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的門檻比捐款高、重大決策平常就該漸進式溝通、認同百分百的人事支出/捐款人真心話

行動比捐錢的門檻高,捐錢可能只要按個按鈕就好了,但參與活動要有更高的動力和動機去了解議題,時間、地點也必須剛好可以配合,才有機會進一步參與。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行動比捐錢的門檻高,捐錢可能只要按個按鈕就好了,但參與活動要有更高的動力和動機去了解議題,時間、地點也必須剛好可以配合,才有機會進一步參與。
Read more長期穩定捐款可以陪伴組織,讓員工有合理的待遇,該做、想做的事才能持續發酵,不會老是有人做一做就換人,這樣做議題很難長久、不會傳承。
Read more「髒亂到底是誰造成的?很明顯是制度造成的,是錯誤的法規讓合法的回收站沒有辦法存在,也得不到政府幫助去改善環境、減少鄰避。」
Read more家裡明明沒什麼電器,電費卻要五六千?歲末年終你也可以當節電小幫手!
Read more12/18 是公投的日子,下午 4 點前,記得帶身分證、印章、投票通知單去投票,把握民主的權利。
Read more有人利用 Deep fake 技術,將網紅的臉移到 A 片女優身上,並販售這些假 A 片。但臺灣沒有法律能保護這些受害者。
Read more9/17,立法院議事直播開始試辦「即時字幕」,讓聽障者也能輕鬆了解議事資訊。
Read more許多經濟弱勢的大學生仍然使用老舊電腦,遠距上課後,電腦無法應付視訊上課,讓弱勢大學生的處境更為艱難。
Read more清明祭祖如今可以「以功代金」,省下買紙錢的費用捐給弱勢,做公益之餘,也能兼顧環保,並將功德迴向先人。
Read more雞排妹公開自己被性騷擾的經驗後,發起「性騷/性侵真人故事募集計畫」,鼓勵受害者寫下經驗投稿,透過文字,自我修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