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部落?我是誰?為什麼要融入?「原住民」是一種身分還是認同?/專訪都原青年賴韋利

都市長大的原漢混血青年,從小對原住民的認識來自被特殊標示的身分。回部落後起初為獲接納也得努力證明自己。「必須知道我是誰,同時也是為了回答我是誰。」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都市長大的原漢混血青年,從小對原住民的認識來自被特殊標示的身分。回部落後起初為獲接納也得努力證明自己。「必須知道我是誰,同時也是為了回答我是誰。」
Read more「慢飛天使」曾是我的緊箍咒,事到如今,25 歲的我,無意成為天使,但仍在慢慢飛著,尋找屬於我的那片蔚藍。
Read more災難中的國際合作,絕不是一句「Taiwan Can Help」、把物資送過去這麼簡單。
Read more「因為資訊的不易讀,心智障礙者很難透過現有的資訊去參與社會。」而「易讀」,旨在讓障礙者可以自己做決定。
Read more易讀服務裨益的對象不只心智障礙者。講究較大字級、高度顏色對比、資訊簡短易懂,也符合低視能者、銀髮族、聽障人士等族群的閱讀需求。
Read more企業贊助為弱勢孩童提供免費音樂教育的非營利組織,同時保存了紐奧良的音樂文化資產,強化地方社區的認同。
Read more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至今仍未解除,各項疫情對 NGOs 衝擊的調查報告也陸續出爐,整體而言,公益界的財務前景不太樂觀。
Read more「我要創一個新的口號叫『兄弟爬山,裡應外合』,在港境內外的手足堅守崗位,互相協助,期待榮光歸香港。」
Read more包租代管的精神,是為了減少房東疑慮、安心出租,並且穩定弱勢者的生活,使其安心居住。
Read more近 3.4 成兒少經常認為,就算說出意見,大人也不聽;更嚴重的是,有 3.1 成曾因表達自己意見而遭到大人斥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