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單位與公益團體的「夥伴關係」,真的有可能嗎?/服務使用者回饋系統(BFS)培力篇

「在專案裡,NPO 夥伴才是主體,他們代表非營利組織的觀點和期待,我們只希望透過提問,陪他們釐清困難與問題。」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在專案裡,NPO 夥伴才是主體,他們代表非營利組織的觀點和期待,我們只希望透過提問,陪他們釐清困難與問題。」
Read more鼓勵個案給予回饋,能有賦權的效果。「個案能藉此梳理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的聲音能被重視,也認知到有權利和能力獲得更好的生活。」
Read more龍山寺封閉了,信眾依然在外參拜著。 半月以來,多多益善急著想把我們認識的萬華傳遞給每個人,也想捕捉其中勞動的身影,因為他
Read more離別也可以視為一種歡慶,歡慶我們共同的旅程到了一個段落,對方要往新的篇章走去了。
Read more社會對無家者有「危險、髒亂、好吃懶作」等刻板印象,因此市府設立收容據點時經常受阻,有其社會結構性因素。
Read more政府實現「0-6 歲國家養」的關鍵指標是「家長(母親)有沒有不離開職場的選擇」。
Read more如果數位排除造成脆弱的族群無法求援或取得必要服務,我們該做些什麼改善這種情況呢?
Read more很多時刻,我沒有辦法善待服務對象,是因為我太久沒有善待自己了。
Read more南迴協會招募陳班長和朱正達這類有心服務的退休人士做義務駕駛,接送長輩,老老照顧。
Read more「解決交通的事,可以解決好幾個家庭不同的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