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暴母子報警 3 次未果,監院:警找人「喬事」、社政失靈、縣府欺上瞞下

彰縣母子長期受暴,曾多次求助縣府、警方和社會處,卻直到向網紅求助後,受虐情事才被重新徹查。孩子身上雖早有傷疤,社工或教保人員也未能警覺並通報。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彰縣母子長期受暴,曾多次求助縣府、警方和社會處,卻直到向網紅求助後,受虐情事才被重新徹查。孩子身上雖早有傷疤,社工或教保人員也未能警覺並通報。
Read more搜集資料之前,一定要清楚知道「為什麼要搜集這些資料?」、「你希望這些資料可以告訴你什麼?」
Read more刑法目的只在「究責」,如果要針對數位性暴力「防制」,應該從前端宣導、究責到事後的被害人保護都包含進去。
Read more只要對案件有一點疑慮、對國家暴力有一絲不能容忍,就必須有所行動。
Read more機構若能建立「性侵零容忍」文化,就能支持學生及早揭露性侵的經歷,也能鼓勵職員舉報疑似的個案。
Read more兒童性侵害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發生在小孩身上?為什麼會發生在我的伴侶身上?
Read more我們也應當謹記,設立國家酷刑防範機制並非《禁止酷刑公約》中唯一指示的酷刑防範措施。
Read more「我們看到了影像,卻看不到影像背後真實受虐的孩子。」
Read more「我們不應該再假裝線上和線下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這不是兒童『色情片』,這是犯罪現場,這些都是孩子受虐的照片。」
Read more「養育一個孩子需要集全村之力,但要性侵一個孩子,也需要整個社區才能做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