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編織的價值之網,是個人受苦的原因嗎?/《受苦的倒影》

扭曲拜物、排除邊緣的文化,令人不合時宜。什麼是正常、什麼是異常?或許,人其實比自己想像的更有能力去含括更多的他者進入自己的眼簾下生活。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扭曲拜物、排除邊緣的文化,令人不合時宜。什麼是正常、什麼是異常?或許,人其實比自己想像的更有能力去含括更多的他者進入自己的眼簾下生活。
Read more能夠回到自己的生活,並不代表哀悼就結束了,只是哀悼的強烈程度逐漸減輕,讓遺族能夠繼續他們的日常。
Read more在脆弱畫室,大家不再把失敗當成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或要治療的疾病,而是透過創意發想、相互扶持和學習。
Read more「就不要跟我們一樣全身髒兮兮、在大太陽底下工作啊,這樣太辛苦了啦!」
Read more「不念書,是要去當黑手嗎?」、「以後就跟爸爸一樣曬太陽」、「想跟爸爸一樣做工嗎?」
Read more師徒制揉合了「養、育、訓」等概念,兼具農村社會對「家庭」的想像,及現代社會中「職業培訓所」與「學校」的功能。
Read more如果建議繭居狀態者「試著去工作看看」可能是門檻最高的提議。支持者應能從建立關係、協助日常生活開始。
Read more繭居者父母常遭親戚友人批評「都是爸媽教不好才會變成這樣。」父母因而感到羞愧、不願意讓子女繭居一事曝光。
Read more「住房優先」則翻轉了這個順序,認為幫助遊民盡快有房可住應該是第一步驟,而不是最後一步。
Read more有些人的生命,的確因為建教合作制度產生不同凡響的價值,但也有許多人因此歷經夢想幻滅的殘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