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住宅

從暴力中倖存,然後呢?在社會住宅修復身心、重啟人生/《不只是房子》勵馨基金會案例

對李玉華來說,社宅服務能從過往的慈善救助觀點,轉向從「人權觀點」來看社區和社福,並且將「住宅」視為建立社會安全與穩定生活的基本需求。
閱讀全文從暴力中倖存,然後呢?在社會住宅修復身心、重啟人生/《不只是房子》勵馨基金會案例

【善週報|1/7-1/13】「法官叔叔」暖心判決書引起熱議、家暴安置家園開設公益早餐店、嘉義發給弱勢更生人「看醫生優惠卡」

高雄法院一份離婚判決書最近掀起討論,法官以溫暖的筆調,告訴涉入官司的孩子:「你沒有錯,你值得被愛」。
閱讀全文【善週報|1/7-1/13】「法官叔叔」暖心判決書引起熱議、家暴安置家園開設公益早餐店、嘉義發給弱勢更生人「看醫生優惠卡」

【善週報|10/15-10/21】總統承諾修法遏止 Deep fake 犯罪、 迷樣的租屋市場讓悲劇一再發生、舊衣服會讓焚化爐「減壽」

有人利用 Deep fake 技術,將網紅的臉移到 A 片女優身上,並販售這些假 A 片。但臺灣沒有法律能保護這些受害者。
閱讀全文【善週報|10/15-10/21】總統承諾修法遏止 Deep fake 犯罪、 迷樣的租屋市場讓悲劇一再發生、舊衣服會讓焚化爐「減壽」

「我人生中最接近當阿公的體驗。」3代共生的跨世代社區,讓受創兒童、孤獨長者與困難家庭自然相遇 

社區住戶包括 50 名孩童、20 位養父母,以及 65 名長者,由社工協助居民建立起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讓青銀與老幼相遇、互動。
閱讀全文「我人生中最接近當阿公的體驗。」3代共生的跨世代社區,讓受創兒童、孤獨長者與困難家庭自然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