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性暴力高達 21 種卻「無法可管」,民團訴求專法防止小玉挖面再發生

刑法目的只在「究責」,如果要針對數位性暴力「防制」,應該從前端宣導、究責到事後的被害人保護都包含進去。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刑法目的只在「究責」,如果要針對數位性暴力「防制」,應該從前端宣導、究責到事後的被害人保護都包含進去。
Read more2 個平凡的女大生為了蒐證,被迫觀看無數性虐影像,執意將殘忍的現場帶到大眾眼前,在步步推進中實踐了記者的使命。
Read more許多跟蹤騷擾被害人被迫搬家、離職,甚至因此患上恐慌症、憂鬱症。制定《跟騷法》是補足現行法規無法幫助受害者的缺漏。
Read more責怪受害者的話語,會造成更深的傷害。
Read more暴力才不浪漫。我平時感受到的恐懼才不浪漫。
Read more機構若能建立「性侵零容忍」文化,就能支持學生及早揭露性侵的經歷,也能鼓勵職員舉報疑似的個案。
Read more兒童性侵害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發生在小孩身上?為什麼會發生在我的伴侶身上?
Read more疫情期間的暴力通報量減少,不代表暴力事件變少,而是尋求服務與協助的女性減少了。
Read more當私密影像外流,孩子往往不願主動向家長或老師求助。請保持冷靜,讓孩子看見你的支持。
Read more「這就是人類會做的事,但人類也能終止這些罪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