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
到底是做生意還是做照顧?庇護工場妾身未明 22 年,未見勞動部退場機制
臺灣庇護工場發展 22 年,每年庇護超過 2000 名身心障礙員工,卻長年營運困難,既要追求利潤又要做照顧,員工月薪普遍不足萬元。國際人權委員和監察院都呼籲勞動部積極研擬退場機制。
閱讀全文到底是做生意還是做照顧?庇護工場妾身未明 22 年,未見勞動部退場機制【消失的窮人1】「政府說我有賺錢,錢到底在哪裡?」60 年前的防懶人條款,如今排除上百萬窮人
針對人民收入的掌握,不只為了管控社福預算,更為了確認人民「真正的」貧窮程度。從真正的所得上看到真實的貧窮,如此也才能決定該發予多少補助,真正精準的使用國家資源。
閱讀全文【消失的窮人1】「政府說我有賺錢,錢到底在哪裡?」60 年前的防懶人條款,如今排除上百萬窮人【自立生活2】撐不過2年的短命工作,身心障礙個人助理「熱情燒完就離開」
「個助和身障者是在同一個位置一起做事,不是單方面主導他們的生活。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最大啟示,就是把人當人看沒有那麼難。」
閱讀全文【自立生活2】撐不過2年的短命工作,身心障礙個人助理「熱情燒完就離開」「照顧工作者」也需要被照顧嗎?周于萱:改變法律,還需要團結改善勞動權益/2021 五一勞動影展
在臺灣,從事「照護工作」的辛勞往往不受重視、亦不見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見民眾在「照顧權益」上互相傷害。
閱讀全文「照顧工作者」也需要被照顧嗎?周于萱:改變法律,還需要團結改善勞動權益/2021 五一勞動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