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共生1】艋舺公園改建:分段施工、迴廊縮減衝擊街友、半數以上使用者原來「有家」

位於臺北市萬華區龍山寺正對面的艋舺公園,白天聚集著閒聊、下棋、運動伸展的長者,入夜後,無家可歸的人們以紙箱充當床墊,睡在長椅旁度過一晚⋯⋯艋舺公園在萬華落成近 20 年,將於明年(2025)進行大規模改建。

回顧 2019 年,當時臺北市議員吳沛憶,指出艋舺公園空間規畫不佳、缺乏設計特色,要求重新打造。2 年後,臺北市公園處開始推動改建籌備計畫,陸續舉辦景觀工作坊、說明會等,找來萬華的里長、商家、社福團體、政府官員等人參與討論。設計團隊更期待,把艋舺公園打造成形同「東京表參道」的觀光景點。

今年 4 月,艋舺公園改建案通過北市府的「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查,顯示改建已成定局。工程初步預計在年底發包,明年開始動工,工期預估約 1 年。

然而,長年深耕萬華貧窮與弱勢議題的民間團體,包括人生百味芒草心慈善協會臺北市攸惜關懷協會臺灣思安慈善服務協會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等,發現整個改建籌備過程中,缺乏無家者和其他公園使用者的聲音,對施工過程和改建後的衝擊影響評估、配套措施都付之闕如。

這些團體共同組成「無家者聯盟」(下稱無家盟),今年 6 月發起「艋舺公園使用者需求調查」,召集數十位志工上街訪問公園的日間使用者、夜宿者,與附近商家,共收集 168 份問卷(註 1),盼釐清公園使用者的面貌和需求,提供未來改建時,市府構思配套的參考,也希望透過公民調查行動,開啟社會大眾與無家者之間的對話。

公園是「所有人」的公園,庇護街友更庇蔭社區長輩

這次改建,最大的轉變包括更改艋舺公園迴廊屋頂的顏色和樣式、將龍山寺前方廣場的下凹水池填平,以及將面向和平西路與三水街側的迴廊部分拆除,以引進人流等。煥然一新的景觀固然值得期待,但更多居民關心的其實是「」的議題。

艋舺公園改造示意圖。攝/曾玉婷

6 月下旬,北市公園處在龍山文創基地舉辦的說明會上,幾位在萬華長大的居民都不滿艋舺公園長期被無家者占據:「硬體設施變得再好,但遊民問題不解決,都沒有用!」

實際上,根據無家盟的調查結果,在艋舺公園的日間使用者中,53% 是社區一般民眾、47% 是無家者。也就是說,「有家」的一般民眾,才是艋舺公園白天的主要使用者

這些一般使用者有將近一半是 70 歲以上的高齡長者,7 成以上超過 60 歲。他們白天通常去公園休息(59.5%)、交朋友(54.1%)、領愛心便當或生活用品等物資(31.1%),或休閒娛樂(27%)。其他還有散心、懷舊、運動、喝酒、找工人、找工作、發物資、互相幫忙等。

有負責訪談的志工感慨,艋舺公園作為「老人日照中心」的功能很強大,白天除了在地人,也有遠從新莊等地來的人,他們坦承自己是因為「孤獨」,才來尋找與他人的連結,整天都在公園交朋友、聊天、滑手機打發時間。

值得關注的是,使用公園的一般民眾中,有 17.7% 具備低收/中低收入戶身分、13.5% 有身心障礙證明;但在無家者身上,卻只有 6.4% 跟 3.5% 的人,可以拿到福利身分,差距甚大。

無家盟說明,這並非代表一般民眾比無家者更貧弱,而是因為臺灣社會救助制度的審查門檻太嚴苛。例如,現行《社會救助法》對於「家戶」和「居住地」的要求極高,導致跟家人斷絕往來、沒有穩定居所的街友容易直接被排除。

身心障礙證明的核發也同樣嚴苛,事實上,我國政府核定的身心障礙人口比例(5%),長期以來都遠低於國際平均(15%)。這些制度讓許多人難以申請補助,因此落入街頭,或者反過來因為落入街頭(沒有固定居所)而無法獲得補助。

整體來說,這群公園的日間使用者,既是附近鄰里經濟的消費者、幫忙找工作的媒合者和勞動者,也是慈善活動的施與者和收受者,入夜後,多數人其實都會返家或轉往他處,和許多居民原本想像的「公園被無家者占據」不太一致。

在艋舺公園聚集的民眾。攝/曾玉婷

無家者方面,根據臺北市社會局受訪時指出,目前艋舺公園街友列冊約 89 人,實際會睡在公園的約 70、80 人。由於公園規範,晚上 9 點後才可鋪睡袋睡覺,到了隔天早上 7 點後就不得躺臥,還有體力和能力的街友白天會去打零工,部分人會繼續坐在公園休息。

無家盟社工張羽儀,也是這次調查的執行人。她還觀察到,有些無家者的行李塞不進社會局提供的行李袋,卻因為工作要離開公園、又擔心隨身物品被清掉,乾脆「僱用」其他身體狀況欠加、無法上工的無家者來顧行李,形成在地獨特的打工文化

「對於近貧的民眾與赤貧的無家者,艋舺公園都有不易取代的價值。」無家盟表示,在房價高、消費高的雙北市區,艋舺公園已成為高齡者日常社交、休閒、領取物資、媒合工作機會的場所,也為窮人保留一塊在地安老的生活場域。

無家者離開如同斷線,施工後何去何從?

此次公園改建案,從居民商家、在地服務團體到無家者,各方都擔憂因為工程缺乏配套,導致施工期間或竣工後,無家可歸的人失去休息空間,只能外移至鄰近街道,另尋棲身之地。

根據社會局等各方說法,未來也許會採取分段施工,比如讓東側迴廊的無家者暫時睡在西側迴廊,但明確的施工期程和細節安排,現階段都未定。即使完工後,仍可能因為部分迴廊和屋頂被切掉,導致可用面積縮減。

調查結果顯示,在 70 位夜宿公園的無家者中,有 46 人認為移居到走廊另一側有困難,主要是擔心過度擁擠、遇到騷擾與人際糾紛等因素,多數人還是想以艋舺公園附近商圈、萬華地區街道與公共空間,作為替代居住方案。

面對外移,居民間有不一樣的聲音。有人認為應趁機「驅離所有無家者」。畢竟公園有保全跟清潔人員能定期巡邏、照顧和打掃,如果破壞附近鄰里的環境與秩序,造成騎樓髒亂、隨意吐痰便溺、阻礙行人通行,誰來管理?

也有民眾認為,「不該讓居民承擔所有街友在萬華聚集的社會成本」。他們一方面不希望排除無家者、願意共存共融,但也認為需要有好的配套措施,避免影響在地居民的生活環境。

帶著行李家當在艋舺公園休憩的人。攝/曾玉婷

「其實我們(在地團體)也很擔心。」張羽儀說:「無家者離開公園後,我們要去哪裡找到他們?當人身安全發生問題、醫療資源不足時,該如何是好?」

她曾在公園外見到無家者跌倒骨折、倒地 2 天無人理會,甚至在橋下發現無人聞問的屍體。這些人沒有電話、人際關係斷裂、無穩定居所,當社工和保全遍尋不著時,往往更容易被漏接。

「人總是需要一個空間。如果整座城市都沒有地方能求助,沒有錢、沒有安居的地方、沒有可以使用的公共廁所,都會在街道社區裡面產生很多的問題。」張羽儀說。

「有人要改建我家,但我沒資格發表意見」

艋舺公園改建已經過 3 年多的籌備,但根據調查結果,受訪的周邊店家雖是改建案裡的重要關係人,得知改建的比例卻僅有 48%。

臺北市萬華街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文和提到,龍山寺地下街的商家擔心施工會影響人流生意,雖然公園處承諾會想辦法降低衝擊,包括施工聲響和動線等,但細節皆未確定;而無家者得知公園要改建的比例最高(81%),但他們的聲音在改建籌備中,似乎不被納入討論。

負責執行無家盟調查的李佳庭,是攸惜關懷協會社工。她指出,市府有諮詢社會局和民間團體的意見,卻沒有特別聆聽無家者的想法。她回顧公開說明會時,現場許多居民紛紛舉手發言:「我當時從座位回頭,發現幾個自己服務的個案阿伯就坐在後面,他們一句話都沒有說,只是靜靜認真坐著聽。」

主要訪談無家者的張羽儀則指出,多數無家者的想法,其實跟一般民眾的想像很不同,他們並不是想要「賴著不走」,反而認為「政府想怎麼改就怎麼改」、「我不屬於這裡」、「我沒資格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睡就睡,不能睡我就離開」。

「無家者在改建中承受最多、衝擊最多,但他們大部分卻認為自己沒資格替自己的生存權利發聲,甚至流露出一種抱歉的心情。還說改建如果能讓更多人來到公園,會拍手贊成,卻又說他們可能會嚇到人家,反而還去擔心其他人。」

張羽儀說:「這讓我覺得,我需要做一點什麼,把他們真實的困難、真實的處境,傳達給社會大眾。」

後記:數十位志工們,在街訪無家者後的筆記(精華摘錄)

「艋舺公園的老人日照中心功能,超出想像的強大。有遠從新莊來的人,也有剛搬來萬華的人,當然還有在地人,他們都坦露自己是『孤獨』的老人,交朋友、聊天、滑手機,一整天都在艋舺公園,直到晚上才回家睡覺。」

「艋舺公園真的跟其他公園很不一樣,這裡沒有運動設施、沒有遊樂器材,只有被加裝欄杆的超難坐石椅,但訪問到的使用者幾乎每天都會回來。人們聚集在公園裡,看看熱鬧、下下棋,顯得自己比較不孤單。」

「張大姐說,想保留的設施,是椅子上一格格的跨欄。我詫異的問大姐,她躺在柵欄上不是不舒服嗎?她說,對,不舒服,但孩子會在這裡玩,玩得很開心。孩子們開心,她也開心。」

「訪談時,當公園的日間使用者說,覺得不需要增加任何設備時,旁邊晚上會夜宿的無家者說,你沒有在這裡睡,你不知道。」

「日間使用者覺得沒必要增加公園設施,因為他們知道捷運地下街有廁所、龍山寺有飲水機、何時發放什麼資源;反倒是無家者不見得知道或能使用。像他們會因行李家當而無法自由移動,或地下街夜間會關閉而無法使用。」

「鄭大哥說,改建的目的如果是為了公共利益,例如改成綠地,他是贊成的,即使這代表他可能沒地方去。但,如果是以改建為名藉此驅除他們,他覺得是脫褲子放屁。而且人在遷徙中,反而可能發生更多衝突。」

「街友皇帝『輝哥』的性格很海派,是法務部矯正署派駐公園的公務員,他說他家在三重,但他一個人住在土城的宿舍,而且因為工作的緣故,天天都在街上,『比街友還像街友』。」

「輝哥的生活大概就是《無間道》的真相——『臥底』久了,就沒辦法清楚畫分和工作對象之間的界線。且無論他們對政策或法規的意見如何,底層公務員在現場的戮力付出,是街友真正的依靠,也是一種非常紮實的尊嚴。」

「受訪的 007 據說曾是新聞記者,經常投書政府單位和媒體,控訴社會不公。我聽不大懂他抗議的是什麼事,但他似乎不太相信既有結構會有很大改變。他意見發表完後,我看著他把家當拿出來,只感覺他真的好孤單。」

「經過問卷蒐集訪談,我才更深刻地理解到艋舺公園對大哥大姐們來說,不只是睡覺的地方,更是生活的歸屬感。」


看更多專題報導:【城市共生】艋舺公園改建倒數 & 包容城市

延伸認識無家者&城市裡的人:
1. 【無家十年】人球、傷病、露宿,與夾縫中的照顧網
2. 【無家十年③ 2019-2021】有房的街友,與無根的租客
3. 法國如何重視缺席者的聲音?赤貧者的歷史自己說/【眾聲相 EP90】


你的一筆捐款,讓許多脆弱處境和善意行動被看見

脆弱群體的處境沒有人看見,助人工作的學問不被理解,政治、法規、制度上的問題沒辦法被好好釐清。

每一天,為了讓社會對公益的想像不只有「愛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無家者、脆弱青少年等無聲的群體被聽見,《Right Plus 多多益善》以新聞專業投入公益,用僅僅 6 個專職夥伴堅持至今。

在沒有充足設備、不仰賴財團和政府、不做廣告化的新聞下,靠著大家的捐款,好不容易走了 4 年。有你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曾玉婷
曾玉婷

Right Plus 記者,文字工作者。喜歡書寫和音樂。志向是真誠對待生活中的每個枝微末節。最近經常會想起:「這是人們會說起的一年,這是人們說起就沉默的一年。」

文章: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