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

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2025 專題主視覺 Rp 原住民轉型正義

【專題|聽我們的故事】原住民轉型正義:政治受難歷史與創傷療癒

「那個夜晚,族人結束一天工作,晚餐後在家休息。忽然警察闖入,栽贓屋內有手榴彈與為匪宣傳的傳單,抓捕部落長老教會執事,毆打、囚禁、刑求,歷時 7 天⋯⋯」—— 1960 年「手榴彈事件」,5 位花蓮卓樂部落的族人被捕、受難。

在臺灣戒嚴時期,許多人民因政治因素遭逢國家不法侵害、捉捕甚至判刑。民主化以後,「轉型正義」成為重要工作,國家透過事件調查、公開檔案,認定國家的司法/行政不法,試圖回復正義。

然而,療癒政治暴力所遺留下的傷口,往往要透過人們「訴說自己的故事」開始。

回望政治暴力創傷,讓族人做主角述說故事

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樂部落晚間的烤肉會上,圍聚著政治受難族人後代、政治暴力創傷療癒計畫工作者、玉里原住民族家庭中心社工。這不只是一場晚餐聚會,更是讓族人有機會說出受難記憶、部落故事的場域。

為什麼會是「烤肉會」?

原先由漢人計畫專員(同時也是社工)吳學儒進入部落展開的「政治暴力療癒計畫」,打算佈置一間團輔室,邀集部落政治受難後代來此談論受難事件。然而,這樣的設計與部落生活樣態有所落差,直到遇見原住民族家庭中心社工張俊傑彼此激盪想法,這個計畫有了不同的樣貌。

在張俊傑的參與和協助下,計畫的進行方式轉向,改為以更貼近日常生活的方式進行,並充分納入部落的參與。他們舉辦「烤肉會」,邀請族人說出自己的故事和感受,讓記憶不再只是創傷,也成為分享的起點。

此專題收錄 3 篇文章,由手榴彈事件療癒計畫專員吳學儒、方案督導張智凱主筆,寫下他們在 2023-2024 年間從烤肉會出發,和族人「一起一起」1在部落中經常使用「一起一起」這個詞,代表「一起同在」的意思。 展開的療癒旅程。

3篇故事:從烤肉會到展覽,看見文化社會工作的實踐

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專題,和讀者一起看見原住民族文化社會工作的實踐,這也是多多益善與工作者們展開專題策題的初衷。

2024 年,多多曾推出「原家中心轉型」特輯,透過 7 篇工作者現身撰稿,呈現原家中心如果被合併進社安網,可能因為難以無法執行文化社會工作,而對原住民社工、對部落帶來的負面影響;2025 年,當原家中心被合併入社安網已成為事實,我們希望再進一步,具體帶讀者看見以原住民為主體展開社區工作的重要。

這次的專題名稱,來自手榴彈事件展覽名稱「聽我們的故事」。我們想邀請讀者,從吳學儒首篇分享開始,跟著「漢人社工小白」的他進到部落。他分享自己對漢人/社工身分和角色的擔憂和反思,以及後來的他透過什麼方法,鬆開緊繃的界線和內心的結?

第 2 篇是張智凱的手榴彈事件觀展攝影與書寫,能充分看見族人記憶中的歷史事件,以及此事件在族人基督信仰中的意義,族人又如何透過舉辦展覽說出自己的故事、獲得療癒。

最後一篇,由吳學儒書寫原家中心社工張俊傑的故事,張俊傑身為族人,同時也是政治受難後代,為什麼要親自籌辦事件展覽?他對於原住民社會工作的深層反思,都寫入這個篇章中。

訪問撰稿|吳學儒、張智凱
核稿編輯|王俞茹、黃愉婷、葉靜倫
執行編輯|王俞茹、黃愉婷
社群編輯|黃婉婷
視覺設計|林 俐
首圖攝影|張智凱


你的一筆捐款,讓許多脆弱處境和善意行動被看見

脆弱群體的處境沒有人看見,助人工作的學問不被理解,政治、法規、制度上的問題沒辦法被好好釐清。

每一天,為了讓社會對公益的想像不只有「愛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無家者、脆弱青少年等無聲的群體被聽見,《Right Plus 多多益善》以新聞專業投入公益,用僅僅 6 個專職夥伴堅持至今。

在沒有充足設備、不仰賴財團和政府、不做廣告化的新聞下,靠著大家的捐款,好不容易走了 4 年。有你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