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週報|4/22-5/5】模範母親選拔標準超落後、《精神衛生法》爭議中通過初審、美國大法官有意「禁止墮胎」

不少縣市會舉辦模範母親選拔,但有的選拔標準強調「相夫教子」、「親自帶小孩」,無形中加深性別刻板印象。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不少縣市會舉辦模範母親選拔,但有的選拔標準強調「相夫教子」、「親自帶小孩」,無形中加深性別刻板印象。
Read more在臺灣,我們總認為「有精神疾病就去看醫生」,但對病人來說,即使病症暫時緩解,生活可能更不穩定……
Read more我們想要的禮物也不是越貴越好,那些無形的陪伴與知識,才是讓我至今仍然好好珍惜的的饋贈。
Read more攸關精神疾病、社會安全網的《精神衛生法》時隔 15 年終於要修改,行政院的修正草案近日已送入立法院進行初審。
Read more臺灣約有 50%-80% 的媽媽在生產後,會發生「產後情緒障礙」,產後憂鬱症就是其中一種。
Read more立委高嘉瑜近日遭男友暴力相向,還因對方握有性私密影片難以求助。引發大眾「家暴」、「性私密影像」的關注。
Read more擁抱汙名,是翻轉那些要病人自我否定的醫療論述,打開何謂「病人」與「瘋狂」的討論空間。
Read more監察院發布的「兒少性侵通案調查」顯示,臺灣 2020 年的性侵被害人中,有高達 6 成以上是兒童與青少年。
Read more管理式照護介入精神醫療所帶來的問題,不僅是病人受到的照護太少,也危及了住院醫師訓練。
Read more勞動部公布,護理機構、老人機構、身障機構等工作人員,如果染疫,都屬於職業災害,可請領津貼或補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