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沉睡的失智資金:南韓失智長者資產達 154 兆,詐騙風險高、破壞經濟循環

小美/「狠心的媽媽」背後:我留不住你不是不愛你,是想給你更好的生活

【專題|障礙女性的婚育路】從「完美的母親」解放,摸索多元家庭的樣貌

【專題|聽我們的故事】原住民轉型正義:政治受難歷史與創傷療癒

逆轉平等進程,紐西蘭倉促修改《同工同酬法》,低薪照顧工作、公共服務首當其衝

成為精神病人的每一天,我都在爭取活在世間的時間,正確來說,是自由的時間。我很努力避免自己被認為無法生活自理或發病,避免其他人好有理由再送我去精神病院。
在臺灣,關於貧窮的社會福利制度,一直缺乏使用者經驗。但窮人的生活樣態、窮人要如何才能脫貧,只有窮人最知道。唯有不斷的述說和傾聽,我們才能正確認識貧窮、發展出有效的行動。
工作能開啟一個人一連串的可能性。我不喜歡目前臺灣對精神障礙者的就業服務,都在訓練人適應職場規則。我們可以去想,人的多元特質如何設計成優勢,讓所有人都有機會為社會做出貢獻。
社救盟昨日召開記者會,以 9 個沒有回應衛福部修法草案,批評草案不但未採納民間在服務過程中所見的實務觀察,還遠離總統賴清德承諾的改革願景,呼籲行政院盡快將草案退回衛福部重寫。
我國《社會救助法》因年久失修而被譏為排除窮人的濟貧法。為了因應各界修法呼聲,衛福部終於參考學者調查與評估,在4月提出修法草案。其中最具爭議性的 15 項訴求,政府究竟買單了多少?
SELCO India 有多元的太陽能機器,能讓機器去配合人,與弱勢原本的商業模式結合;另一方面,他們逐步改善弱勢可能碰到的其他問題,例如尋找媒合貸款等,真正結合再生能源與弱勢服務。
女性志工編織出的安全網,還形成了一個類似公民空間的狀態,參與其間的女人們相互陪伴、傳遞資源,支持著彼此。多重的支持體系,也讓女性雖然落入貧窮的機率較男性大,但仍有機會維持生活的穩定。
「把生命丟到路上流浪,才能看到它真正的模樣」。曾有一個罹患肺栓塞的無家者,早早寫了張「不要急救」的紙條塞在褲子口袋,說萬一哪天出事,千萬別把他救活⋯⋯
針對社會救助法修法,社救盟表示,有 4 大訴求一致獲得 3 位候選人認同,包括建立準確的貧窮人口調查制度、檢討虛擬收入規定、改變戶籍地申請限制,以及強化階段式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