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庭:城市溫柔的一面,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好好生活/《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編按:「我們只能讓個案不要死而已⋯⋯」社工李佳庭在萬華街頭服務無家者 4 年多,並將這 1000 多個日子的摩擦與碰撞、笑與淚寫進《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裏躺多久?》一書中。

本篇為此書的作者引言〈溫柔的艋舺公園〉,李佳庭寫下她眼中兼容並蓄的艋舺公園,那裡接納了「老老的人,年輕的人,有錢的人,沒有錢的人,有家的人,沒有家的人」。

雖然很多觀光客覺得艋舺公園很恐怖,但我很喜歡那裡。

春天有九重葛花瓣雨,夏天有盛開的大花紫薇與黃金色阿勃勒花串,秋天則是橘紅到像要燃燒的鳳凰花。冬天的艋舺公園有什麼花,我倒是沒有印象,因為我的注意力都被艋舺公園與三水街交叉口的超便宜芋頭粥吸走了。

抬頭的花景美好,人間的風景也很好。

很多老人家與身障者推著輪椅在這裡聚集。他們通常很無聊的在發呆,有些人賭棋(警察也在旁邊密集巡邏著)。

艋舺公園。圖/bluewhale_ichun on Visualhunt, CC BY-ND

很多老人會很強調他們不是街友,他們是特地從三重或板橋搭車來這裡看人的。

一開始,剛來艋舺公園,的確會覺得怪怪的。這裡休息的人和東區或西門町的時尚少年、少女,或大安森林公園裡面穿著較體面的人差距很大。他們年紀大,穿著也比較破舊。但你再停留久一點,你會喜歡這個公園,這是一個溫柔的公園,她的懷抱中接納了老人,與沒有家的人。

但許多人不這樣覺得,他們認為就是因為艋舺公園有很多遊民聚集,所以「這個問題應該被處理」。主張驅趕、潑水當然是很不人道的做法,所以社會局採取了許多專案與措施,例如警方加強在艋舺公園巡邏,因此這裡見警率很高。

圖/Andrew Leu on Unsplash

而社工也常常到艋舺公園探訪,有新面孔的遊民,就會聊聊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地方,需要安置的話,社工會協助找到住所,甚至還不用社工出面,這裡的人就會叫你去梧州街 36 號(萬華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找社工了。

不想接受安置,睡在公園的遊民,他們的家當也會在每個人領到一個袋子後,打包好,然後在公園分成幾個點,集中管理。等到晚上 8、9 點可以睡覺的時候,遊民會取走袋子,並在地上打開鋪蓋,好好休息。隔天早上 5 點半起床後,他們會再打包後,將袋子放回去,接著去旁邊的廣場排隊,等著上工。接著就會有許多老人家早上起床後,從家中搭車來艋舺公園,開始新的一天。

城市是屬於大家的,盡最大的努力,讓所有人都能好好在這裡生活。

以前,艋舺公園的地下 2 樓曾經有一個很酷的地方,有許多老人家會在那裡看電視、喝茶、唱歌、跳舞,但很多人覺得那裡暗暗的,很可怕,後來就被改造成開放、乾淨、充滿文創氣息的商業空間了。

那些看起來窮窮老老的人沒有了,大家可以放心了,但那裡也沒有人了。

然後大家開始檢討起為什麼地下 2 樓沒有人,一定是因為標示不清楚。一定不是因為我們把原本在那裡的人趕走的緣故。

另外,青草巷也被檢討了,覺得那裡舊舊、亂亂的。事實上,我帶著遊客導覽的時候,大家都很喜歡青草巷有機的氛圍。一走進去,撲鼻的青草味。抬頭時,上面掛著像外星球的果實,低頭時,也是滿滿的草藥。老闆熱情的問你要買什麼,你可以跟老闆討論你的狀況,老闆會給你建議,之後你帶著天然的花花草草,回家煮茶喝。

你的感官會很忙,而我很喜歡。我希望這裡不要變成棉花田生機園地那種風格,那樣的店,已經很多了。

青草巷。圖/Edenoot on Visualhunt, CC BY-NC-SA

萬華,是個溫柔的地方,包容著很多很多不一樣的人。老老的人,年輕的人,有錢的人,沒有錢的人,有家的人,沒有家的人。

我其實很難過。很想問,因為不好「看」,觀光客會害怕,所以不值得出現在這裡嗎?如果拆了艋舺公園,或辦很多熱鬧活動,想辦法讓這些不體面的人不要出現在這裡,那他們要去哪裡?龍山寺已經很多觀光客了,這樣還不夠嗎?艋舺公園也要更觀光取向嗎?我們到底要觀光到什麼程度?

我們能不能讓觀光客看見,這城市除了光鮮亮麗,還有溫柔的那一面?

起初他們──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öller)(註)

當納粹來抓共產黨人,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共產黨員。

當他們關押社會民主黨人,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社民黨員。

當他們來抓工會會員,我沒有抗議。
——我不是工會會員。

當他們來抓猶太人,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來抓我時,再也沒人為我說話了。


延伸閱讀:《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林立青推薦序:社工筆下全然不同的城市,與活生生的人們


註: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öller)為德國著名神學家,以反納粹的懺悔文《起初他們》聞名。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肥宅
肥宅

社工,1990 年生,2017 年名列《關鍵評論網》「未來大人物」,2012 年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工作組,同年考上社工師專技高考合格。

2014 年進入「芒草心慈善協會」,負責遊民外展及街遊專案,曾任新北市遊民外展中心社工。現於芒草心投入北市中正萬華區的遊民外展服務,以女性街友為大宗服務對象。

文章: 2