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宅共生1】你我無法迴避的人生百態,鍛練一起生活的能力

編按:本專題由勵馨基金會崔媽媽基金會人生百味部分支持,Right Plus 多多益善獨立報導完成。

行政院在 2017 年 3 月核定我國社會住宅興辦計畫,以推動蔡政府 2016 年承諾的「8 年(2017-2024)20 萬戶」目標,以「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落實居住基本人權

20 萬戶中,12 萬戶是將由中央和地方自行「建設興辦」的集中式社會住宅,住戶動輒成百上千;另 8 萬戶為釋出民間屋源、由政府協助媒合出租的「包租代管」計畫。

《住宅法》在幾次修訂後,明定國家依法需保障各類型弱勢入住社宅安居,此類「保障戶」的占比,多年來在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等各方爭取下,已達到 4 成。換算下來在六都許多上千戶數的大型社區裡,同一社區的保障戶會高達數百戶;若每戶以平均 3 人計算,相當於數千人。

只租不賣、由政府當房東的興辦式社宅,最大的重點自然在於經營管理與維護,然而主責社宅物業管理的住宅部門大多不擅於「管理人」。2017 年後,臺灣六都社宅開始陸續結合社會福利單位進駐,包括托育中心、長輩或身心障礙日間照顧中心等,以各種方式在社區裡做「照顧人的工作」。

4 年多來,居住服務的寶貴經驗在各個社宅滾動累積,不僅突破了社會安全網的服務框架與工作邏輯,還可見幾個難以取代的意義—— 

1. 促進社區融合與地方發展;2. 讓弱勢家庭重返社會、重啟人生;3. 強化社會安全網,以前端的社區預防縮減社會救助成本,以及 4. 提供災難時的緊急調度與實驗性計畫空間。

林口社宅 X 勵馨基金會:受暴倖存後的安居,在這裡重啟人生

2018 年暑假,新北林口的世大運選手村轉型社會住宅,釋出 2500 戶招租,另保留 480 戶提供民間團體(NGO)承租。隔年 9 月,勵馨基金會進駐承租其中 26 戶。

勵馨長期經營緊急短期的家暴婦幼庇護所,以同樣位於新北的庇護所 10 年經驗來看,發現有將近 6 成的婦女在離開庇護後,會需要在外獨立生活,並有超過 8 成的受暴婦女需要照顧 12 歲以下子女,無論是經濟、照顧和托育需求都很高。

勵馨在林口社宅承租 26 戶做居住服務。圖為勵馨社工陪伴婦女散步、了解生活狀況。圖/勵馨基金會提供

在臺灣,半開放性的中長期分級庇護所直到近 5、6 年才開始零星發展,且集中在資源較多的雙北,其他縣市多半只有 2 週左右的緊急安置中心或 3-6 個月的庇護中心,很難回應後續需求。「我們研究過,婦女通常從拿到保護令、離開暴力到處理完訴訟等事,常常就花掉大約一年。實務上如果真的要穩定生活,大約需要 2 年。」勵馨基金會林口服務中心主任李玉華說。

然而,倖存的單親家庭經常在租屋市場上受排擠,房東普遍質疑他們的收入穩定性,或擔心暴力隨之而來。離開庇護所又無處可居的婦幼因此常被迫返回暴力家庭,或因此受困於惡劣的居住環境,離開了暴力卻落入貧窮

勵馨的一個個案沛沛(化名)過去曾長達 15 年活在家暴陰影中,離開庇護所後帶著 3 個孩子搬進 40 多年屋齡、僅 10 幾坪大的老舊住宅,生活品質極差,每月租金還占掉收入達 4 成多,是逃離暴力後的典型困境。

進駐社宅後,勵馨開始將安全性較高(例如已拿到保護令、施暴者不會再出現騷擾等)的個案由短期庇護所轉進社宅,讓婦幼們在接下來 2 年內不需要擔心租金,反而能培養儲蓄和自立能力。

入住的家庭還可讓目睹暴力的子女(目睹兒)使用兒童諮商和遊戲治療室、協助他們穩定情緒、安心就學。勵馨同時成立二手物資中心、定時在交誼空間舉辦活動串聯住戶,甚至開設咖啡廳培力婦女就業等。

李玉華在整理相關單位捐贈的二手物資,會優先評估服務對象是否有需要,其餘也開放社宅居民取用。圖/勵馨基金會提供
勵馨在社宅開設的「好好時光咖啡館」,提供婦女職場培訓和短期工作需求。圖/勵馨基金會提供

面對真實的社會百態,鍛練一起生活的能力

李玉華身為 20 年資歷的家暴社工,進駐社宅後卻形容自己過去的工作方法遭遇重大挑戰。最直接的衝擊就是需要建立「一起生活的能力」、打破過去跟個案往來的形式,也就是「建立關係的方式」。

「以前我們就算在附近有辦公室,他在家裡打小孩,我們知道了就通報,不知道就算了。但如今,他就在我們社區裡、在我們眼皮底下打小孩!事情突然再也不一樣了。

李玉華苦笑說,有的家庭延續過去的受暴經驗,單親的父/母會打孩子,大一點的孩子又會打小一點的孩子,社工眼睜睜看著孩子身上有傷,或整日承受言語暴力,卻又沒有嚴重受虐到能啟動地區家防中心的兒少保機制、落在系統的灰色地帶,心裡萬分無力。

「我們會知道,是因為小孩在諮商時說他被打,我們依法通報。換做以前,個案出了會談室事情就結束了,爸媽也會禁止小孩再來諮商,這個孩子就斷線了。」李玉華說:「但如今,大家都在這裡,小孩晚 5 分鐘下樓,諮商師就開始擔心;小孩不來,我們就持續關切、用各種方式提醒,父母最後還是得讓孩子來諮商。」

「我們也需要在各種生活情境中,不斷示範如何溝通,免得小孩一直學到爸媽的行為。過去我們常想,非暴力的生活到底如何在社區裡實踐?我想這就是挑戰。」

社宅居民可以在社宅公共空間中與他人相遇、互動。圖為勵馨開設的好好時光咖啡館用餐居民/勵馨基金會提供

另一方面,過去的短期庇護所,為了安全考量常設在偏遠又交通不便的地方,再加上受暴婦幼很可能長期活在退縮、恐懼與封閉中,不擅與人來往,進入社宅後舉凡公共空間的使用、雜物堆放、垃圾分類等生活大小事,都經常與人衝突;有人則是在社區裡再婚、重組家庭,必須學習用新的方法經營親密關係。

「如果我們不在那裡,他們平常在社區裡的人際關係也都是循著舊有模式在處理。那是原本就在發生的事,只是我們現在不能迴避了!你無法迴避這些真實,這才是社區裡最常見的樣貌。那些被安置進機構、嚴重到上新聞的,都只是被放大的一個生活片段。」李玉華說。

長久以來,受暴家庭頻繁搬遷、工作與收入不穩、小孩頻繁轉學身心惡化、沒多久又回到社會救助系統……這些過去解不開的謎團忽然間近距離看清楚了,心理上和地理上「意料之外的親近」卻成為所有人共同的課題。李玉華有感而發:「我們又像房東又像社工,做的事情既不像學校裡教的又不像社區工作,反而更像社區管理員。」

當然,瞬間拉近的距離也讓每個家庭有了更細緻的支持。小孩可以擺脫回家沒有晚餐的日子、餓了直接下樓找社工;父母生活中遇到困難,樓下就是物資中心;就連學生上下學途中跑去遊盪,社工都可以直接在附近找到人。

每一個近在咫尺的關懷,都能凝聚成令人安心的氛圍,讓家庭不再像過去一樣,累積各種小小的無力感成為巨大的問題後,才尋找正式資源求助或被通報發現(或上新聞版面)。當「這次終於能在這裡穩定生活」的信心浮現,過往被迫頻繁搬遷的家庭才可能開始發展人際、工作與鄰里關係。

兒童諮商/遊戲治療室(向日葵小屋)裡,透過「沙遊」陪伴孩子表達經驗和情緒。圖/勵馨基金會提供

李玉華也舉例,有個長期活在受暴陰影中、經常餓肚子的國小孩子,在搬進林口社宅後僅僅 10 個月,不僅開始能定期諮商,現在還知道餓了可以去勵馨辦公室找東西吃,甚至會半開玩笑說:「我們不能在這裡的便利商店偷東西吃,離家裡太近了!」

當諮商師問他,社宅裡的向日葵小屋(勵馨為孩子設計的療癒空間)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孩子卻真誠的說:「讓傷心的小孩變快樂的地方。」

臺南大林 X 伊甸基金會:打破社安網框架,促進社區共融

在臺南,伊甸基金會對於「真實的社區樣貌」同樣深有所感。臺南大林社宅的前身是眷村改造的國宅,總戶數高達 1600 戶,另有 300 多戶商家。2011 年,伊甸斥資 1.2 億向臺南市府買下其中 44 戶,出租 36 戶給弱勢,成為「伊甸自己的社會住宅」—— 雙福園區。

10 年前的臺南,對於國外早已倡議 20 多年的「支持性居住」(supportive housing)「居住優先」(housing first,指要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必須先穩定居住)理念全無概念,反而只延續了老國宅過往弱勢群居、治安不佳、糾紛頻傳的刻板印象,有民眾甚至憂心「身心障礙會傳染」。

伊甸於是在 2013 年住戶們陸續遷入前,工作團隊便先行進駐,接著是一連串的「循循善誘」。「我們有 12 戶設計成無障礙的通用空間,裡面做的那些無障礙懸吊門、無門檻的隔間和排水設計等,在修繕的時候就吸引附近的老人家來看,修好之後還舉辦社區老人巷弄站教大家。」伊甸基金會臺南區區長張盟宜說。

無障礙空間家戶內的浴廁,在馬桶和淋浴設備旁都設置有扶手。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剛開始,雙福園區還劃分出身心障礙、經濟弱勢、獨居老人(在市場上被排擠、有錢也租不到房)等家戶、規畫服務空間。沒多久卻發現,這種社福界數十年來習以為常的「對象分類」,落到共同生活的場域已經不再適用。

「國宅原本的格局我們沒辦法打破,整棟大樓一臺電梯,如果 36 戶全都住輪椅使用者,火災發生時會非常危險。」張盟宜解釋:「個案的同質性不能太高,必須多元,最好有年輕人或不同障別的人,才可以互相幫助。」

此外,因為需求者眾,伊甸設計出自己的評點機制,篩選最需要協助的家庭。這些家庭很可能早已在居住市場上被長期排斥,一個家庭裡同時有老弱、精神障礙、低收入,甚至「一個人」身上就有視障、聽語障、心智障礙等多重困境,「真要區分也很困擾,而且沒有意義」。

張盟宜說,這些複雜的個案都是「外面不會收的」。「一般身障中心不會收老人,老人中心不會收心智障礙,心智障礙不會收精神障礙……」她舉例說,雙福還有戶家庭組成是低收入的爸爸、精神障礙的新住民媽媽,和被媽媽家暴的國小孩子。

媽媽因為精神障礙,會裸身在社區裡遊晃,並且動手打人,講的又是連母國都極少人會的少數民族語言,難以跟外界溝通。爸爸則識字不多,原本已是打零工度日,再加上鄰居頻頻抱怨,長年以來因此不斷搬家,小孩也跟著頻繁轉學,身心狀態令人憂心。

「他們在既有的救助系統裡被拆成 3 個分開的人,社會救助科給爸爸經濟扶助,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把媽媽轉給身心障礙個管,其他團體則只負責小孩的經濟協助。」張盟宜說:「這裡面沒有一個單位會整合問題、協助他們找房子,且即使知道有不同單位在服務,也沒有能力分辨問題的優先順序。」

社會局最後將這家人轉給伊甸,雙福的社工把爸爸的低收入資格、媽媽的居留證和身心障礙鑑定、重大傷病卡等攸關補助資源的證明全都辦好,讓家庭首先從貧窮壓力中釋放,接著陪爸爸帶媽媽去看醫生,同時協助他們向周邊鄰居一次次解釋、調解爭執,彼此接納。

「這麼久以來,全家人第一次可以穩定生活。小孩現在還上大學了,那曾經是爸爸想都不敢想的事。」張盟宜說,這個家庭甚至穩定到今年底已經可以在社會局協助下,搬出雙福去外面獨立生活。

2014 年,公視報導伊甸自辦的臺南大林社宅。影片/取自 Youtube

善盡天良【後臺人生 EP37】社會住宅 X 公共服務,共融安居不再是想像!


捐款支持多多益善,推動優質報導、促進共融社會,一起做無聲者的後盾。

看下篇:【社宅共生2】上千弱勢帶來的公共服務,讓所有人都受惠
看全系列報導【專題|社宅共生】讓傷心的小孩變快樂的地方:弱勢安居 & 共融生活

延伸看社會住宅相關文章:
1. 從暴力中倖存,然後呢?在社會住宅修復身心、重啟人生/《不只是房子》勵馨案例
2. 從社宅做到社區,看見彼此互助、包容差異的未來/《不只是房子》伊甸基金會案例
3. 限期居住的房子如何成為家?積極發展社區服務,讓社會住宅成為弱勢者的堅強後盾

延伸弱勢安居議題:
1. 讓弱勢得以安居,將解決大半生活困境、降低社會扶助成本
2. 公益出租蹣跚前行,弱勢安居是否有望?

其他延伸閱讀:
1. 荷蘭「橘屋計畫」顛覆全球家暴庇護思維:親近社區才能重返社區,終止暴力


首圖/社宅的居民們聚集在咖啡館的公共空間;勵馨基金會提供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葉靜倫
葉靜倫

Right Plus 創辦人 & 總編輯。曾任出版社資深編輯、NGO 雜工、NPOst 主編,對書寫斤斤計較但錯字很多。除了文字沒有其他技能。

想當特務卻當了 10 年編輯,想養獅子卻養了一隻貓。相信智慧比外貌還重要,但離不開放大片。最喜歡善良的朋友,聰明的情人,以及各種溫柔的對待。

文章: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