熱情燒完就離開」

        個人助理服務以自立生活為核心,其中,受過培訓的個人助理必然理解必須全權尊重身障者的決策,而非單方面替障礙者做決定;

        所以身障者有絕對的決策權,同時,身障者也具備相應的「責任」—— 向個人助理提出的任何要求,都需要為自己付一定的責任,而非輕易將責任推卸給服務提供者3作者註 3:以照顧觀點出發的長照服務,由於擁有一定決策權的人是個管師及居家服務員,因此服務過程若身障者受傷或發生意外,即便身障者也有一定的責任,提供服務的一方,仍比較容易被歸咎大部分的責任。

        這樣的服務模式,保障雙方都能在平等、互惠、無情感負擔的前提下,建立專業合作關係;也讓服務變得更加具備專業性與可持續性。

        多數人可能不能理解,為什麼要把「洗澡」說明得這麼複雜。但這正是身障者平常面對的選擇和困難。當身障者只能選擇依賴家人照顧或申請長照居家服務,為了配合照顧者排班而無法自由決定什麼時候洗澡,他們的行動自由、人際社交,甚至工作安排,都會受到直接影響。

        服務項目變更後:生活被剝奪自主權、晚上也不能洗澡

        在這次服務項目被刪除的事件之前,許多障礙者也不一定能順利申請到個人助理沐浴服務,因為政府時常強烈建議障礙者優先使用長照服務。

        為什麼呢?因為長照預算規模較龐大,不需額外爭取;相反的,障礙者如果要申請個人助理服務,則需要由社會局逐案核定服務時數,對政府單位而言比較「麻煩」。

        我曾為了申請個人助理服務參與審查會議,當時臺北市社會局官員一再跳針式的詢問我:「怎麼不多用長照?」

        然而如同上述說明,個人助理服務和長照服務不同。個人助理能讓障礙者主導個別化的服務,協助障礙者自主決策,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單只是「照顧」身障者。

        這次事件在障礙團體的抗議下,臺北市政府已經暫停施行,但問題並沒有解決。

        臺北市負責提供個人助理服務的單位目前表示:個人助理還是能提供沐浴服務。只是服務表單已經刪除「沐浴清潔」的選項,身障者現在得自行在服務項目的「其他」欄位寫出「沐浴清潔」4 字。

        臺北市政府服務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訊。圖/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官網

        然而我們擔心,如果未來個人助理服務真的取消「洗澡」服務,大多數白天有工作、無法自行沐浴的身障者,下班回家將沒有人替他們洗澡。

        因為他們可能只能轉而申請長照沐浴服務,但大部分居家服務員不會在晚上工作,他們通常白天已經接好幾個個案,並非從早到晚服務同一個個案,很難晚上繼續工作、為身障者洗燥。所以,障礙者可能申請不到晚間的沐浴服務。

        我們需要穩定的個人助理服務,障權法修法不能再等

        你可能會問:那「個人助理」這麼重要的制度,應該有法律保障吧?

        答案可能令人感到失望。《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下簡障權法)做為我國障礙者權益保障的根本法律,竟然沒有「個人助理」這個名詞,更沒有納入個人助理的服務原則和規範等。這導致各縣市提供個人助理服務的規則不一,標準落差極大。

        例如,障礙者在向地方政府申請個人助理時,都需自行撰寫使用規畫,然而即使是身心障礙狀況相似的 2 位申請者,明明寫了幾乎一樣的計畫內容,但分別在不同縣市申請服務,最後他們能獲得核定的服務時數卻可能有極大落差。

        在個人助理勞權方面,各地方政府給予個人助理的「交通費」也不一樣。像臺北市是接 1 個案子就 100 元,也就是如果個人助理當天接 3 個案子,當天交通費就是 300 元;但在新北市,無論接幾個案子,1 天內的交通費就僅 100 元。

        此外,個人助理提供洗澡服務的薪酬也遠低於居家服務員。居服員若替障礙程度較嚴重的身障者洗澡,是有額外加給的;然而個人助理替不同障礙程度的身障者洗澡,時薪一律僅 250 元。

        不僅如此,個人助理相關政策還可由地方政府任意修改,無須與障礙者充分溝通,如同這次臺北市政府逕自修改「沐浴清潔」的服務項目。

        設想一下,如果今天你被家人「禁止洗澡」,你會是什麼感覺?對一個需要協助才能洗澡的身障者來說,這是何等的羞辱與剝奪?

        障權法至今已近 18 年未曾修法,修法不能再等。你會開一臺 18 年沒保養的車上高速公路嗎?那我們又怎麼能期待障礙者依靠一部 18 年沒修的法律,安全度過每一天?

        身障者不是「接受幫助的人」,他們是有工作、有朋友、有社交、有生活安排的人。他們不該因為一條缺漏的法律條文,就失去基本人權。

        今年 3/14,多個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衛福部修障權法應聆聽障礙者的聲音。攝/曾玉婷

        延伸身心障礙&自立生活:
        1. 障權法修法列立院優先法案,民間持續呼籲草案應貼近身心障礙者需求
        2. 日本漸凍症議員來臺交流:「制度應從人的需求出發,而非強迫人適應」
        3. 賴宗育/被遺忘的颱風假需求:居服員放假重障者怎麼「自立生活」?如何訂定配套?
        4. 【自立生活3】首例!身障者為爭人力告贏政府,重障者玉姐:「只求晚上不要泡在尿裡」
        5. 「排泄在褲子裡、在輪椅上過夜,或乾脆吃安眠藥睡2天!」孤立無援的重障者,與遙不可及的自立生活


        你的一筆捐款,讓許多脆弱處境和善意行動被看見

        脆弱群體的處境沒有人看見,助人工作的學問不被理解,政治、法規、制度上的問題沒辦法被好好釐清。

        每一天,為了讓社會對公益的想像不只有「愛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無家者、脆弱青少年等無聲的群體被聽見,《Right Plus 多多益善》以新聞專業投入公益,用僅僅 6 個專職夥伴堅持至今。

        在沒有充足設備、不仰賴財團和政府、不做廣告化的新聞下,靠著大家的捐款,好不容易走了 4 年。有你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