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以兒少為中心的節目製作:從幕前到幕後、從創造到拍攝,都讓孩子當主角

單親媽媽存不到錢、債務滾大、補助撐不久,還有其他生活出路嗎?/【馴錢師財務諮詢室】

張雅晴/照單全收還是因地制宜?起源芬蘭的開放式對話,挪威、澳洲、英國怎麼做?

沉睡的失智資金:南韓失智長者資產達 154 兆,詐騙風險高、破壞經濟循環

小美/「狠心的媽媽」背後:我留不住你不是不愛你,是想給你更好的生活

臺灣有各類長照服務,現實卻是許多新住民對長照一無所知,不僅可能看不懂長照資訊、家人反對申請、賺錢照顧兩頭燒,甚至落入遺產糾紛。民間團體提出 4 大建議,希望能更全面支持姊妹們。
因跨國婚姻來臺紮根的新住民,對長期照顧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卻面臨對長照服務陌生、因語言門檻看不懂資訊、不知道可以使用哪些服務等挑戰,南洋臺灣姊妹會和多個團體提出建言書和懶人圖包。
《黑白大廚》廚師愛德華李創辦的非營利組織 LEE Initiative 不只年年培力女性廚師、致力於餐飲業性別平等,也開創計畫照顧食材生產者、餐廳員工,撐起一片餐飲業的照顧網。
超過 10 個聲援團體抗議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修法過程欠缺溝通,擔心鐘點移工納入責任制更容易遭剝削;勞動部則回應,此計畫不是要取代長照,而是希望有更多服務選擇。
新二代謝沛育認為新二代的形象不該被侷限在既定的框架中,因為移民家庭的面貌多元而豐富。同為新二代的陳靜華也說:「認同是自己去賦予的,不必取決於住在哪裡或擁有什麼生活技能,才有資格。」
7/16 立法院三讀通過臺灣首部新住民基本法,影響超過百萬人的權益。然而,民間團體認為立法過程太倉促,沒有經過新住民和新二代充分討論,期待新住民的真實生活需求能被看見、回應。
合理調整並不是全新的概念,許多企業早已開始為員工做職務再設計,從中得到更具生產力的團隊、更友善互信的文化。不僅有利求才,也讓員工安心,知道自己無論遭逢職災或傷病,都不會被任意拋棄。
朱冠蓁說,城市暗藏著貧窮者的付出、跟他們曾經的榮光,但他們從未被記得。「我們要不斷地說、一直說,直到他們生命的脈絡也被寫進歷史,直到每個人都能抬頭挺胸地說—— 我也擁有這座城市。」
如果你也對原住民名字有點好奇,不太確定他們為何如此堅持,【和國家討回我的名字】系列專題,能陪你一起回首過去、記錄現在,也思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