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11】1. 環境永續還是經濟發展?現代人最高風險的陷阱題

「人類史上第一次,我們迎來了全球過半人口住在城市裡的世紀。」

by 美國經濟學家 Jeffrey Sachs

人類存在的歷史固然已超過 15 萬年,其經濟生產量與生活水平如海嘯般陡然拔高,卻是近 250 年內的事。更確切的說,一切都始於 1776 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機、於英國催生了工業革命之後。

15 萬年來毫無變化的生活水準,在工業革命之後因為資本的累積與技術的突破而突飛猛進。技術突破從從蒸汽機的運用開始,到鐵路與鋼鐵工業的爆發,接著是電的發明、汽車與石油化學產品問世,旋而進入航空時代,再一路奔向今日的知識經濟與計算機世代。資本的累積則從更早前的農耕技術創新開始,使得剩餘糧食巨量積累,逐漸能撐起以工業和服務為主的「城市」。

城市的出現,意謂著生產力、創造力與服務性產業的萌芽。和農村不同,城市居住密度高、人際往來頻繁而密集,理所當然的發展出最需要面對面交流的經濟活動。此外,研究實驗室、開發中心、高等教育、知識與資訊的匯集,使得城市成為創新、設計、研究與發展的搖籃。新的發明與突破不斷回頭去提升農村的技術與產量,使得更多人力釋放到城市之中,再加上人口持續增長,逐漸形成人口數超過數百萬的大城市,甚至超過千萬人口的大都會區(urban agglomeration)。

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也帶來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改變。在政治上,城市藉由預算分配的優勢與行政邊界的調整,擴大了城鄉差距;在經濟上,農林漁牧等一級產業人口,轉向製造業與服務業;在社會上,則出現了異於鄉村的人口結構與鄰里關係,以及多樣化的族裔與階級混居;在文化上,都會生活與消費文化逐漸成為主流,進一步將鄉村所保持的傳統文化邊緣化。

Photo by Denys Nevozhai on Unsplash

在工業革命前,全球只有 1/10 的人住在城市裡,如今,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半數以上的人都住在城市中,預計到 2050 年,城市人口會占全球人口達 67%。人類的生活在短短不到 250 年內,從居住、生產到經濟貿易,出現根本性、顛覆性的改變。

支撐百萬甚至千萬人口得以維持更高於農村 2-3 倍人均生產力的,是城市的各種基礎建設。包括如何讓一個不生產食物的地方擁有充足又安全的糧食與水源供給,以及供電與能源系統、交通運輸、廢棄物回收與處理、疾病預防與控制、政治治理、災難防範等,盡皆考驗著城市運作的良好設計。此外,持續增長的人口不斷索求資源,資源的不當分配與資本的過度累積,不但使得「不平等」、「階級」、「貧富差距」成為劇變之下的副產品,也使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第 8、9 項與第 11 項之實踐迫在眉睫──

SDG 第 8 項目標:有尊嚴的工作與經濟成長(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促進兼容永續的經濟成長,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Promote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employment and decent work for all

SDG 第 9 項目標: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建立具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兼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Build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promote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industrialization and foster innovation

SDG 第 11 項目標:永續城市與社群(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讓城市與人類的居住具兼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
Make cities and human settlements inclusive, safe, resilient and sustainable

談永續,與經濟發展從不互斥

在臺灣,環境議題每每跟經濟發展被放到同一個天枰上,成為一個必須取捨的難題。然而這種「為難」看在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賢眼裡,卻是不解:「永續的本質不是一般所認知狹隘的環境議題,它在談的是資源分配,是經濟問題的根本。經濟發展取之於自然資源,沒有資源就不可能發展經濟。一群人拿得多,必定有一群人得拿得少;這一代用得多,下一代必定能用得少。你要談經濟,如何能不先談永續?

城市能夠永續,經濟使得發展,分配正義得以實踐,居民得以安居,人人都能享有一份好工作,這是人類的理想。所謂的「好工作」,按照聯合國的解釋,必須要能富有成效、收入可觀、工作環境安全、可提供家庭保障、具備良好個人發展前景與社會平等性、可自由表達意見、組織和參與對自身生活造成影響的決策,以及男女工作機遇和待遇皆平等。

一個城市想要在最低的環境衝擊之下有效運作,使其住民皆能擁有好工作、維持繁榮的生產力,在 SDGs 的討論中,首先必須具備 2 個條件。

城市中的綠色基礎建設 :不只為了美觀或休閒

如同城市是經濟發展的命脈,「基礎建設」也是城市的命脈,是支撐城市存在的根本。認真想想,你是否明白你所居住的城市如何處理溫室氣體排放?你是否每天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神在雜亂的交通運輸系統中等待?你所居住的城市,是否享有乾淨的飲用水與空氣?它如何回收並控管工業廢料與上萬噸的垃圾?它的供電穩定嗎?它的公共綠地每個人都能自由使用嗎?當颱風與地震突發,它應付得了嗎?

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基礎建設的支持,而永續城市的意義,正在於用創新與聰明的方式,讓城市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同時讓人人得以公平享有資源,在健康活力的狀態下維持其生產力。過去,基礎建設的討論往往著重於以工程技術等硬體為主的「灰色建設」,但近年來,「綠色基盤」(green infrastructure)的概念越來越受到重視。

圖/D. Jameson RAGE @ Unsplash

城市的綠色基盤指的是其公園綠地等「軟性」的、以生態系統為本的設施。過往,公園綠地與自然環境被當成一種生活水平到一定程度之後才得以享有的建設,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更顯奢侈。僅管已有無數的研究指出,人類天生有親近自然的渴望,必須生活在接近自然,包括綠樹、花草、流水的地方,才能維持健康的身心平衡,然而公共綠地與綠意的規劃佈建,如今已不再只意謂著閒暇時的放鬆與喘息,而是促成整個城市生態循環與代謝的重要一環。

換句話說,綠色基盤指的並非單純美學上的「綠化」或休閒娛樂上的「親水」,而是「能夠吸引多樣物種前來」、「具有生態功能」的綠地設計。相較於灰色的水泥建設,綠色公共建設與空間必須在設計之初就系統性、全面性的考量生態、社會、文化與經濟效益,包括綠色廊道、溼地、自然公園、保護區、植被區等如何在城市中串連、提升生物多樣性,同時配合原本的基礎建設進行改造,包括思考如何處理廢棄物以降低對空氣和用水的汙染,如何利用太陽能、風力、熱能等自然力量結合科技,打造自行產生能源並處理廢棄物的建築,如何透過政府的介入達到人人公平享有綠地等。

根據我國永續發展目標草案,目前國人每人平均享有的公園綠地面積至 2015 年止,為 4.67 平方公尺,預計到 2020 年將提高到 5 平方公尺,並增加公園綠地闢建面積 395 公頃。這樣的綠色基盤,無論是數量和品質,看在廖桂賢眼裡都還不足以發揮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許多樹木也不斷在開發思維之下被遷移、修剪、砍除。此外,廢棄物處理也不及格,除了極為令人疑慮的汙水處理,垃圾回收率至 2016 年止也僅達 58%,預計到 2020 年將提高到 61%。

Photo by Nerea Martí Sesarino on Unsplash

「全球現代城市中現行的基礎建設,大多屬於『中央集中式』的設計。也就是說,即便人口數龐大(例如百萬人以上),亦都仰賴同一套廢棄物管理系統、汙水處理系統、供電系統等,而許多設施如垃圾掩埋廠、核廢料貯存場、發電廠等,大多都是人人不想靠近的嫌惡設施(鄰避設施),而那些沒有多少選擇的少數弱勢族群往往被迫與這些嫌惡設施為鄰。」廖桂賢認為,城市是否應該要開始檢討「我們為什麼會設計出這些讓人嫌惡的設施?基礎設施是否可以不要讓人嫌惡?」

她指出,新時代的基礎建設的設計,可以朝向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在地化(localize)發展,在兼顧公平正義的永續概念下,設計出讓社區能自行處理垃圾、廢水、廢料的基礎建設系統;甚至回到個人,思考如何減少消費、降低汙染。

此外,既然被視為「基礎」建設,意謂著每個人都應該要有權利享有。然而在貧富差距顯著的現代城市中,要做到這一點卻相對困難。綠意往往出現在高級地段,窮人會在房地產市場的運作下逐漸從中被驅趕,或者執政者會選擇性的往有影響力與政治支持的地方靠攏,在其住區投入資源改善環境。這樣的結果,事實上已違背了 SDGs 目標中在基礎建設與居住方面所強調的「兼容」性(inclusive)。


接下篇:2. 城市韌性:有準備的城市,讓洪水流過而不覆滅


本文原刊載於公益交流站,於此收錄於原作者作品集中。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葉靜倫
葉靜倫

Right Plus 創辦人 & 總編輯。曾任出版社資深編輯、NGO 雜工、NPOst 主編,對書寫斤斤計較但錯字很多。除了文字沒有其他技能。

想當特務卻當了 10 年編輯,想養獅子卻養了一隻貓。相信智慧比外貌還重要,但離不開放大片。最喜歡善良的朋友,聰明的情人,以及各種溫柔的對待。

文章: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