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時間銀行北歐為何不跟進?因地制宜的照顧設計,撫慰寂寞晚年/《高齡友善新視界》

承上篇:瑞士時間銀行:讓老人支持老人,互助互信又溫暖的老老照顧/《高齡友善新視界》


自 2012 年瑞士聯邦社會保險部提出執行「時間銀行」系統,英、美等國家地區,甚至臺灣也開始思考,甚至已規畫類似的協會組織,但若時間銀行能解決高齡社會的照顧問題,為何北歐如丹麥、挪威等國家不跟進?瑞士聖加侖穩定發展該制度的條件,是否適用每個地區?

瑞士聖加侖拜訪羅絲與蘇西,近身觀察初老照顧老老的互動,一旁蘇西的弟弟克利斯提說,外國人看瑞士是個富有的國家,想必國民受到很好的老年照顧。實際上,若與北歐國家制度相比,許多瑞士人在工作期間的確可以享有不錯的物質生活,加上瑞士醫療非常進步,有資料顯示,這裡的男性平均壽命世界第一。然而這些風光不表示退休之後很好過

北歐為何不仿效時間銀行?稅收、制度、民情不同

瑞士的稅率不如北歐那麼高,雖可刺激經濟活動自由,但退休後的年金如果用來支應昂貴的居家服務和居家護理,尤其人民又活得較長壽,不一定吃得消。至於選擇 入住機構那更不得了,一個月臺幣 10 幾萬都不算貴。克利斯提說,他個人能想像為什麼北歐不時興、可能也不必發展時間銀行,因為稅收重,相對保障了因退休失去收入的長者,藉由年金和其他非金錢的服務就能支持高齡社會。

我也拜訪了挪威高齡就業中心,這個機構從 1968 年開始鼓勵初老活躍參與社會,目前專門代表政府和勞方、資方合作,積極研究協調全挪威公私營組織延長退休。主管烏拉夫印證上述說法,也就是不同的社會保險和福利制度會帶來不同的高齡化挑戰。他解釋,挪威全面推動延長就業,目前是全歐洲高齡就業率最高的國家。更多長者繼續生產繳稅,延緩了無收入、靠年金生活的人口增加速度。挪威有龐大成熟的志工組織,專業照顧有稅收支持,其他靠志工,因此目前沒有發展志工服務時數的必要。

Image by Sabine van Erp from Pixabay

同樣高齡化、也重視銀髮照顧的丹麥有歷史最久的護理學府,也是以基督教文化為核心價值的服侍善工學院,百年來在丹麥創造許多社會服務,具有發展新方法、解決社會問題的經驗。牧師言森認為,雖然不計回饋的服務比較恰當,但應繼續鼓勵國民投入志工。這教會體系本身就有 250 位志工,除維持 80 家二手商店營運,還支援專業居服員的輔導,所以他看不出丹麥要鼓勵時間銀行的理由。

不過,同一學校的另一位學者露斯,雖不認為這是符合基督教文化的做法,但認為若把存時間看成與存錢相似的另一種防患未然的方式,也無不可。

在丹麥外籍移民職訓中心(CBSI)擔任輔導銀髮照顧就業主管多年,兼具護理、社工背景,剛剛退休的利沙則認為,相較於換小時數,或許更應鼓勵高中生發展服務學習,去照顧長者的生活,也能及早鼓勵下一代關心、同理長者,而且這是穩定又活潑的服務來源。她覺得瑞士的時間銀行,多半還是因應當地需求且融合民情而生的點子。

稅收不足、決策相對緩慢,用時間銀行填補照護需求

或許真如利沙所言,在瑞士與克利斯提看法相似的人不在少數,40 歲的布勞是聖加侖市速食店老闆,他說,瑞士人期待有很好的生活水平,但年長者愈來愈多,並不是每位長者都能得到如期的結果,的確得發展一些新的照顧方法,才能縮小年長者的生活差距。且相對較封閉保守的瑞士人,一旦老了想要不寂寞,得有各種社會條件支持。

在聖加侖,因為還有宗教改革的敬虔精神,雖然志工不足,總還是有盡力助人的生活態度,這是時間銀行得以運作的條件,至少創造了一種積極參與服務別人的契機。有人過不了馬路,有人腰痛不能整理花園,若有人花時間幫助別人很好,人人都需要彼此幫助,因為人人都有自己的問題,能互相支持解決更好。

白天經營咖啡館,晚上經營音樂酒吧的老闆輔利也說,每天早上 6 點多到 10 點,會看到很多長者跑來這裡看報紙喝咖啡,因為退休前天天趕著上班,一退休反而不知道一早起來該做什麼、去哪裡,生活全亂了,亂了就會慌、會憂愁,所以得找個地方去,維持生活節奏,並感覺到與人在一起的滿足情緒。

一個富裕而尊重個人的社會,一旦離開工作系統,那種疏離是很辛苦的,能去咖啡廳看報多半是行動自如的人,等到出入不便,恐又是另一番景象。輔利的媽媽是居服員,她對時間銀行的實施也樂見其成。

Image by Mabel Amber, still incognito… from Pixabay

老老照護給年輕人新的生活示範,也撫慰寂寞

聖加侖一間古堡餐廳的經理普南也說,網路發達的關係,年輕人有更多時間自己看手機,和幾百年前的社會互動與付出熱誠很不同。早年教會影響力大,遇見傑出的主教、精神領袖,大家會積極助貧,不願看到別人痛苦。

普南認為透過社群媒體與人聊天很好,但痛苦寂寞時往往沒有人待在身邊。此外,積極參與社會政策的人也愈來愈少。能實施時間銀行,不僅改善長者處境,對年輕人也是很好的生活示範,「更多人有開放的心,更多人學習彼此說謝謝」,幫助人活在感恩和給予的氛圍裡,社會接觸是計畫中最可貴的地方。

另一位從印刷工廠退休,已經 70 歲的老闆說,瑞士民主世界有名,但他也質疑公投制度造成決策緩慢,也許過去引以為榮的制度,真的跟不上快速改變的社會。以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來說,決策改變都需要時間,但是看看年長者的人數與需求成長速度有多快,時間銀行可說是個機會,能夠盡快幫助需要的人。

聖加侖的時間銀行制度,最早會特別鎖定都會區,其設計精神在於,都會大樓裡大家住的地理距離近,心理距離卻很遠,尤其受到犯罪與恐怖攻擊等影響,加上保全業廣推科技防護,弄得住家四處充滿按鈕、密碼與感應卡片,人反而常常要和機器互動、和機器講話,或聽機器講話,獨居長輩因此感到不便與疏離。

我拜訪羅絲時,她就曾展示手環上的預警按鈕,甚至現場演練按給我看,測試負責緊急照顧的公司多久會回應。結果還不錯,不到 2 分鐘,家裡牆上的擴音器就有值班人員回應。手環當然是一層保障,但不能解決寂寞的問題

承辦時間銀行的主事者克勞迪說,瑞士 2007 年開始有政治人物提出時間銀行概念,2011 年開始逐步實施,由政府和具社福志工經驗與醫療經驗的民間團體共 8 個單位,聯合成立諮詢委員會來運作。

Photo by sk on Unsplash

這種聯合參與的服務模式,讓同一地區不同的組織有更多機會合作,而不是互相競爭資源。其中包含醫院(出院準備)和社褔團體參與,他們知道需要服務的人在哪裡,設定服務項目時,也很清楚必須以有效減輕親屬照顧壓力為優先。

時間銀行的照顧服務分為 7 個項目,包含購物、備餐共餐、休閒陪伴、陪同外出搭車赴約、安寧陪伴、手工、行政服務等。克勞迪說,這 7 個項目被認可計算小時數,項目間彼此可以互相替換,也就是今天你幫人洗衣 3 小時,日後也可以申請別人幫忙洗衣服,但如果你到時候需要的是買菜,也可以換成買菜服務。唯一的變數是到時候能不能找得到人。克勞迪認為這是公平的,因為「這些服務對減少家庭照顧負擔同樣有價值」。

服務項目要互惠、媒合條件要完整

相較瑞士其他城市,聖加侖時間銀行到目前還在穩定發展中,近 200 位服務和被服務的群組,也藉此行銷重要的生活價值。瑞士教育水準高,兒女到別的國家,甚至遠到別洲就業的情況愈來愈多,許多長輩乏人照顧也增加照顧成本,但大家都期待在家老化。更有些為照顧長者而離職的人,後來自己也生病,想再重返職場也因失去社會接觸一段時日,變得不容易。

克勞迪說,能穩定實施,除了制度要完備,媒合時更要多花心思。所以她花很多時間來來往往與兩造溝通,確認可行,服務開始後還要不時電話追蹤。她發現有時除了按約定服務,被服務者也會吐露心事,這都能幫助生活問題及早被發現,一起找出解決方法。所以時間銀行若經營得好,效益是多方面的。

目前瑞士除聖加侖實施政府主導、民間執行的時間銀行 Zeitvorsorge,另外還有純民間主導的時間銀行,如 KISS,在許多城市以合作社加盟店的方式發展,徵募會員彼此服務,不像聖加侖限定長者參與。

綜合以上瑞士和其他國家相關專家對聖加侖時間銀行的看法,了解時間銀行及相關組織,都是為了因應時空處境和人的需求,尋找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法。這得靠共識和不斷創新,才能找到每一個當下最可行的方式。


延伸閱讀:
1. 瑞士時間銀行:讓老人支持老人,互助互信又溫暖的老老照顧/《高齡友善新視界》
2. 60 歲服務 80 歲的瑞士照顧理念,與臺灣時間銀行的挑戰/《高齡友善新視界》
3. 以色列「人味」長照:物美價廉的輔具、放下專業本位的團隊/《高齡友善新視界》
4. 整合非營利資源,以色列讓人人都能享有個別化的平價輔具/《高齡友善新視界》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